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第1张

1、宁玛派

宁玛派为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雍仲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雍仲本教在西藏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二者逐渐结合起来。

这一派别没有寺院,组织涣散,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完整的僧伽制度。他们以印派佛教为师,运用该派的经典,建立寺院,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教派。这一教派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直到后来其它一些教派产生,才由于它的特征而被称为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

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

2、萨迦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13世纪中,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

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3、噶举派

噶举派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

“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噶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发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噶举教授。

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者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

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

他7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

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荨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荨麻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84岁圆寂于聂拉木。

4、噶当派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

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5、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又意“善归”),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的传承弟子中以五世达赖和班禅大师最为有名,1652年35岁的五世达赖在清顺治皇帝接连四次邀请之后,清朝官员三千众随行进京弘法,并于返藏前获顺治帝册封。

1647年班禅四世被顺治授与“金刚上师”;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

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

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

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扩展资料:

藏密,全称西藏佛教密宗。在八世纪中叶,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之请来到西藏传播佛教时传入。其所修法门属于源自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性力派和苯教的混合物---密教。

是密教自创经典中所说的大日如来宣扬的金胎两部教法,主要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境界为教法,因其文义令人骇然,深密奥妙,秘密难晓,故称密教。

自阿底峡尊者、莲花生大师等传入后,藏密在西藏地区、蒙古地区等持续、隐秘、广泛、严格地弘传,它又分为红教、白教、花教、黑教、黄教等物种教派。

—藏密五教

大宝法王 明永乐元年,成祖获悉噶玛噶举派五世活佛得银协巴(13841415)道法高超,十分仰慕,为在京都召见,遂“遣司礼少监侯显赉书、币,往乌思藏,征尚师哈立麻”。这里所说的哈立麻,即得银协巴。永乐四年,得银协巴在西藏接到诏书后,经过认真考虑亦决心前往内地面见皇帝。是年7月,他从噶玛地方出发,经长途跋涉于翌年到达南京,受到永乐皇帝、皇后、皇子、大臣们的盛大欢迎和接待。他向皇帝献马,永乐皇帝亲自致书酬答。在南京期间,得银协巴还奉命在灵谷寺设普渡大斋,为已故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荐福”,由于多有灵瑞,“帝大悦,侍臣多献赋颂”。事竣,封他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赐印诰及金、银、钞、彩币、织金珠袈裟、金银器等大量物品。

“大宝法王”原本是元朝皇帝封给萨迦派八思巴的封号,明永乐皇帝把这一最高封号给了噶玛噶举派黑帽活佛,说明当时噶玛噶举的实力已超过萨迦派,受到明朝的格外重视。明朝皇帝后来又封了“大乘法王”和“大慈法王”,但其地位却逊于大宝法王。在明朝所封的三大法王中,大宝法王最引人注目。从明成祖、英宗到宪宗,历朝皇帝颁给噶玛巴(哈立麻)的礼品、封诰,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和拉萨的各大博物馆中。

大乘法王 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遣使邀请故元帝师贡噶坚赞的孙子昆泽思巴(即贡嘎扎西,13491425)来到京师。昆泽思巴在南京多次讲论佛法,并为永乐帝传授密法之道,博得敬信。是年5月,他被封为“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演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简称“大乘法王”。明成祖同样赏赐他佛像、法器、袈裟、各种珍宝、金银绸缎、茶叶等物。受封后,他曾遵皇帝旨意去五台山朝佛,广传萨迦教法,他还请求皇帝大赦万名在押罪人,得到恩准。永乐十二年(1414年),昆泽思巴离开京师,由中官护送返回萨迦,他在后藏继续传法布道,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在萨迦寺大殿圆寂,享年77岁。他的弟子仍秉承其师初衷,“终明世奉贡不绝”,同中央王朝关系密切。

大慈法王 在三大法王中,最后受封的是大慈法王,时间要比大宝、大乘两法王晚二三十年,时在明宣宗年间。明朝在封大宝、大乘法王时,正是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大师创建格鲁派(黄教)初期,明成祖注意到了这个后起教派的潜在号。

