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通过吃草,供养它胃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把草分解成各种牛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等,所以它通过吃草就能长出一身结实的肌肉。
牛作为食草动物的一种,在大众的视野和意识里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都会疑惑,牛只吃草,为什么身上的肌肉还是能顺顺利利的长出来。事实上,这与牛吃的草,和它体内的器官构造都是有着许多联系的。
一、牛的专门食物:草草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种类也是非常的多,不同的草,它的成分含量也不一样。而牛的食物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草,所以它所吃到的营养成分也并不单一。虽然大部分的草中含有的大都是粗纤维,但是由于牛吃草的时候,食量大,品种丰富,所以能比较好的得到营养来源。
二、牛的胃人只有一个胃,但牛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皱胃、蜂巢胃和重瓣胃。这四个胃的功能都不一样,瘤胃主要是用于暂时存储食物,蜂巢胃主要是用来过滤食物中的杂质,重瓣胃主要是吸收食物水分并把剩下的食物进一步研磨,皱胃则是用来消化蛋白质等比较重要的营养物质。
三、强大的牛胃功能牛的四个胃分工明确,形成了强大的食物消化功能系统。当草进入到牛的瘤胃时,草在瘤胃里的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消化分解,经过了瘤胃的初步消化,草进入蜂巢胃被过滤掉一些牛体不能吸收的杂质,接着草进入到了重瓣胃,此时被分解成得水被吸收,剩下的一些物质继续被研磨,最后到达皱胃,此时的物质基本上已经被分解成了牛体所需要的各种成分,蛋白质在这里开始被消化,最后被牛体吸收,为肌肉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牛作为一种食草动物,也是一种反刍动物,它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各种机体系统。因此,牛尽管只吃草,也是能分解出蛋白质,铸造肌肉的。
营养充足时动物的肌肉都能得到较好发育,食草或者吃肉只是动物营养来源的差异。人类的体型、肌肉不如牛,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牛的种属差异,由进化导致的先天差距。
蛋白粉说白了也是豆类等植物蛋白制成的复合营养粉末,并不是用动物蛋白,目的是保证人在高强度锻炼时的蛋白代谢,重要的是锻炼而不是吃蛋白粉,强烈的运动会导致人体大量物质消耗,要保持肌肉就必须有与活动状态相应的饮食模式。说白了就是营养品而已,光吃不动只会造成多余物质在人体的堆积,也就是肥胖等不良营养体态。高强度的健身吃不饱吃不好营养不足估计也不大行,只不过人家更讲究食物的搭配,能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也吃个饱。
牛是吃草,既然蛋白粉是植物蛋白,那么牛吃草也能获取足够的蛋白,并且牛比人的食量大,按理说吃的“蛋白粉”比人类多多了。植物的细胞虽然和动物细胞存在构造上的差异,但是植物细胞也是真核细胞,细胞活动的机理和动物是一致的,靠蛋白充当很多生理活动的执行者,牛吃草就能保证蛋白等各种营养的摄入,只要营养足够牛就能有比人类更大的体型、看起来比人类更强健的肌肉,而且牛体型庞大,食量每天需要几十斤,它们支撑身体、觅食活动就也是相当强的体力活动了,这使得牛的肌肉得以锻炼。
但最重要的区别是物种的差异,牛是食草动物,因为贴近植物这一自然界的生产者,牛能从植物获取的能量较多,因此牛的种群就比较庞大,不管是曾经北美的野牛还是非洲草原上牛的近亲,这导致它们成为很多猛兽的捕食对象;激烈的生存竞争不断地对牛进行选择,相应的体型更大、力量更强的更容易从猛兽嘴里逃脱,现代非洲的壮年野牛就连狮子也不敢轻易独自对待,若有不甚还可能被牛用角扎个对穿。这样的生存选择使得较大体型成为种群的主流。
而这个过程的根本还是基因。真核生物的基因发挥作用需要解开DNA双链,然后才是RNA的转录到蛋白质的翻译,最后是生理功能的实现。然而在解开双链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基因也更容易遭受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比如X射线那样的电离辐射,因为波长较短可以作用于生物的分子层面,使分子构造发生变化,也就使得基因功能发生突变。大型生物的细胞数量非常多,基因数量也很多,牛能产生无数种的基因突变,因为猛兽对牛施加的生存压力,这些无数的基因突变中与体型、力量相关的基因会被保留下来。
其中,一些食草动物动物进化过程中丢失了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基因,而这个基因限制生物的肌肉过度地肥大,而在相关实验中若敲除小鼠的这一基因,小鼠的体型和肌肉量都有明显的提升。牛是否也缺乏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我不知道,但按照进化史,牛天生肌肉就得强,不强容易死,小牛刚生下来不久就能奔跑了,不过基因差别保证了牛的下限,上限还是得靠吃下足够营养的食物。
众所周知,要想长肌肉,就必须要补充蛋白质,可牛只吃草,它不像老虎狮子那样是吃肉的,但牛却有一身都是结实的肌肉,那么为什么牛只吃草就有一身结实的肌肉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牛特殊的消化系统,不难发现,牛一直都在咀嚼,这是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在它进食后不久还会再把吃进胃里的没有消化好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去咀嚼一遍。而这样保证了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牛胃。
牛和其他肉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胃结构不同,胃里面的微生物也不一样,牛的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各自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瘤胃:这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场,在这里面有许多种类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原虫、细菌和真菌三大类,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微生物。
