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是以语言为基本内容,提高人的言语素养的学科教育。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勃勃生气的。这种蕴涵着人的生气与活力的言语,是与人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言语、文学的鲜活,无不来自于生命的灵气,生命的灵动。人有怎样的生命状态,就会有怎样的言语人生;而一定的言语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价值。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学会感悟精神生命的言语。求真,表现的是一种科学精神;求善,体现的是道德精神;求美,注重的是审美精神。有生命的言语能展现情、理、趣,有的清新明丽,有的蕴藉典雅;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婉约缠绵;有的睿智精浑,有的飘逸豁达;有的平和宽容,有的激越昂扬……泰戈尔曾经说:“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熏陶,感染,浸润。言语生命在书味的滋养抚慰下,喧嚣与动荡隔离,烦恼与不安隐去。浮躁不再,媚俗远离,性灵净化,人格升华。
涵咏生命的言语,体悟言语的思想情感。譬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五、六段,诵读时必须抓住作者当时的心情特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只要学生能恰如其分掌握好借景抒情的分寸,从作者的言语中去解读对荷塘的描写中那种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让学生通过诵读并谈出文本的神韵,方可鉴赏文本永恒的艺术魅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中“落木”一词有更空阔的意境,连叶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与飘荡缠绵之意也洗净了。“落木”展现了处境的苍凉,人生的苍凉,诗的意境苍凉。“落木”展现的是中国式的悲剧:人生失意、失落往往在自然中找到慰藉,自身生命融于自然,不单蕴藉,而且永恒。杜甫的苍凉具有普遍性,诗人个人生老病死,知音难觅,仕途患难,怀才不遇,家国飘摇,但是不是走向绝望,而是找到一个归结点,孤独的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
涵泳品位是一种对言语灵性的深悟。我们也可以“联想触发”有生命的言语,把平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文中“谈出形象”。结合作者生活背景、身世,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积淀相沟通,联想到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现象等等,就能从文中“谈出自己”,“谈出生活”。
《孔雀东南飞》描写兰芝遣归前梳妆的一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指如削葱根”一句通过描写手指展示了兰芝的美丽,离别前的盛装,手传递的人物的天生丽质,精细精致的修饰,从自我价值的肯定来张扬个性的尊严。有生命力的语言从独特的角度塑造着女性的形象。
涵泳品位有生命力的言语,首先教师要细读文本,同时引领学生也去细读文本。文本细读,用夏�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细读文本的要素是慧眼挖掘,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句。
语文的教学本质是言语教学和审美。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人本身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细读的品质。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段,挖掘、敲打,再敲打,于是课堂精彩不断。
我们应该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多提升自我语言的生命意识,并张扬有个性的言语生命力。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理解时,老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言语智慧,从而激励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与存在的欲望,用语言符号来展示自己的心灵。
语文老师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学生言语天分,以园丁的身份给予培植,使他们有自己的四季,而不是以导游的身份将所有的言语生命导入同一个终点,却错失在路上的风景。
用扣人心弦的语言显示作品的魅力,用精彩鲜活的言语塑造教师自身的人格,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洋溢着青春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给学生构起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这一片饶有趣味的天空里快乐地飞翔。
张慧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级教育硕士。
荆楚名校黄石二中,揽一城湖光山色,聚满园诗香雅韵,可谓“风水宝地”!在这里,聚集着一群在杏坛默默耕耘的语文教师,他们文采斐然却虚怀若谷;他们呕心沥血而淡泊名利;他们燃烧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点亮了莘莘学子的心灵之灯。正是这样一群老师,以其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艺拭亮了黄石二中这块响当当的教育品牌。
群贤毕至
黄石二中语文组现有40名教师,这是一支戮力同心的精干队伍。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14人;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学历26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1人,黄石市优秀(骨干)教师14人。语文组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素养层次分布合理,老中青同堂共事,雍雍穆穆,蔚为大观。就是在这样一支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教研的先行者,他们以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教学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卓越的创新精神在全校、全市乃至省内外书写着灿烂的篇章,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名师名家。