格鲁派的教义

  如小乘教中把万法归为人法二法。认为诸法无我,人我是空,法我则不空;认为色心有极微的本元实体不是唯名安立。大乘中的唯识认为三性中之依他上所起能所二取是空,但依他不空,承认有阿赖耶及自证分,不是安名而有,而是有实体;大乘中观宗之自续派虽承认色心皆是假名安立,但认外境或安名处为有自相,假名之下而有所得,不是唯名,亦是空不彻底论。依《止观讲义》,说此实有论约分为七种: ①谛实有。小乘认为人我空,法我不空,法有心法和色法,即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二皆有体,为终极元素,似二元论。 ②实物有。小乘承认极微是有质素是缘起的基础。 ③真正有。小乘承认极微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此三属内宗小乘的实有论 ④胜义有。有终结的实在,有真体。 ⑤真性有。有真性。 ⑥自体有。有染净一切诸法所依托处的本体。 此属大乘唯识和内部各宗派,如宁玛派、萨迦、噶举、觉囊等承认有真如,如来藏、阿赖耶等,均为实有论。 ⑦自相有。中观自续派承认诸法立名处有自相特征,因此安名处即不须名言安立而有。 以七有论,或说有体,或说有相性,这样就否定了完全彻底的空性,而是有所得见,故应成派均破之。

  应成派承认诸法唯由分别安立,立名之下并无实义可得,若有所得,则是实有论。故于“由分别安立”前加一“唯”字,唯由分别安立,这是彻底的空性论(毕竟空)。

应成派也承认假名安立之法有体、相、用,但均属假名安立,非有实体。

诸法是分别心安立假名,本非实有;若执为实,则为实执。实执有二,即我执和法执。我法二执由于所执对象不同,执在我上为我执,执在法上为法执。对象虽然有别,而执相相同,破此实执才能出得轮回。二执之中我执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我,梵语为补持迦罗,我执即执有补持迦罗我,要破我执首先要认识此补持迦罗以何事为我。

  何事为我,即我的名相所依事132(能诠表之我)是什么?除外道执离蕴常我外,内部各宗亦各有不同。小乘以极微133或五蕴为我,大乘唯识以阿赖耶识134为我,皆有实体。中观自续派以立相续为我,我有自相。中观应成派则以依蕴135假立之我的唯我,为我相所依事,亦即我之所缘境界。此唯我为名言之我(唯我)属假有事、假名法,非是实有,不是所破对象,但要认识以何事为我,现在仍以车为喻: 外道执离蕴之常我,执实物有,如离车之分别有一独立之物。 小乘内部许极微、蕴和合或蕴相续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不待假名安立,执立名处,实物有,如执支分聚合以为车。 大乘唯识许阿赖耶或自证分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依他起性有实体,实物有,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自续派许意识流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非唯分别而有,而是执自相有,亦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应成派许于立名处蕴上假名为我,或我所相事,说则为全车。此我相所依即为执着所依、业果所依、生死流转之依据。

  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诸法无我”。“我”本来是没有的,但众生有此实执,因此追查此执因何事而起?按应成派的看法,我既非有,故执着所依亦非实事,只是假名安立之我,属名言境,是业果所依,是生死流转的根据。但其他宗的看法,我执所依皆为实事,应成派看若破此唯我(名言境之我)则破坏业果成为断见,是所破太过。破的是依此唯我上生起之自性实我,此则为萨迦耶见136,为俱生我执137亦即我执无明,执实我实法,属应破分。我执无明所缘之境,执我是实法,此境为名言,非有自性,属虚妄分别,故是应破。所以首先要认识所破。现举一例,如通常眼见一瓶,同时即觉瓶是有,此有尚属世俗有,即名言有,尚非执实有之情。如此瓶遗失,遍求不得,情急曰:“我瓶何在?”或告之曰:“瓶已破”,彼时由痛惜心情所执之瓶,不待名言安立过去,而觉本来即有。如此之有,则为自性之有,亦即实执之有。此有即是应破(实执)。总之缘起所现不可遮破,也不能遮,这是业缘因果。

