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根据类比分析得出的
一般食堂的食用油耗油系数为7kg/100人d
而油烟和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之间,可以进行一下修正
或者如果建设方能提供有关参数就更好计算
一般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并做好营运维护工作,都能达标排放
发个例子吧,供大家探讨:
刚做了个餐饮业的 本项目厨房有4个灶头,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属于属于中型饮食业单位,其食用油用量平均按003kg/人天计,就餐人数按员工20人,日客流量400人计,则日耗油量为126kg/d,年耗油量为454t/a。
据类比调查,不同的烧炸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283%,经核算,本项目油烟产生量为036kg/d,年产生油烟量为0130t/a。烹饪时间按7h/d计算,则该项目所排油烟量为0051kg/h,油烟排放浓度为255mg/m3(按风量20000m3/h计)。超过《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如果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影响。建议采用两套静电型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达90%,净化后油烟排放浓度为026mg/m3,排放量为0013t/a。
GB18483-2001(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12月1日批准2002年1月1日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饮食业油烟对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特制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本标准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全文如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
12 适用范围
121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
122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123 本标准不适用于居民家庭油烟排放。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3095一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标准状态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本标准规定的浓度标准值均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数值。
32 油烟
指食物烹任、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油烟。
33 城市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相同,即: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4 饮食业单位
处于同一建筑物内,隶属于同一法人的所有排烟灶头,计为一个饮食业单位。
35 无组织排放
未经任何油烟净化设施净化的油烟排放。
36 油烟去除效率
指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后,被去除的油烟与净化之前的油烟的质量的百分比。
P=(C前×Q前-C后×Q后)/(C前×Q前)×100%
式中:P--油烟去除效率,%;
C前--处理设施前的油烟浓度,mg/m3;
Q前--处理设施前的排风量,m3/h;
C后--处理设施后的油烟浓度,mg/m3;
烹饪对pm25真的有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的研究,北京2013年元月霾天期间,餐饮源(商业性的餐饮行当,比如餐馆、烧烤行当,非家庭炒菜)对PM25的贡献占到13%,这一比重几乎与同时期北京地面扬尘和工业排放对PM25的贡献总值相当。相比之下,北京的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为25%,燃煤的贡献为19%。就整个京津冀地区而言,餐饮对PM25的贡献也达到6%。
(来自王跃思老师的PPT报告)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餐饮业一直在高速发展,油烟治理技术又并未得到提高,因此餐饮业的空气污染物排放近年来还在快速上升。
绝不要小觑餐饮油烟对中国城市PM25的这种贡献。首先要清楚,PM25是对粒径小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污染物的统称,它的成分与来源复杂多样。颗粒有机物是PM25重要的组成部分。餐饮源制造的油烟中正含有大量的这类有机物。
之所以强调中国特色,原因很简单:跟国外的餐饮方式相比,中国人习惯在烹饪过程中采用炸、炒、煎、烤等工艺,很容易制造大量的油烟气溶胶。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做过一项计算。以北京市为例,一家每天营业6个小时的中型餐馆,参照餐饮业规定的最高允许油烟排放浓度2毫克/立方米。以此标准计算,这家餐馆一年排放的颗粒物能超过50千克。全北京拥有数万家餐饮企业,餐饮业颗粒物排放因此能达到数千吨。
北大环境学院教授胡敏从事餐饮与PM25的关联研究多年。她对此给出的研究结论是:餐饮源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排放源,排放的细粒子中70%以上是有机物,每年向北京大气中贡献的有机物相当于交通源的排放,成为中国有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俗地说就是:餐饮行业是中国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油烟在PM25某些组成成分上的贡献,堪比汽车尾气排放。
这些研究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烹饪的温度、食物的组成,都会影响餐饮业的PM25排放。川菜、杭州菜、家常菜、烧烤的PM25排放可以相差很大。油烟中至少含有300多种化学物质,不乏多环芳烃这样的强致癌物质。油烟的复杂性和危害程度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内容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饮食业油烟对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本标准为试行标准,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是2001年出版的图书。
扩展资料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级;饮食业单位的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⁸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m²。
排放油烟的炊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排气筒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油烟排气筒的高度、位置等具体规定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排烟系统应做到密封完好,禁止人为稀释排气筒中污染物浓度。饮食业产生特殊气味时,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臭气浓度指标执行。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
你这样拿几个标准来比较,是不会有统一答案的,用哪个标准就按照那个标准的定义来做就是,如果有疑问,最好能联系制定编写标准的单位,我们作为下级的使用者也讨论不出来,对这些标准你有你的理解,别人有别人的理解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和控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餐饮行业作为城市面源污染的一种,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仅影响烹饪人员的健康,而且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是居民身边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长期暴露在高温干燥环境下的油烟废气和热气中,会堵塞皮肤毛孔,导致皮肤加速老化、皱纹和暗沉。
油含300多种有毒物质,长期呆在油烟密布的厨房里,有毒油烟物质被人体吸入体内,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直肠癌、肺癌等。
饮食用油烟是大气中 VOC (VOCs)和PM10 (颗粒大小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强烈的渗透性和粘性油烟对周围环境(包括人群、建筑物等受体)的影响仅次于汽车尾气。
由于油烟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长期吸入油烟可导致人体组织发生病变,长期接触油烟的40-60岁女性患病的比率会增加数倍。有皱纹的皮肤,掉头发,色斑,发胖的油烟颗粒堵塞皮肤毛孔,导致女性皮肤粗糙,干燥,出皱纹,色斑,使人更容易发胖,油烟可以伤害身体的免疫系统,有5年的下厨经验,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
油烟污染对孩子有害。儿童吸入油烟,会引起眼、鼻、呼吸道疾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油烟污染使儿童易患结膜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肺炎,严重危及其健康成长。
更易引发老年病,油烟中的脂肪氧化物会引发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长年累月的油烟熏呛,更易患病。油烟侵入呼吸道可引起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精神萎靡、疲劳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熏证”。这种疾病的症状是食欲不振。虽然有饥饿,但是无味,心里烦,精神差,嗜睡,全身无力。平时吃的很少,但是渐渐长胖,变成一个大肚子的肥胖者!油烟的主要成分对眼、鼻、喉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慢性角膜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此外,油烟中有74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变细胞,导致男性不育成为“家庭杀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