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运动性的障碍疾病,手部和头部会出现震颤,特别是在精神紧张和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容易加重病情,要及时治疗,中医对于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很好。
1、特发性震颤属于中医“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肾之阴精更是生命之根本。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学派代表人物的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难成而易亏。很多内伤杂病的形成都与阴精的耗伤有关,因此在治疗内伤杂病时,特别注意护阴养阴,以致后世中医学界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治疗外感伤风宗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宗朱丹溪。朱丹溪的养阴思想至今仍然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震颤病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
2、熄风止颤丸正是以《内经》的有关论述为指导,宗承朱丹溪滋阴思想,以滋养肝肾之阴精为根本宗旨,在沿用数百年的古方之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及当今中医药研究成果之精华,并结合个人数年来医疗实践经验体会,科学组方,精选地道上等中药材组的纯粹中药配方,绝对不含任何西药成分。本方所选药材药性平和,长期服用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产生,不仅手颤、头摇、强直等症状可获得显著改善,远期疗效巩固可靠,而且还有一定的延年益寿的保健抗衰作用。对特发性震颤可对抗遗传基因对小脑齿状核的破坏,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精细调节功能,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手颤头摇症状。总之,该方对震颤病症具有治根治本的独特作用,这和西药的对症治疗是完全不同的。
临床上诊断特发性震颤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鉴别。震颤可分为生理性震颤、心因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后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震颤、小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性震颤、内科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引起的震颤、药物源性震颤等,各种疾病的转归与治疗不同,准确鉴别至关重要。
关于特发性震颤的震颤特点
震颤的部位(头、手臂、下肢、声音、下颌、是否对称等),发作方式(静止性、姿势性、动作性)、频率与幅度(精细或粗大)。单纯头部震颤提示特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但腭和面肌震颤更常见于帕金森病;不对称性上肢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腿部震颤或行走时手部震颤提示帕金森病;精细震颤常见于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生理性震颤,常很难发现;小脑性震颤则表现为高幅振荡,帕金森病的震颤介于两者之间。
鉴别各种原因的震颤需要从病史的采集、震颤特点的观察以及体格检查来综合分析。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1生理性震颤指正常人身体某部分的细小的动作性震颤,通常影响双手,但也可累及身体各部分,幅度轻微,形式固定,一般不对正常活动造成障碍。主要为姿势性震颤,令被检查者平伸双手,在手背上搁一张纸时容易看到8~12 Hz的震颤。入睡后仍可出现。2病理性震颤(1)静止性震颤指肢体完全被支撑、消除重力影响后,相应肌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震颤即在躯体肢体完全休息不动时出现的震颤。人睡后震颤消失,运动时震颤减轻或消失。震颤频率为5~10 Hz,比较有节律。形式上静止性震颤与部分性肌痉挛有些相似,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鉴别。1)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临床上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特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震颤和强直。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自主神经运动障碍和痴呆。虽然震颤麻痹患者早期也表现为震颤。但大部分研究学者仍认为特发性震颤和震颤麻痹是不同的疾病。震颤麻痹患者无论静止时或运动时均出现“搓丸样动作”震颤,惠者出现运动减少和运动徐缓。特殊的“面具脸”、慌张步态和特殊的姿势:头部前屈、躯干前倾,行走时两上肢屈曲,不见摆动,协同运动消失。并且肌张力增强,起病的年龄和起病形式等都可以和特发性震颤相区别。特发性震颤罕见静止性震颤。2)老年性震颤:发生于老年人。震颤初期只是在运动时出现,之后在静止时也存在。其频率、幅度与帕金森综合征类同。震颤以头、下颌与唇部多见呈点头状或左右侧向震颤,但无肌张力增强及运动减少的特点。3)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曲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家族中常有多个相同疾病患者。震颤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至粗大震颤。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县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括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减退。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350例特发性震颤,其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故认为特发性震颤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姿位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惟一的症状。一些患者出现的姿位性震颤数年后发展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更高,这其中可能有特殊亚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