费新岸,特级教师。黄石二中校长、副书记,同时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中校长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中语会常务理事、黄石市中语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曾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论著十余部。因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等奖励,先后被评为“科技拔尖人才”、“湖北省教科研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手头工作繁重芜杂,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到教学一线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高级教师肖雨荻,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她注重在课堂中创设优美情境,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唤起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努力将他们塑造成为富有个性、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青年,先后获得“黄石市十大杰出青年”、“黄石市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黄石市优秀***员”、“黄石市优秀园丁”以及“优秀班主任”、“教育创新能手”、“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2010年10月份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中,独占鳌头,荣获“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青年教师胡咏,每年都被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她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她在保证高考质量的前提之下,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认真经营每一节课,注重营造课堂的趣味性,注重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将学生从繁芜丛杂的死知识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课堂中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由厌学变得愿学、勤学、好学。自习课、课间总会看见不少学生主动拥进办公室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她的写作指导就像春风化雨一样,使学生变得热爱写作,长于作文。她教的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屡有斩获(仅2009年她指导的阚博悦同学在全国第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上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十余人分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种奖项);高考中,她教的班上学生的作文分数总是居年级前列,经常出现满分佳作。而她始终淡泊名利,一如既往地一心扑在教学上。她的学生曾用这样一首诗来表达出他们对恩师的敬爱之情,诗云:“吾幸融融沐春光,爱师殷殷生椿堂。胡福切切谢恩化,咏叹处处桃李香。”
人才辈出的语文组,还藏有诸多别具特色的英才们:余子炎老师课堂上的旁稽博采,周学君老师讲台上的汪洋恣肆,余昭钧老师讲授时的从容机智;汪瑜老师的亲和生动,郑可老师的以情动人,张志友老师的幽默风趣,马红玲老师的娓娓道来;潘选斌老师课堂上的睿智,漆水强老师教室里的顿挫;谢爱萍老师的风华,刘冬竹老师的典雅;陈梅老师的激情,谭清才老师的洒脱;李辉老师的因材施教,杨茶贵老师的爱生如子;李萍老师善于缘事说理,曹霞老师精于披文入情;……可以说语文组的老师人人身怀绝技,个个是教坛高手。一时间群英荟萃,满室灿然。黄石二中的学生曾经用这样的诗句来称赞他们的语文老师们:“奕奕良师,荟萃于此。兢兢业业,一腔赤诚酬圣业;勤勤恳恳,两袖清风育英才。德艺双馨功昭日月,桃李争妍誉满乾坤。”
躬耕不辍
语文,可以陶冶性灵、涵养精神,又具备灵活实用、辅助生活实践之功用。它对于人的终身发展,对于要跨过高考门槛的考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前高考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学生厌学,老师难教,高考难考是不争的事实。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语文教育需要目标正确、富有远见的语文观,需要教学与教研的紧密结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
为了更好地确保语文教学质量,将本组塑造成为高素质、高效能、专业化的核心团队,黄石二中语文组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备课组作用,狠抓常规教学。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成绩的提高都有赖于每一节语文课。多
年以来,语文组各年级备课组始终坚持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依托公开课、展示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说课――讨论 教学设计 ――讲课――评课――修改教学设计”一条龙的常规教学研究,加强备、讲、评、辅、考等各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扎扎实实地使常规教学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教研组要求,年级备课组长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召集人,每周二下午至少要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集体备课活动,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内容“四落实”。备课活动的内容依教学进度的展开而布点,严格按计划实行。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随时可在备课组内讨论解决。长期坚持的积淀,集体的智慧熏陶,加之各成员的刻苦修炼,各年级备课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攻坚克难、夺取语文高考全面胜利的坚强堡垒。
二坚持以老带新,积极开展学科活动。我们语文组虽说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但年青人居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语文组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没有打通高三关节的新老师,必须和组内的权威专家签订“师徒合同”,拜师学艺;一个轮回的历练后,成绩突出,方可举行“出师”仪式,独闯江湖。此外,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基本功竞赛活动――“三个一”(“一笔好字”“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一堂好课”)竞赛活动,参加市里、省里的各级各类的业务竞赛活动(如论文比赛、课件比赛、优质课比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学习机会,施加学习压力,促进他们又快又好的成长起来。我组大批新秀在教学上已成为勇挑大梁的中坚力量,在各级各类的大型竞赛活动中,一路凯歌高奏,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我组这一优良传统。