  在所破上应认识何为所破、何非所破。依应成见依蕴为立名处安立为我,此“唯我”的分别心是有,不是应破;凡不依分别安名之我,皆为非有,属实执,为应破,故破我执只是在唯我上所生之执着,此执即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属应破。若破业果所依之“唯我”则破业果,成为断见。缘起所业缘因果只有随着无我空慧的增长,自然逐渐消除,缘起规律不能破坏,破法执也是这样,就不多谈了。

  另外在破无我方面,还有粗细无我138之分。应成派、唯识派和小乘所安粗细无我之理均大体相同,只是对执的所缘和所证悟的空性略有大小之分。唯中观自续所许略有差异。自续承认法若有者即通是法我,不承认有粗细之分。不依于蕴和合之体空者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补特迦罗(我)之独立实有空者,为细分无我。应成派说补特迦罗(我)由独立实体空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假名安立由自性有空,则为细分补特迦罗无我,无分极微由异体空则为粗分法无我,假名所依蕴由谛实空则为细分法无我,不论大小三乘都是认为通达二种无我则为通空性,断生死根本,而获解脱。

  上面已说缘起性空之理,现将略说二谛。二谛即真谛与俗谛:俗谛即世俗谛,世俗义为虚妄,由于执实,便成世俗谛。应成派许因缘生法非自性实有,为唯名言有为世俗谛;圣者等持智中所行境界,或以无分别智所行境界,真实不变,名为真谛。应成派许一切法自性皆空,二谛为一体性,本自双融,如就俗谛见缘起有;就真谛则自性空,缘起有与自性空,空有二者本是统一的,本属名言识之所安立,皆非实有。同时二谛也是对机立说,属于言教139方面的事,是因缘相待而有分别,故只有假名,并无实体。二谛各别是众生事,二谛圆融是一切种智。凡夫见缘起不见性空,小乘人见性空不见缘起,缘起性空能同时双见者唯佛之智境。二谛如何双融?世俗谛为名言增上之所安而有,胜义谛内心显现如幻而空,现空二合则为二谛双融,这一点各派的看法颇为一致。

  应成派许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则不能了解空性义,更无法从之求证。要而言之,一切诸法皆由分别心所安。胜义、世俗皆属名言安立而有,若就胜义则为空性,胜义、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虽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与分别安立之理无违,以其为佛一切种智所安立故,圣凡之境虽有不同,而分别安立之理则无有异,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种智亦如是安立。这就是格鲁派中观应成派的空性之见,也是格鲁派的中心教义。宁玛派的根本知见

(一)判教  宁玛派判佛教为九乘教法。即所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事部、行部、瑜珈部、生起瑜珈部、教赖阿鲁瑜珈部、大圆满阿底瑜珈部。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合称共三乘,为显密共有的教法。

  事部、行部、瑜珈部合称外三乘,为一切密乘共有的教法。

  生起瑜珈部、教赖阿鲁瑜珈部、大圆满阿底瑜珈部合称内三乘,为宁玛派特有的教法。

  所谓事部,指以修外事为主的密法系统。

  所谓行部,指内心与外事并重,主张佛我平等的密法系统。

  所谓瑜珈部,指以修内部瑜珈为主,观自是佛的密法系统。

  所谓生起瑜珈部,指修习方便道,并以决择二谛无别,于法性界中得解脱之道。

  所谓教赖阿鲁瑜珈部,指证悟心境无别而解脱之道。

  所谓大圆满阿底瑜珈部,指即心是佛,一心圆悟而证得烦恼、菩提无二无别,佛、我、众生皆无分别的究竟成佛之道。(二)根本知见  宁玛派的根本知见属中观宗。

  宁玛派提倡护持菩提心,宣心体本净,为尘所染,遣除烦恼,证得烦恼与菩提无别,即身成佛的法义。

  "大圆满"传承,是宁玛派的特点。(三)根本经典  宁玛派所依的根本经典包括:《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广破入微论》、《俱舍论》、《大圆满》、《大幻网》等。 萨迦派的教义

