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肯德基的配方。感觉也不会用最好的材料~
肯德基的挞水里放了芝士粉。但我觉得自己在家做,不用放那个~
那只是没放多少鸡蛋又想让颜色黄点。
我说个配方吧~
奶油150ML,牛奶150ML,糖50g,蛋黄4个。
味道绝对好!!!!比肯德基的要好!!!!
我现在烤箱里就在烤蛋挞~
O(∩_∩)O~
PS:上面的配方是能做12个蛋挞的量。记得挞水不要放太多。会稍稍有点膨胀的~
蛋挞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
蛋挞在台湾称为蛋塔,挞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酥之挞皮,内则为香甜的**凝固蛋浆 。广式蛋挞大约出现于1920年的广州,香港大约自1940年有些饼店开始出售蛋挞,1950年逐渐在广式早茶中推出。
二、蛋挞的特点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香港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饼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发明的。香港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
蛋挞作为一种休闲美食,已慢慢在大陆流行开来,去蛋挞店吃蛋挞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逛街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被蛋挞的诱人香浓气味所吸引过去。在第一次吃过蛋挞后会被它那外酥里嫩、丝滑可口、香甜浓郁的味道所征服,成为它的忠实拥护者。
三、蛋挞的营养和功效
蛋挞的热量非常高,一个蛋挞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而且蛋挞口感又酥又软,很容易就会吃多。一个蛋挞的热量是300卡左右,一下子吃下两三个蛋挞,要慢跑一个小时才能把这些热量消耗掉。
蛋挞含有很多脂肪,而且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吃蛋挞你会吃进去非常多的油脂,不容易消耗,加上它不容易有饱感,一不小心就会吃多了。蛋挞所含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占56%,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蛋挞的成分非常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所以,即使蛋挞再美味,吃蛋挞一定要有个度,不能经常吃,一次也不能吃太多。
蛋挞的制作
制作蛋挞用料讲究,工艺繁杂,尤其是开酥和烘烤时极讲功夫。小小的一只Tart,虽然只占整个蛋挞的1/4。但却是整个蛋挞的灵魂,它的功能不仅只是盛装Custard,经过烘焙后,当“挞”与“蛋”同时进入口腔,牙齿轻抵舌尖上扬那一瞬间。“挞”的酥脆充分配合“蛋”的爽滑与浓香,产生的那种愉悦无与伦比。
广式蛋挞
传统广式蛋挞亦称拿酥蛋挞,即Tart是拿酥皮的。近年来,为迎合消费者,现在也逐渐改成酥皮的了。下边示范一款传统拿酥蛋挞。
拿酥蛋挞
Tart原料:美玫面粉600克,油或猪油250克,白糖350克,鸡蛋2个,吉士粉少许。
Custard原料:白糖1200克,凉开水600克,鸡蛋6个,柠檬**素少许。
模具:菊花钱盏12只。
1、Tart制作:①先将美玫面粉过罗。
②黄油加鸡蛋和白糖揉匀。
③加入面粉和吉士粉揉成面团(注意揉时别太用力,以免上劲),即成Tart面团,入保鲜箱冰藏备用。
2、Custard制作:
将白糖、凉开水、鸡蛋、少许柠檬**素搅拌均匀过罗,即成“Custard”。
3、Custardtart成型,烘焙