三业求精专,修炼不止。如今社会做一个中学老师不易,做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更不易。语文老师须知古今中外,须知三教九流,需精“十八般武艺”;不然现代社会的高中生,难以驾驭。为了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组老师,不论是老教师,还是年青教师,他们都把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作为第一要务。订阅杂志,购买书籍,是他们最爱做的事;外出取经,网上“淘金”,远程充电更是他们的必修课。更多的是不惜高昂的代价外出取经(远赴河北衡水中学、山东青岛二中、江苏启东中学等),或是将名师请进学校传经送宝(语文大师魏书生两进我校)。即将退休的余子炎老师,诗书饱读,博闻强识,但依旧孜孜不倦的研究高考,研究试卷,研究学生,不见丝毫懈怠;谭清才老师为了讲好一堂湖北省优质课,重读西方哲学典籍,试讲十几次,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我校语文组每年都要在全校范围内,或者以年级为单位,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例如举行诗歌朗诵大
赛,师生同台竞演课本剧,举办读书会,举行高二年级辩论大赛,高一年级书法比赛,举行全校作文竞赛等。开展语文活动的日子成了学生们的节日。此外还以“年华”文学社和校报(黄石二中报)为载体,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活动,彰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近五年来,黄石二中语文组先后有20多人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如中语会课题“创新写作研究”,省教研室课题“现代诗文有效教学研究”等;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有3篇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库;专著五十余部,获奖课件案例二十多个;省市优质课上捷报频传,市级以上荣誉60余人次。我校校报“黄石二中”在2010年年底被评为“全国中学校报特等奖”。在2010年11月份,我校参赛选手谭清才老师荣获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陈梅老师荣获湖北省优质录像课一等奖。高考成绩的优劣是人们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标尺,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结果无一例外的是我校语文成绩一般要高出湖北省人均分15分左右,语文第一批本科上线比率,一般要高出湖北省近25个百分点;要高出黄石平均水平的18个百分点左右。真可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竞逐香”。
甘露,南美程,湖北黄石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本文编校:老 猛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下简称《杜十娘》)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1574—1646)“三言”中的名篇,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占据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高峰。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篇小说被编入了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四册的中国古代小说单元中。据考证,《杜十娘》是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1565—1616)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的。①当属明代的"拟话本"。故事叙述的是: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戏曲、**,也曾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日本、欧洲等地,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之所以如此,除了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感人以外,小说中的“百宝箱”这个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的意象创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这个意象的处理,可谓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百宝箱”是连接故事的线索。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恰似蜻蜓点水,若即若离;又像神龙之宛游,忽隐忽现。"百宝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四次出现,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
其次,"百宝箱"是叙事编辑的妙笔。小说中,"百宝箱"先合后开,延长故事的秘密,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具体而言有两点:
1。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叙事节奏。"百宝箱"的四次出现,是紧接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是在旧紧张解除之际的新紧张的来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变幻。
2。调节叙事视角,制造叙事张力。我国传统小说,叙述故事多采用全知视角,事件的前因后果,线索的来龙去脉,人物的一生行事等都要向读者交代得一清二楚,否则就会有叙事不完整之嫌。《杜十娘》却不同,它采用限知视角,使读者开始并不知道百宝箱为何物,也不知道杜十娘日常秘密积攒百宝箱的具体情况和心态,直到杜十娘被李甲出卖之际,开箱取宝投江之时,才知道她还有一个百宝箱。这样读者就会想到:杜十娘为什么要积攒百宝箱 又为什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 在关键时候又为什么不让百宝箱发挥作用,而白白地将它沉入江底 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正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读者理解小说内涵的关键。