  初机只是一般世法,属人天法,不全是佛法。证无我空性,属佛教小乘,证二取102戏论空破实执是大乘唯识,证离戏空性才是究竟大乘,在萨迦派来说就是以证道果为最彻底之见,即明空离戏之见。

  只破五蕴实有,能悟缘起性空,断除实执,一切法皆自然解脱归于无实,于此安住,成为寂止,若生起观慧(空性慧),即是止观双运。断实执后证空性悟全无所得,离一切相,离一切戏论,但此亦仅是到世俗谛空,依中观应成派见,证缘起性空,了悟一切诸法皆是唯名安立,名下并无实有可得,则成毕竟空。在萨迦派看来此仅属普通中观之理,非彻底的中观,因为实相是离戏的,是非空非有的,要不堕空边也不随有边,才是中道,若执毕竟空则堕于空的一边了,非离戏之见。龙树之见称为空宗,只悟心的空分。所以还要修慈氏见,即有宗的明分。

  又依慈氏见认识“有”的道理,首先要认识诸法之根本(本体),是非空非有。但它又非是空空如也全无可得,所以从慈氏见要了知本性是胜义有103或称妙有。

  认识根本,应先认识本性光明,又名因位时之智慧勇识104,它是明空双融。明空并不神秘,就在日常生活的心中出现,这就是轮回涅磐二者的根本。众生由于不认识它,被能所二取迷现,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这迷乱的根本即名为俱生无明105。所以要转俱生有成俱生智能彻见本源,法界106融通。此本源则为妙有。

  断能所二取迷乱又分为二。(1)断所取迷乱(境)。把断所取迷乱,又配合显教的加行四位107,分段断除,断所执配合加行前三位。初暖位,双离能所二取之心,自性光明,明而又无分别妄想,此乃心之本具,是有。由于执境是实,受其蒙蔽,故首先应明了境是心之所现。破离心实有外境,生起明相,是谓“明”。次顶位明分增大,生三摩地是谓“增”。三忍位制止所取迷相乱行,明乐增盛,此时外所取境之迷乱已完全遣除,内能执之心上之迷相虽未完全遣除,然对外稍分起实有之感,此则名为“得” 108。(2)断能取迷乱(心)。如上修习,内能取之心完全消除迷乱,自心光明愈来愈大,此时俱生无明乱行大半清净,只有根子还未除尽。光明心中初生见道109之智,明、增、得现行皆旧沉没,此则名为世第一法。如此经历十地各断一分能障光明之无明到十地110即证到圆满光明而成佛。故空有二者必须结合,始为中道,而且三乘人欲求真谛则皆须通达空性,这些方面龙树,无着本皆相合。萨迦为了照顾初业行人先悟空后悟有,先空去小乘之执五蕴,大乘中观之空,大乘唯识之执有,最后离去一切空、有、断、常各走一边之执着,即所谓破一切见,成为空有双运离戏之见。由于显乘把空、有二宗分开,所以初修,亦个别修习。然到究竟二者必须统一,此乃大乘不共之见,本派则提出空有无别离戏之见。即轮回涅磐无别之见,为密乘最高之见。

  密乘之见。此分共同开示和不共开示。

  共同开示,即指示内心实相,本是明空双运。先摄心内观寻觅,此妄心之体,观其在于何处,是何色形状,如是寻觅,了不可得,但仅在世俗的概念上认识此心是唯明、唯觉、唯动,清清楚楚觉知感受而已。说是无心,又觉从内现起自生之相,此则名为“明”,乃心之法相,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一。若更推求,则感觉到内心离生、住、灭,自体本空,此则名为“空”,乃心之本性,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二。空非全无所有,如虚空之断空,而是唯明、唯觉,一切无不明了显现;若注视此体,则又了无可得,由此可以决定其自体为明空。此如明空虽二,但非各自孤立,即心体性虽空,而寻觅空者所有动分其相则为明,此明分即用。即明之时即空,即空之时又明,则决定此为自然生起之明空双运。若真实生起觉验,则所现皆转成为轮回涅磐不二之妙用。悟此本分天真111之明空双运,则是证悟心德之全分了,如此则心不为迷乱所走失,所现皆成为智慧之妙用,纵有迷现,若猛力忆念正见,迷相消除,一切皆可转为智慧之相112。