①将Tart面团制成12个25克/只的小剂子。
②取菊花盏12个,抹少许油,放入小剂子,用双手拇指轻轻捏开,超出菊花盏1厘米,即成Tart盏。
③将“Custard”注入“Tart”内,即成蛋挞初坯。
④将蛋挞初坯放入烤箱内,用180℃温度烘烤15分钟,取出即成。
特点:皮脆馅嫩,香甜滑嫩。
葡式蛋挞
葡式蛋挞和拿酥蛋挞最大的不同在于挞盏的用料和制作方法不同,蛋液用料更加丰富。传统拿酥蛋挞普遍为混酥面团,制作简单。吃起来口感稍硬,卖相亦较老土,而葡式蛋挞的Tart采用明酥面团,用料颇为讲究,尤其是Custard,内容更加丰富。不但有传统的鸡蛋、白糖、还加入了芝士片、茨仔粉、鲜奶,样样货真价实,而且葡式蛋挞的个头亦比传统蛋挞大很多,一上桌很有看头,卖相奇佳。更加上有那么多传奇故事。这就难怪山德士上校的葡挞如此畅销了。其实它的制作方法也不是太难。
模具:大号蛋挞盏。
Tart用料:
油皮:美玫面粉700克,黄油150克,茨仔粉100克,红星奶粉50克,白糖150克,香草味香精适量。
油皮制作:将美玫面粉、黄油、茨仔粉、奶粉、白糖、适量香草精轻轻揉匀。
油心:面粉700克,黄油700克,起酥油700克,卡夫芝士片3片。
油心制作:将面粉、起酥油、黄油、卡夫芝士片均匀揉匀,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Tart制作:
①将油心从冰箱取出,用油皮细心包住,轻轻用面杖擀开。
②用“三、三、四”开酥方法,细心将面团扞成长方形。
③再轻轻卷成筒状,搓成茶杯粗细的大面条。
④再均匀切成40g/个的小剂子待用。
Custard用料:(以港称计)
金钻奶油850克,鲜奶1450克,鲜蛋黄10个,鹰粟粉120克,白糖250克。
Custard制作:
将金钻奶油、鲜奶、鲜蛋黄、婴粟粉、白糖搅拌均匀过罗筛,即成Custard。
Custardtard蛋挞烘焙制作:
①12只大号铁盏,抹少许油。
②Tard小剂子放入盏内,用双手拇指均匀捏起,并超出蛋挞盏1公分。
③将Custard注入Tard内,即成蛋挞初坯。
④将蛋挞初坯放入180℃烤箱内,烤15分钟至“Tart”金黄酥脆,“Custard”面上起一层深**略带浅黑色的外皮时,即可出炉。
特点:酥脆滑嫩,香浓无比,色泽诱人。
酥皮蛋挞
酥皮蛋挞和拿酥蛋挞其实差多,Custard内容完全一致,只是Tart有所改变,若因拿酥皮是混酥而皮硬的话,那么酥皮蛋挞的酥皮则是明酥,吃起来口感酥脆化渣。酥皮蛋挞有拿酥蛋挞的甜,Custard更具有葡挞差不多的“Tart”,出炉时金黄明亮,吃起来香甜化渣,也有不少忠实的粉丝。由于它的“Custard”和拿酥蛋挞一样,这里我不再详述,就只公布一下“Tart”的用料,制作请参照葡式蛋挞。
Tart用料:
油皮:面粉500克,黄油75克,白糖150克,鸡蛋1个,水200克。
油心:黄油500克,面粉250克。
水果蛋挞
水果蛋挞是最近时尚的蛋挞品种,由于很多女士喜食蛋挞,而又担心身材走样,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知哪个“好事”的厨师发明了这种蛋挞,说起来颇有创意的,值得一试。
新奇士蛋挞
Tart用料:新奇士橙6只。
制作:新奇士橙一切两半,挖尽果肉。
Tustard用料:新奇士果肉6个,鸡蛋黄6个,木糖醇少许,茨仔粉少许。
制作:将新奇士果肉榨汁,加入鸡蛋黄、少许木糖醇、茨仔粉,搅匀即成。
新奇士蛋挞烘焙:
制作:请参照葡式蛋挞,不过温度在160℃左右较好。
特点:造型超酷,美味清香,最新时尚,美眉最爱。
蛋糕型Tart
蛋糕Tart的蛋挞市面上流行稍差一些,不算主流产品,它迎合了少数爱吃蛋糕的“粉丝”的胃口,在蛋糕盏里放入些新鲜水果,再挤点小花、猫猫狗狗什么的,小孩子喜欢得了不得,再加上制作时动物脂肪和糖加得少,让小孩和女士吃得更加健康,由于其制作简单,在此不作细述。
小麦草蛋挞
小麦草也能做蛋挞,有没有搞错?但这并不是胡说八道。别小看小麦草,人家可是天然植物,它含有100种以上各种营养成分,几乎是人类生命所需的物质它都有。通常是人们将它加入汤里,也有人搅汁喝,鬼知道居然有人将它用于制作蛋挞,唉!这创意,你不服行吗?