当食物到达瘤胃后,大量微生物会紧贴在食物的表面,并分泌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消化酶,可以把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淀粉等分解,转化为单糖,为其提供60-70%的能量来源。
食物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充分消化后,大约50%的粗纤维会在瘤胃内被消化。
网胃:这是紧贴着瘤胃的一个胃室,实际上网胃与瘤胃在空间结构上并未完全分开,所以一些食物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个胃室间来回穿梭,而网胃的功能就是如同一个筛子,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比如当牛在野外采食的食物中含有铁钉,那么网胃就可以防止钉子对其他肠道内表面的伤害,另外网胃黏膜上的传感器可接受来自青草或干草的机械刺激信号,并通过瘤网胃胃壁上的肌肉发生收缩来启动牛的反刍行为。
瓣胃:位于网胃与皱胃之间,这个胃室可以将来自瘤胃的食糜中粗糙部分磨细,将较稀的食糜推送入皱胃,在瓣胃内,食物中20%的纤维素可被消化。
皱胃: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功能,因此也被称为真胃,在皱胃中可以分泌出大量的胃液,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和凝乳酶等消化酶以及大量的黏液,主要是对前三个胃消化的食物初级代谢物进行进一步化学性消化。
虽然牛看似是在吃草,但是实际上身体吸收的不仅是草,而是脂肪和蛋白质,这也是牛一身肌肉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有些人连喝水都会变胖,那就是因为他们对于食物的吸收能力特别强,而牛的特殊的消化系统决定着它们可以从草料里面得到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虽然它们并不直接食用肉类,但也是很有营养的,照样能够长肥长胖。而如今养殖户们为了更高效益,就会调整牛的饲料构成。
所以现在养殖的牛要比过去那样放养的牛壮上不少,这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平时会被投喂一些精饲料,比如豆粕和玉米,并在其中掺一点小苏打和实验,通过这样来增加牛的“肌肉”。
除了牛,还有很多的素食动物,也很瘦,比如说其他单胃生物,马等反刍偶蹄目动物,由于缺少酶来分解纤维素,所以无法直接消化植物材料。
但他们的胃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可以将容易消化的草料转化为氨基酸,再通过小肠吸收到血液中,而那些不好消化的,就会留在盲肠,继续微生物发酵分解,随后进入盲肠,也可以发酵分解一些草料,变成氨基酸。
牛和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基因了,进化历程的不同赋予了人和牛不同的结果。而人类之所以不会像牛一样只吃草就长出肌肉,就在于消化系统,人类只吃草的话,肯定会营养不良,身体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正是由于我们的消化系统没有他们那么强大。
1、牛颈肉:
肥瘦兼有,肉质干实,肉纹较乱,适宜制馅或煨汤,比嫩肉部分出馅率高15%,做牛肉丸不错。
2、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两块肉组成,纤维较细,口感滑嫩,适合炖、烤、焖,咖喱牛肉。
3、上脑:
肉质细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纹沉积,上脑脂肪交杂均匀,有明显花纹,适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锅。
4、眼肉:
一端与上脑相连,另一端与外脊相连,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杂呈大理石花纹状,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香甜多汁,适合涮、烤、煎。
5、胸肉:
在软骨两侧,主要是胸大肌,纤维稍粗,面纹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煮熟后口感较嫩,肥而不腻,适合炖、煮汤。
6、外脊:
外脊(也称西冷或沙朗),牛背部的最长肌,我们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这块肉,因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来味道更香。
7、里脊:
里脊(也称牛柳或菲力)牛肉中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是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来做菲力牛排及铁板烧。菲力牛排对操作要求比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鲜嫩多汁。
8、牛腩:
肥瘦相间,肉质稍韧,但肉味浓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适合清炖或咖喱。
小贴士:
如果是炖牛肉这类不容易软烂的肉类时,事先将它单独煲煮一定时间,再放入炖锅加咖喱膏一块炖。一方面用炖过肉的汤汁来煲咖喱会更加美味,另外也不会出现肉还没软而蔬菜都炖烂了这种情况。
9、腱子:
分前腱和后腱,熟后有胶质感,适合红烧或卤、酱牛肉。
小贴士:
(1)买来牛肉提前用清水浸泡可以更好的清除牛肉内的血水,以避免长时间的焯水而降低肉香味
(2)牛肉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
10、臀肉:
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
11、牛尾:
牛尾应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