  不共开示,即直指本元俱生智113,此智非识和妄念,即因位时之明空。此心在显密经中很多名称,或名清净心、如来藏、本性光明、真如114、法性等等,亦名为含藏因续。迷时则为俱生无明,起轮回客尘,悟时则为本元智,无明与智本是一根,无何差别,故说轮回涅磐无别。先认识此本具之明空双运则名为因位时之轮涅无别。在修证时远离能所二取,和无明烦恼,住于明空双运之中,则名位道位上之轮涅无别。总之轮回涅磐都是一心,是此本元俱生心115。悟此心又有三个要点:成境为心、成心为幻、成幻为无自性。成境为心就是认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皆是识的迷现,故外境实无,只有自心的明分。成心为幻,就是内心外境所现均是识之迷现,识所幻化、全无可得,则于空分得其决定。成幻无自性,就是一切诸幻,待缘而起,全无实成,幻而成空。若修中证验到这点亦仅同于显乘中观之空见,还须悟到空而能幻之离言法性即胜义有,此空还要与本元俱生之心明空共同双运才行。因为仅了知缘起如幻,则偏着于空,幻而成空,幻从何来?空而又生幻,空何所据?尚应了解离言的道理,正如《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空华虽灭,空性不坏”(经46)。又说“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净明现”(经70)。这空性不灭,非幻不灭,这些不灭的是什么,它就是幻所依处,即此体,离此体,即此用,离此用,以其不可言说,故名离言。所以成幻为空,不仅依缘起道理悟空分,还要离言之门悟到有分,此空有双运,始名为明空双运之见。

  再进而观察此离言法性,不仅是非空非有,而且是不生不灭的,它从最初就未曾生,因此其生因空;中间而无所住,因此其住性空;最后又不灭,因此其灭果空。即此虽无自性可得之时,然自现之各种妙用又不灭而明现,即现之时,又无任何自性可得。从本以来则未曾“有”过,从本以来未曾“空”过,从本以来未曾离过之性相明现,此三从本以来未曾分离过,此即不生亦不灭之义。自显而明朗,自空而寂然,自觉而赤露。此情,仅为各个自证智116之所觉受,在胜义上无实体可得,不能以心思量,不能以言语表达,为除世间迷昧,故就世俗名言上立名离戏,或名为不二、双运、无修等等,这就是自心本相。如此实相,遍于轮回涅磐一切诸法。自己的本体自己不能认识,则名为轮回,若能认识则名为涅磐,轮回涅磐仅是就悟不悟之上而个别安名,实相本面,轮回虽恶,又别无可断,涅磐虽善,亦别无可成,若能善自通达即名为轮回涅磐无别见。总之,此觉性明空无执,永远未曾散乱117,亦无可修习,不须功用,自然而住。

