提起猪肉这个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厨师,都会就它的烹制方法、经典菜品说上好一阵子。但是,说起猪肉的营养价值、食疗保健作用以及如何合理烹调猪肉等问题可能很多人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一、营养分析
⒈ 蛋白质
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猪的品种、年龄、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异。比如猪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就会比较大。例如:猪里脊肉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1%,后臀尖约为15%,肋条肉约为10%,奶脯仅为8%,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猪瘦肉比肥肉的蛋白质含量要高。而猪的皮肤和筋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由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以猪皮和筋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营养价值较低。但是,也正因为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得这类原料又成为女士美容的佳品。
⒉ 脂类
猪肉中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这也是猪油在较低温度下呈固态的原因。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较低,肥肉比瘦肉高,内脏中更高,一般约为瘦肉的3-5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达2000毫克。虽然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它也是血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高胆固醇食物摄食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
⒊ 碳水化合物
猪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⒋ 浸出物
猪肉在烹煮时可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质,这些成味物质就是浸出物,包括含氮浸出物和非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包括核苷酸、肌苷、游离氨基酸和嘌呤碱等。浸出物的成分与肉的风味和滋味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含氮浸出物的含量对肉汤厚鲜味道的影响很重要,浸出物一般可促进食欲并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吸收。
附:每100克猪肉(瘦)所含营养素:热量 (14300千卡) 、蛋白质 (2030克) 、脂肪 (620克) 、碳水化合物 (150克) 、维生素A (4400微克) 、硫胺素 (054毫克)、核黄素 (010毫克) 、尼克酸 (530毫克) 、维生素E (034毫克) 、钙 (600毫克)、磷 (18900毫克) 、钠 (5750毫克)、镁(2500毫克)、铁 (300毫克)、锌(299毫克)、硒 (950微克) 、铜 (011毫克) 、锰 (003毫克) 、钾 (30500毫克)、胆固醇 (8100毫克)。
猪肉中的瘦肉和肥肉所含的脂肪是不一样的。
肥猪肉中脂肪含量高达90%,其中含有37%左右的饱和脂肪酸,46%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各种瘦肉所含营养成分相近且较肥肉易于消化。约含蛋白质20%,脂肪1-15%,无机盐1%,其余水分。
因此两者所含的脂肪是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食物作用——
脂肪因为含有人体需要的卵磷脂和胆固醇。胆固醇,这是组成脑、肝、心、肾必不可少的物质,还是人体内不少内分泌激素如性激素的主要原料。有一部分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含脂量高的食物吃了以后比较耐饥,还可以维护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溶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同时也能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倘若人们长期不吃或吃很少的肥肉,容易使机体处在低胆固醇状态下,严重的可继发其他疾病,同样会导致动脉硬化,还特别容易患贫血、癌症及营养不良等疾病。因此,适当吃些肥肉是有好处的。
一般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都含饱和脂肪较高,禽肉、鸡及兔肉中含饱和脂肪较少。 同时含无机盐丰富,尤以含铁(红色瘦肉)、磷、钾、钠等较多,唯含钙较少。瘦肉也是维生素B1、B2、B12、PP的良好来源,瘦猪肉中的维生素B1含量相当高,不过,含维生素A却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
-肥肉
-瘦肉
猪搜肉含有钙,猪肉纤维细软结缔组织少而肌肉组织多,且肌肉组织中含较多脂肪,所以我们只要将猪肉烧加烹饪,味道就会变得非常鲜美可口。猪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同时,猪肉具有补肾养血和润燥等作用,养生功效也是不错的,中医认为猪肉味甘咸性平,有补肾养血功效,能帮助治疗肾虚体弱和产后血虚等症,用猪肉熬汤喝下,能补充体内的津液,有效治疗热病伤津等症,能消渴和滋润肌肤等,猪肉富含铁,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须的元素。
猪皮、猪蹄、瘦肉含胆固醇量大概分别是01、192、77克。
猪蹄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使其胆固醇含量高。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的细胞膜中,是动物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如果胆固醇含量过低,不能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会出现重病或营养不良等症状。
胆固醇对于维持猪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无论对于动物还是人都是一样,它参与了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等。猪蹄高含量的胆固醇使其营养成分也很丰富,经过加工烹饪后,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扩展资料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类
1、蛋类。按《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100克去壳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是585毫克,鸭蛋565毫克,鹅蛋704毫克等,凡是蛋类的蛋黄都含有大量胆固醇。
2、肉类。瘦肉也是含有胆固醇的,例如100克后臀尖猪肉中含有87毫克胆固醇,猪腿上的瘦肉也有79毫克,猪小排是146毫克,大排是165毫克。
3、鱼虾蟹贝类水产品。比如100克鲤鱼、鲫鱼、鲢鱼、武昌鱼、胖头鱼、带鱼、黄花鱼等常见鱼类的胆固醇含量在70~130毫克之间。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哪些食物胆固醇含量高?
