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藏传佛教,又名藏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与汉传佛教一样同属北传大乘佛教。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又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仅就藏传佛教中对僧人的称谓而言,也极其繁多,上师、堪布、喇嘛,如此等等,除教内的僧人以外,多数人都难以明辨。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祈竹仁波切“祖古”一词是藏语中“转世”或“化身”之意,即某一圣者的乘愿再来的转世者,以继承及继续先世的弘法事业。有些历史学家说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大宝法王是历史上第一位祖古,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在佛教中,一向有高僧及圣者乘愿转世的先例,但在大宝法王以前,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确认及继承先世地位的制度。
大宝法王曾清楚明确地说出他圆寂后将再生于何处,并嘱咐弟子寻找,这才开创了寻访及确认转世者身份的制度。在此以后,其他宗派亦沿用了这种制度,开始有转世世系出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宗座喇嘛及班禅喇嘛世系了。在这种制度中,有些圣者会在临终前清楚指出将再生于何地、父母姓名为何、婴儿身上有什么特征等,也有些时候是婴儿能认出先世的弟子或法器,甚至有一出生便懂得念诵经偈等的先例。
汉地常把祖古称为“灵童”及“活佛”,其实并不对。祖古中虽的确有些是佛陀化身,但也有纯粹是因为继承事业之目的而册封的情况,绝对不能说凡称为祖古的就是“活佛”。事实上,并非圣者才会转世,我们凡夫亦不断轮回再生,分别只在于圣者可以选择生处,甚或记得前生之事,而且乃因其悲心而选择再生,不同于凡夫之因业力而无奈地再次轮回。
有时会有人问:“为何祖古只投生在西藏呢?”其实祖古之转世并不限于西藏,这纯粹要看他们的意愿与众生之因缘,但投生在藏地以外的祖古,并不易认出、册封。现今在印度,也开始有洋人、黑人及汉人祖古。在藏传佛教以外,也一样有圣者的乘愿转生,只不过他们并不继承先世之名位而已,例如在汉地佛教中,有不少贡献伟大的高僧或许正是先世圣者之乘愿化身。
在他们圆寂后,又肯定会在另一些地方再次投生,唯一的分别在于藏地有一个制度去寻访及认定这些乘愿转世者而已。这种制度有利于法业之延续,从转世者年幼时便给予最严谨的教育,令他们有能力继续发扬先世的事业。
相貌是因为前世所修而来的。我们的身相,也是我们前世的业力所形成的。
智慧也是一样。大宝法王天资聪慧,而后天又精进,善于思考,所以智慧超群。对佛经,他会去深入,不会停于表面,不仅去思维其义,而且他还实践,去证悟。所以,他所理解的,必然是超过别人。是自己亲身去体证的。
凡有果,必有其因。他有今天这样殊胜的相貌,智慧,才德,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
LS你连基本的佛教知识都没有,就这样恣意谤佛,就为了拿个分?
还佛撒手
佛菩萨从未放弃过救渡众生,无奈末法时期,正法势微,众生沉迷,共业深重。
那为什么佛菩萨为什么不显露神通呢?其实这并不是末法时代的问题,佛教一直都不提倡以神通示人。
1、佛教不追求神通,神通只是一些高僧大德修佛的副产品,以神通示现来度众,不仅无法帮助大众修行有成,反而会因神通的新奇诡异而种下舍佛道就神通的不良后果。比如李HZ一类的,只要掺和了神通,信众只会更加执迷。
2、神通不是万能的,神通不及业力,佛教倡导人自度,如果我现在说佛教里某位高僧有大神通,他也在你面前示现了,我不是看轻你,就算你生起了学佛的信心,但在修行路上追求的也觉对是神通,而不是觉悟。
新一世的大宝法王是按照上一世大宝法王圆寂前所写的信函,
信函之中写明下一世将转世在什么地方的地名,父母亲的名字等,
他的弟子们就按照这个转世信函所写的地址去寻找。
详细的请看《大宝法王传奇——寻找香格里拉》网上可以搜到视频
或电子书《大宝法王传奇》与视频内容不一样
http://wwwfjdhcom/Soft/HTML/Soft_20081010112241html
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迈克尔罗奇,是一位获得藏传佛教格鲁派格西学位的受戒僧人。
大陆版的书名叫《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英文书名为《the diamond cutter:The Buddha on Managing Your Business and Your Life》
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本书,对慧能大师的这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解。
作者作为一名受戒僧人,受师父指点,在美国开始了一段经营钻石生意的打工生涯。修行与工作,该如何相处?这就是作者的经历,如何在工作中践行,不仅仅对正在或者准备开始修行的人有指导意义,在商业上,也阐述并遵循了佛教的基本原理,对经商也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当前这个社会阶段。
“我们必须服务众生,而为了服务众生,我们必须置身滚滚红尘之中”。
金刚经是佛学经典,据大德所说是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的精华。罗奇格西结合金刚经,在工作生活中践行者佛法原则,“内心是个佛教哲人,外表却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商人”。
他是如何做的?