其实别看小麦草蛋挞如此唬人,它的制作可一点都不复杂,Tart请参照“葡式蛋挞”,“Tastard”请参照新奇士蛋挞,至于特点嘛,肯定营养丰富——嗨!这地球人都知道。
蛋挞如何做到“美色、美形、美味”
蛋挞如何美色
蛋挞的颜色取决于烘焙温度和时间,烘焙前先让焗炉预热至200℃,底火、面火上下不得超过5℃。广式蛋挞一般烤制15分钟左右,葡式蛋挞一般烤制20分钟左右,中途一般不得开箱门可以开焗炉灯检查。若是广式蛋挞在Custard里加适量柠檬**素,出炉时颜色更靓。至于葡式蛋挞烤制时,Custard要搅拌均匀,这样才能确保蛋挞出炉颜色鲜亮,美艳动人。
蛋挞如何美形
蛋挞的形状一般取决于模具,因此,在选模具时最好选些上规厂家生产的。造型漂亮大方的合金模具,葡式蛋挞模具一般较大较深,烤制出来的蛋挞才会美观大方,还有在下面剂时,剂子要大小一致;捏面剂时,用力要均匀,手工要细,当然,最基本的面团开酥,那可是“大小伙子绣花——马虎不得”啊!最后出炉装盘时千万注意轻拿轻放,别忘了配一个漂亮的花盏,就这样,穿了花衣的蛋挞就如同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女子清纯,窈窕,贤淑,仪态万方了。
蛋挞如何美味
所有的美味都来自真材实料,蛋挞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经验,制作蛋挞选料至关重要,面粉要选香港美玫面,黄油用车轮牌的,猪油用正义牌的,鸡蛋务必新鲜,烤葡式蛋挞用的芝士片,茨仔粉必须为原装进口的,有了真材实料还不算定,蛋挞的美味,现烤现吃至关重要。
蛋挞皮的配方中不需要明胶。
明胶的成分主要蛋白质,它会提高面粉的筋度。而蛋挞皮属于酥类,其配方中所使用的面粉需要降低筋度,所以一般是高筋粉+玉米淀粉来实现,如果加了明胶,这等于反向增加了高筋粉的筋度。这一方面是蛋挞皮在操作时需要多擀开折叠(面粉筋度太高,则面团不易擀开,容易回缩,),另一方面挞皮也需要一定的松疏性(面粉中的蛋白质形成的面筋会使面饼变得更有韧性,所以也需要降低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蛋挞,是欧洲传来的产品,英国人称之为“custard tart”,一直是欧洲普遍的家庭甜品之一,custard是鸡蛋、奶及糖混合制成的软冻,我们称之为“蛋”,tart则取其音叫“挞”。与菠萝油、鸡尾包等是香港茶餐厅的小吃,每天定时出炉,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非常爱吃。蛋挞还有另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在澳门流行的葡挞,也就是在原先蛋挞面层涂加一层焦糖,多了焦糖的香脆,另有滋味。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所以往往误写做“塔”。
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香港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香港,香港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标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渐富裕起来,香港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香港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香港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也叫饼皮),英文叫short 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即牛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香港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冰室。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发明的。香港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
做法如下:
1、 材料:
A.塔皮材料:
低筋面粉270克,高筋面粉30克,酥油45克,片状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黄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据面团的软硬程度逐渐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进去)。
B.蛋塔水材料:
鲜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面粉15克,细砂糖63克,蛋黄4个,炼乳15克(可根据口味决定放还是不放。放了炼乳之后,蛋塔水的奶味会更香浓。)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团。水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要逐渐添加,并用水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揉至面团表面光滑均匀即可。用保鲜膜包起面团,松弛20分钟。
3、将片状马琪琳用塑料膜包严,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马琪琳打薄一点。这样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开,用压面棍把马琪琳擀薄。擀薄后的马琪琳软硬程度应该和面团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马琪琳待用。
4、用走棰敲打。
5、擀薄的马琪琳。
6、案板上施薄粉,将松弛好的面团用压面棍擀成长方形。擀的时候四个角向外擀,这样容易把形状擀得比较均匀。擀好的面片,其宽度应与马琪琳的宽度一致,长度是马琪琳长度的三倍。
7、把马琪琳放在面片中间。
8、将两侧的面片折过来包住马琪琳。然后将一端捏死。
9、从捏死的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压面片。按压到下面的一头时,将这一头也捏死。将面片擀长,象叠被子那样四折,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长。这是第一次四折。
10、将四折好的面片开口朝外(如上图的方向),再次用压面棍轻轻敲打面片表面,擀开成长方形,然后再次四折。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后,用保鲜膜把面片包严,松弛20分钟。
11、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开,擀成厚度为06CM、宽度为20CM、长度为35-40CM的面片。用壁纸刀切掉多余的边缘进行整型。
12、将面片从较长的这一边开始卷起来。
13、将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鲜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钟,进行松弛。
14、松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5、放在面粉中沾一下,然后沾有面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涂油的塔模里。用两个大拇指将其捏成塔模形状。
16、装模。
17、蛋塔水的做法:1.将鲜奶油、牛奶和炼乳、砂糖放在小锅里,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砂糖溶化时离火,略放凉;然后加入蛋黄,搅拌均匀。
18烤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