猪肉瘦肉中的脂肪含量会根据猪的品种、年龄、饲养方式、部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瘦猪肉的脂肪含量在3-5%左右,其中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较低,而皮下脂肪含量较高。以下是几个常见猪肉部位瘦肉中脂肪含量的大致范围:
瘦猪肉里脊肉:脂肪含量约为2%左右。
瘦猪肉猪腰子肉:脂肪含量约为4%左右。
瘦猪肉里脊肉:脂肪含量约为5%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的食品检测标准可能会略有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脂肪含量,请咨询当地的食品检测机构或专业人士。同时,食用瘦猪肉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饮食习惯,但在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适量控制油脂摄入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
一般人说的瘦肉指猪,牛等家畜身上富含蛋白质的肉。各种瘦肉所含营养成分相近且较肥肉易于消化。,约含蛋白质20%,脂肪1—15%,无机盐1%,其余水分。一般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都含饱和脂肪较高,禽肉、鸡及兔肉中含饱和脂肪较少。 同时含无机盐丰富,尤以含铁(红色瘦肉)、磷、钾、钠等较多,唯含钙较少。瘦肉也是维生素B1、B2、B12、PP的良好来源,瘦猪肉中的维生素B1含量相当高,不过,含维生素A却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
民间流传着“肉管三天,汤管一七”的说法,即认为肉汤中的营养高于汤中肉的营养,这种看法需要纠正。肉汤中含有瘦肉中部分水溶性物质,如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也有少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水解产物,如肽和一些氨基酸;还有一些含氮浸出物,如肌酐、肌酸、肌肽和嘌吟等。这些氨基酸和含氮物质能使汤味鲜美,它们溶解愈多,汤味愈浓,能刺激人体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瘦肉中所含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仍存留在肉中,肉的营养价值肯定是比汤高的。因此,不应让老年人和病人只吃肉汤,而舍弃汤里的肉。
瘦肉的营养价值
猪瘦肉的营养非常全面,不仅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还提供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营养元素。相对牛羊肉来说,猪瘦肉的营养优势在于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预防贫血发生,而且猪瘦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爆炒猪瘦肉最营养
关于猪瘦肉的烹饪方法,相信不管是饭店大厨,还是家庭主妇,都能说出许多种做法,可谓花样繁多。但是爆炒猪瘦肉最营养,因为猪肉中的B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红烧或者清炖营养素比较容易在汤中流失,而且烧、炖的烹饪时间较长,对营养素是更大的损失。爆炒的时候尽量搭配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这样更容易增加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比如芹菜、春笋、冬笋,都是炒肉丝的好搭配。猪瘦肉与香菇一起烹饪较好,香菇中含有的丰富的食饵纤维会抑制猪肉中的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瘦肉的适用人群
1、一般人都可食用。
2、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3、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瘦肉怎么做好吃(一)瘦肉的吃法
1、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3、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二)食用猪瘦肉的禁忌
每天吃瘦肉千万别超过2两。
吃瘦肉多了对人体健康也产生危害,若把瘦猪肉作为日常膳食结构中主要的食物来源,会增加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各种动物肉的脂肪进行了测定,在《2002年中国食物成分表》标明,以100克重量为例,各种肉类的脂肪含量如下:兔肉为22克,马肉为46克,牛肉为42克,而瘦猪肉为79克,若把瘦猪肉作为日常膳食结构中主要的食物来源过量食用,也会增加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此外,瘦肉中蛋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是合成人体一些激素和维护表皮健康必需摄取的一种氨基酸,但在一些酶类催化激活下,在热理化处理过程中的蛋氨酸,会产生一种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机物。现代医学认为:同型半胱氨酸会直接损害动脉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沉积并渗入动脉血管壁内,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食瘦肉过多,蛋氨酸就会增多,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也相应地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可见,不能因为瘦肉饱和脂肪酸少就不限制它的食用。一般来讲,成人每天食肉量应为1—2两,根据个人的体重和肥胖程度可适当增减,若需要补充蛋白质,可适当增加牛奶和豆制品的摄入。