  此因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修本分天真;道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作任运保任;果位时之法身,即明现赤露无修之心性,此即安名为佛。实际,除心以外别无佛可成,息灭戏论之相所显妙智,则名为佛。就胜义言实无佛可得,一切见、修、行只是随着行人的根器不同而个别安立之名言而已。综上所述:决定一切境相为心,心亦是仅现故如幻,幻亦是由缘起而生,缘起无自性,故是空,空非完事,断空顽空,空而又能幻现,幻成空,空而又幻,此幻又以本元心而为依据,本元心既不可认知,又离言说,说空说有皆不成,皆是边执118,故名离言,此唯有凭佛语师教可以得知。又萨迦认为密宗还有不共之见,即由灌顶和修生圆二次第所生无过妙智,方能拨出无始以鼓动妄想之业风,此则名为道位上之明空无别见,认为此见是最高、最超越之见,实即指引生乐空俱生智119之见,显教之见未拔无明种子之毒,故为有毒之见。据萨迦派看法,乐空之见才是拨毒之见,彻底解决生死流转120的问题。 噶举派的教义第一、教义概述:不同教派都各有不同的因、道、果三方面的理论来概括自己的教义。“因”就是众生的根基或起点,“道”就是所入法门和所修教法,“果”就是修证成佛成圣的结果。  ①.关于因的理论。噶举派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承认众生有佛性,但现在不是佛,还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证成佛,须要从粗身心逐步转变到最微细的身心始能成佛。根据身心的粗细,修证方法亦有大小等级之不同。  关于因,指身心实际存在的情况,身心各有三种。  有粗、细、最细的三心和三身。  根据身心的情况,采取各各相符之方便,即所修道之次第亦各有不同。  ②关于道。总分为前行与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脱道与方便道。  解脱道有名的教授是《大手印》,讲明心见性的法门和宁玛派一样,是顿悟一心的无功用法门,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机还是从有功用的法门修生、圆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生圆次第就是方便道,是以善巧方便引导学人使之从速悟道的一种手段。方便道中生起次第则用假想的方便,转变凡夫执着自身和所处境界为凡俗平庸的思想,把自身观为本尊或生起种子字,所处环境观为本尊所住之坛域,通过这种锻练,自身就能生起佛慢,所处环境成为净土,这是成就报化佛之因,也是把蕴、界、处和合的粗身逐渐转为细身的一种方便。圆满次第,则进而修细身的风、脉、明点成为精微,转为俱生光明和佛智身,证成报化二种色身之果。但圆满次第中的收摄次第又是从有相到无相,逐渐融入空性之中契悟本性,成就佛的法身。故圆满次不仅是一种方便道,也是顿悟法身真性的一种方便,又属解脱道。此二次第为密乘的根本。本派的圆满次第总括为有名的那若六法:《拙火》、《幻身》、《光明》、《梦境》、《迁识》、《中阴》等。总之修大手印悟心和生起次第锻练粗重之心,都是在心上用功夫,修圆满次第六法重在身之风、脉、明点的转变上,即在身上用功夫。因为只讲见性悟心,可成法身,若心已证法身,但身还是凡夫平庸的粗身,如何成得了佛,成佛必须具备三身。噶举派祖师玛巴说过:他的宗风的特点就是具有从一个凡夫起可以修证成佛的教授,尤其是他所传的无上瑜伽教授,不但可以即生成佛,而且可以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教授即指的是那若六法,能将粗身转为最微细身的法门。《六法》是噶举先祖德洛巴和那若巴从无上瑜伽的重要续经中总结出来的教授,为究竟之圆满次第。《拙火》是根据母续《胜乐金刚续》和《喜金刚续》;《幻身》、《光明》是根据《密集金刚续》;《梦境》、《中阴》是根据《金刚空行母续》和《戒生续》;《迁识》是根据《桑布扎续》和《四座》等。  《六法》的次序和名数,噶举内部各有不同说法,俄巴大师把《六法》的精要总结为《溶(合)迁(转)》二法。玛巴大师总结为由修成佛之《拙火》;不修成佛之《迁识》和《业印》;睡眠中成佛之《梦境》和《光明》;自然了白而成佛之《大手印》共分为四支或八法。米拉尊者的四支八法又为《拙火》、《业印》为一双,《梦境》、《中阴》为一双,《光明》、《双运》为一双,《迁识》、《夺舍》为一双,总为四双八法。热穹巴许“三溶合”或者《九溶迁》。止贡热巴许首先成熟道为灌顶授戒等,解脱道为正行。此又分为渐修道《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之《拙火》;顿悟道之《光明》。至于觉性胜住之《夺舍》、《迁识》、《梦境》、《中阴》等则皆为其支分,总安名为《那若十法》。其它还有将《六法》并为《四法》的等等甚多。  六法的中心思想。噶举派是提出即生成佛和即身成佛。即生成佛指在此生中就要现证佛的法、报、化三身。噶举修明空印虽然可以即生见性,悟到佛的本来面目成本元心,本元的俱生智,此智亦仅成就佛的法身,即身难成本元身之报化身, 所以须进行修练幻身,即修最细之本元身。由幻身才能修成报化身。六法中除主修《拙火》,《光明》外其余皆是修幻身的方便。修幻身的根据就是微细风的意身,与意身同品的还有凡夫梦中之身,临终中阴之身亦为同一之性质之身,故修《幻身》也修《梦境》和《中阴》,其它《迁识》等法皆是修幻身之支分。若即生未证三身可修习掌握意身,以便在临终时转意身为报化,若转不成还可自在《迁识》,往生他方净土,迁识也是迁此意身,故《幻身》等修法也是对即生成不了佛可以作为对治生有,死有,中有三者之方便。其它修光明可以彻见自心本性(本元心),修《拙火》即证色心不二之大乐身(本元身),是身心兼修之法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70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2024-01-19