任何事物,都没有我们所认为的“本质”。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它本身只不过“如是我闻”而已,不作分别,如其所是。而一旦我们进行分别定义,就“好奇害死猫”了。
一个人,在你眼里可能很可恶,在另一个人眼里却很可爱,在第三个人眼里可能不恨也不爱。
钱也一样,本身是中性的,当我们拿钱做善事的时候,钱就是好东西,当我们拿它做坏事的时候,钱就是坏东西了。其实它本身,并不具备我们所认为的好和坏。
事物都是我们分别的结果。
所以,如果要分别的话,世间法中,我们要尽量从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分别,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世界运行的规律,当然也是商业运行的规律。一切皆因缘而起,因缘而灭。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书中所举的例子:“《华尔街日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个月,被称为投机天才的人物,几个月之后,却被讥为投机白痴;在某个月,被认为是守旧笨蛋的人士,几个月之后,却被人赞美为作风稳健传统的英才。无论如何,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家公司所采取的相同行动,几乎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再举个例子:马云做淘宝的发心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大家都能很容易的做生意,他这个因种得好,所以这个果也结的很大。
“你想得到什么,你先为别人做到什么”。因果法则的原则是”性质相同,方向相反“。舍得舍得,先舍后得,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六度之中布施为首。
身口意一动,就种下了种子(书中称为铭印),是种子就会发芽结果的。因此,平时我们就要注意自己是身口意,不能有恶的种子种下。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因此,”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作为商业人士,要想成功取得善果,就要从善因上做起,勤扫心地。
有哪些善因?作者在《业力管理》这本书中,将世界,顾客,同事,供应商,统一考虑在一个大我之内,这是其它商业书籍做不到的。或者说,其它的商业书籍,大部分都是讲了其中的某些点。比如”客户是上帝“,”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等等。而其实,都是第一,因为”你想得到什么,你先为别人做到什么“,这是因果规律。
六时书是“时时勤拂拭”的工具。书中介绍的六时书,是一个表格,一天六次追踪自己的思想状态(种子),(这个和”黑白豆“的方法是一个意思),二六时中,一天六次,随时跟踪自己的思想状态。在一天的六个时间,你都要停下手头的事,打开小本子来记录自己的状态。然后每天分六次检视自己的内心。
格式如下(来源 http://suwenbjblogsohucom/88830024html ):
App的界面如下(来源 http://www5isisicn ):
最后,摘录两段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开示:
”有人这样想:我可以去做世间的事情,同时也去修法,如此我既可以圆满世间法,又可圆满出世间法。认为自己在出世间是一个很好的修法者,在世间也可以成为一个世间的人。其实,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两者不可能同时承办,有句话说[贪恋此生非行者],一个贪恋此生的人不可能成就出世间法,何以说呢?往昔如理如法的一切大德们,即使只有短短一刹那的时间也不去作世间琐事。 现代只能称为是佛法表相的时代,因此不可能承办非常圆满的出世间法,如果有人声称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可以同时进行,其实他们已经成为修持世间法的人了。“
”所有的境界及外在的显现,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是否清净与否而显现判断的。由于我们一直迷惑在无明中,我们并不知道他人的心中,究竟是在想什么,究竟是如何思惟?我们不可能会很清楚,也不可能以他心通,了知他人的心事。但是,我们总是凭着小小的过失,就去评判他人,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注意!“
法无定法,随方解缚,内心,才是我们随时要检视的。
四加行仪轨,简称四加行,大乘佛教法相宗指五位中加行位。
四加行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从三国以后到唐宋元明法的历代法师们,都是这样解释四加行的:
暖:就是把我们的恶念慢慢转成善念,善念慢慢转成清净没有妄想的境界,功夫到了暖法,全身软绵绵的,如婴儿一般。
顶:就是达到很高的清净境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忍:就是忍受,修忍辱波罗蜜,妄想截断了,超然独立。
世第一法:就是能断一切法,作人到达了顶尖,但仍未超出世间。
扩展资料
所谓的“加行”,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勇猛地修行不退,称为加行。
菩萨的加行以布施来说是菩萨应该观察:要给予众生利益,现在有众生来求助,就要欢欢喜喜地布施给他;另一方面,布施可得大财福德,将来会有更多的大财宝、福德布施给众生,所以要努力布施;在另一方面是菩萨深知自己有悭贪的心,要用布施来对治他,故要努力布施,此就是布施的加行。
-加行
-四加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