(三)瘦肉的做法大全
1、 香芹肉丝
主料:芹菜、猪瘦肉各适量。
配料:红萝卜适量。
调料:大蒜、淀粉、料酒、生抽、猪油各适量。
做法:
(1)芹菜剥去老瓣,摘去叶,切段。
(2)猪瘦肉洗净切丝。
(3)猪瘦肉加入蒜肉(略拍)、生抽、淀粉、盐,腌片刻待用。
(4)烧油锅,放芹菜炒熟盛起。
(5)烧油锅,加入蒜末爆香,放肉丝,加红萝卜丝、芹菜,芡汁,即可盛盘。
功效:清肠润肺、补铁补血。
2、 香菇炒肉
主料:猪瘦肉、鲜香菇各适量。
调料:猪油、盐、味精、料酒、大葱、淀粉、姜、花椒粉、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猪瘦肉和香菇分别切片。
(2)肉用盐、料酒、淀粉拌匀。
(3)用料酒、味精、葱、姜、汤、花椒面、胡椒面、淀粉、水对成汁。
(4)炒锅烧热注油,油热后即下肉片,边下边用勺推动,待肉丝散开。
(5)待炒出味后加香菇炒几下,再倒入对好的汁,待起泡时翻匀即可出锅。
功效:降胆固醇,增强食欲。
3、 木须肉
主料:猪瘦肉、鸡蛋、干木耳、黄瓜各适量。
调料:酱油、盐、料酒、食用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猪瘦肉切成丝,鸡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打匀,干木耳加开水泡5分钟,去掉根部,撕成块,黄瓜斜刀切成菱形片,葱、姜切成丝。
(2)炒锅点火,加油,烧热后加入鸡蛋炒散,使其成为不规则小块,盛装在盘中。
(3)炒锅点火,加油烧热,将肉丝放入煸炒至肉色变白,加入葱、姜丝同炒,炒至八成熟。
(4)加入料酒、酱油、盐,炒匀后加入木耳、黄瓜和鸡蛋同炒,熟后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散血解毒,健脾开胃。
蒜苔炒瘦肉
主料:蒜苔,瘦肉。
调料:蒜,植物油,盐,鸡精,糖,淀粉,米酒,生抽。
做法:
(1)将蒜苔洗净切段、瘦肉切丝,用少量盐、鸡精、米酒、糖腌制一下,加一调味匙生粉,加点水,拌匀。
(2)起油锅,放瘦肉快炒,一变色就上碟备用。
(3)再起油锅,下蒜爆香,放蒜苔,下盐、糖和少量的生抽,几滴米酒,翻炒几下。
(4)加入少量清水,继续翻炒,蒜苔快炒熟时,倒入瘦肉,一同炒匀,滴几滴麻油,出锅。
小诀窍:
(1)瘦肉要色泽清淡的效果,炒时就不要加酱油,如果觉得这样看着色泽太淡,则少放盐,加点酱油调色。
(2)炒蒜苔时,如果最后汁比较多,可以勾一个薄芡:用淀粉与清水调匀,倒入锅内翻炒收汁。
皮蛋瘦肉粥
材料:
糯米50克,珍珠米200克,皮蛋2个,瘦肉粒100克,腐皮,姜丝,盐,胡椒粉,鸡精,白糖,生粉。
做法:
(1)瘦肉粒用生粉、盐、码味。
(2)皮蛋切粒、腐皮用热水浸泡发透切丝。
(3)糯米和珍珠米洗净用少许的调和油拌过,这样容易煮开花。
(4)锅中要一次性加够水,不能在中途加水。锅中烧沸水下入米煮至米开花时,放入姜丝、皮蛋、瘦肉粒腐皮,用勺不断搅动至浓稠。
(5)放入盐、鸡精、少许白糖、胡椒粉、少许生粉、葱花即可。
水煮肉片
用料:
猪瘦肉,豆芽,大油菜,郫县豆瓣酱,辣椒碎,花椒,干辣椒碎。
做法:
(1)将猪肉切片儿,放淀粉、料酒少许、盐少许腌制。
(2)大油菜、豆芽(根据吃的人数来定量)。
(3)郫县豆瓣酱、辣椒碎、辣椒油混合。
(4)干辣椒、花椒碎。
(5)将蔬菜煮熟。
(6)煮熟的蔬菜放进容器备用。
(7)腌好的肉煮到7、8分熟捞出。
(8)将辣椒混合倒入沸水中煮两分钟。
(9)将肉片倒入辣椒汤煮透,建议这时候打开排油烟机,因为狠辣,哈哈。
(10)将煮好的肉和汤倒在蔬菜上,在上面均匀撒上干辣椒、花椒后另起锅烧油至180°倒在肉片上,即可。
瘦肉的热量
营养成分表(每100g):
总卡路里:209大卡
脂肪总量:963克
多不饱和脂肪酸:076克
单不饱和脂肪酸:432克
胆固醇:81毫克
钠盐:58毫克
蛋白质:2862克
维生素A:2IU
维生素C:06毫克
钙:18毫克
铁:109毫克
摄入209大卡热量相当于做以下运动:
走路55分钟
跑步26分钟
跳绳20分钟
健美操44分钟
减肥有利:
低钠盐,富含维生素B1,富含烟酸,富含磷,富含钾,富含蛋白质。
减肥不利:
胆固醇含量过高。
如何挑选瘦肉好的或新鲜的瘦肉,肌肉色泽均匀,外表微干或微湿润。用手指按一按,凹陷能迅速恢复。 闻起来有种肉鲜的正常气味。不新鲜的瘦肉有氨味或酸气。
肌肉之间有淤血的,多半是屠宰之前就死亡的,是因为放血不干净造成的。肌肉颜色艳红或深红的,多为添加瘦肉精一类的药物所导致。颜色灰白的,注水肉的可能性大,拿起猪肉看放肉的案板上是否有水渍就可判断。
瘦肉的储存方法
将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里,喷上一层料酒,盖上盖,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贮藏1天不变味。
将肉切成片,然后将肉片平摊在金属盆中,置冷冻室冻硬,再用塑料薄膜将肉片逐层包裹起来,置冰箱冷冻室贮存,可1个月不变质。
将肉切成肉片,在锅内加油煸炒至肉片转色,盛出,凉后放进冰箱冷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