随机推荐

  • 伊思红参和慈慌秀哪个好?

    慈慌秀。1、慈慌秀水乳套盒这个品牌在韩国有平民化妆品的称号,同时外包装也非常华贵,水乳特别好吸收,用下来感觉特别舒服,皮肤也很滋润,对于干皮是再合适不过了。2、伊思红参水乳添加了红参提取物,具有很好的紧致抗皱作用,适合30岁以上的人使用。一

    2024-04-15
    57300
  • 用了珀莱雅补水套装3天了每次脸会红刺痛过一会就没了

    首先珀莱雅的产品是采用海洋提取物!不含任何激素成分。你用的是哪个套盒呢?皮肤出现刺痛感是因为你的肌肤太缺水的原因,皮肤一缺水就会干裂,所以你目前先要加上面膜一起用,多用几天,多给皮肤补补水,那时就不会有刺痛感了珀莱雅和泊本的护肤品都很好用。

    2024-04-15
    52600
  • nivea防晒霜怎么样_妮维雅防晒霜怎么样

    妮维雅nivea防晒霜是一款来自德国的护肤品牌,这款新防晒霜同系列防晒产品区别也会比较明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效果好不好!我点评这款和一直卖的妮维雅经典防晒乳有什么区别虽然两款质地很相似,但这一款的防晒指数更高,SPF50 P

    2024-04-15
    49300
  • 纪梵希口红一般多少钱

    价格普遍在260元左右,如果去各大商场的专柜购买的话,价格普遍在300多块钱左右,如果找代购购买的话,价格可能会便宜一些,但是不敢保证是不是正品,如果找代购购买的话,价格普遍在220元以内。315比较受欢迎,秋冬必备的口红颜色,这款纪梵希#

    2024-04-15
    40100
  • 洗面奶那个牌子的美白效果好呢?

    值得推荐的美白洗面奶如下:1、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皮肤粗糙,脸色暗黄,还毛孔粗大?那么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些问题哦!花钰集氨基酸洗面奶细致的泡沫可以除去多余皮脂与肌肤角质层。同时富含各种活性成分,深层清洁毛孔,有

    2024-04-15
    37800
  • 精华液在什么时候用 精华露用法

    我们平时护肤都会使用精华液,精华液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精华液功效作用不一样,根据精华液的作用和质地来决定精华液的使用顺序最好。精华液在什么时候用精华液可以在早上洗脸以后使用,先使用爽肤水,然后再使用精华,最后用乳液和霜锁水。这样能让

    2024-04-15
    46500
  • 常州公交216路跟30路改道有临时线路吗?

    [常州公交官网查询的]线路名称: 216下行 始发站: 火车站公交中心站 终点站: 青龙双沟 线路长度: 1290 所属公司: 巴士公司 全线站点: 火车站公交中心站-红梅新村-竹林北路-技师院-董头村-翠竹公园-三里庵-五里头村-森源国际

    2024-04-15
    38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