再次,"百宝箱"是杜十娘悲剧意蕴的象征。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杜十娘悲剧的社会历史意义如何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种猜测和诠释,然而却总是不尽人意。比如有人认为,李甲是残害杜十娘的直接凶手,是他的"负情"把杜十娘推入江中;也有人认为孙富是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孙富的挑唆,也许李甲不会抛弃杜十娘;还有人认为,把杜十娘的悲剧归因于李甲的负情和孙富的挑唆,都未免简单化,表面化,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应该是封建礼教,小说正是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笔者以为,第一,二种观点固然过于肤浅,第三种观点看似深刻,却也未免公式化,概念化,未能尽其妙。如果我们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去解读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蕴,也许是一条新的通途。
1 "百宝箱"是金钱的象征,是利益的代表。我国明代,正是商品经济兴起和繁荣的时期,专门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工场已初具规模。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根深蒂固的封建门第终于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开始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宗法伦理向利益驱动转变。这种背景在《杜十娘》这篇小说中是有所交代的:"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常言道:'说着钱,便无缘","如今的世情,那有顾缓急二字的",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鸨儿与杜十娘,三亲四友与李甲,李布政与杜十娘,孙富与李甲,甚至李甲与杜十娘,都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正是杜十娘积攒"百宝箱"的原因,她幻想利用"百宝箱"来换取李甲的爱情。
2 "百宝箱"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小说中的杜十娘,是一个聪明,美丽而热情的女子,但因"命运不辰",落得"风尘困瘁",饱经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蹂躏,过着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她渴望摆脱这种非人的处境,做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人,因而"久有从良之志"。但是,一个女人,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又谈何容易。更何况,杜十娘所追求的,又不是一时的欢爱,一般的婚姻,她要追求一种人间真情。所以,杜十娘才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百宝箱"来换取真正的爱情。在选择李甲托付终身之时,杜十娘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 的秘密告诉李甲,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但是,杜十娘太天真了,在利欲熏心的社会里,在充满铜臭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哪有什么真情可言!她的希望是注定要破灭的,她的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
3 "百宝箱" 是社会和人性激烈冲突的象征,是杜十娘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杜十娘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没有养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杜十娘太有尊严了,太相信人性的力量了,她甚至误以为金钱可以买来真情。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本来就算李甲负义,杜十娘太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她还可以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吃人的封建礼教,自私自利的人际关系,使杜十娘彻底的失望了。一个曾经对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个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为"一千两",为个人私利,就不惜背信弃义,断然出卖自己,而且还面有喜色,心无愧意。试问天底下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纳下这样一个弱女子,可以容纳她追求美满的生活 试问又有何药物可以治疗她那颗破碎的心,可以抚平她灵魂的创伤 杜十娘,她只有用骂来表示内心的极大愤慨,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来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清白!。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是人心,因为当时社会容不下这些东西,杜十娘始终没能躲开礼教的罗网,成为一个金钱和利益的牺牲品。杜十娘,看错的不是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与戕贼。而李甲,孙富之辈,只是成了间接的杀人凶手而已!
可悲的杜十娘, 可叹的一曲社会和人性的双重悲歌。
杜十娘为什么沉了百宝箱
「三言二拍」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有趣在其中写了一个不甘于被卖的妓女选择投江自尽的故事,更有趣是,妓女投江时抱着一个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卖掉她的男子不免是财色两空。这个故事叫做「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我小学二年级读过,印象深刻。这令我不免觉得男性可怕,他可以将自己曾经深深喜爱的女人卖掉(缘于他的火热的表白缘于他花了大量金钱,一个男人舍得出钱出力自然是爱的不轻),那么他当时的内心是否有恐惧与内疚,答案是"没有"。而另一篇与之结局相反的唐传奇「李娃传」,说的是妓女李娃骗光了公子郑元和的钱跑掉,郑公子很惨沦落到唱丧歌为乞丐最后僵卧雪中,李娃重遇落难公子看他衣衫褴褛满身疮疥觉得对不起他(16岁的李亚仙**多少还有良心也没有老练事故到绝情的地步,所以我猜她还是真正喜欢过郑元和的),两人抱着大哭一场,而后资助他上京赶考求得功名,自己也被封为"(言开)国夫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人们通常讲的"婊子无情"范式被打破,婊子还是有情的并且是有见识的。真正无情的应该是嫖妓之后又觉得自己不值企图悔悟走上"正途"的男子。
美人和钱是男人的最爱,但因为被辜负,只好一起毁灭。它们的一起陨落带有消极而凄美的气息。
我感兴趣的在于,在这个后面,显然是有一个价值评判的,妓女是货色的,但在人格上,她并不低贱,她是聪明而自觉的选择自己的道路,一辈子选择倚门卖笑的生涯相当恐怖,在张岱的「陶庵梦忆」里写到年老色衰的"歪妓"(一般妓女)仅仅几字已是凄酸刻骨:"多五六百人,……人无正色……言笑哑哑声中暗带凄楚",神女生涯原是梦,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从良,但是一定要眼明心亮,一旦所托非人则贻误终身。她的对象小开李甲温柔敦厚,曲意奉迎都是表面现象,那是因为他钦慕的对象是一代名妓,图一宵之乐价格不菲,很多男人是"不可得而赏",独占花魁的心态使之有极大的满足,可惜他也因此挥霍无度床头金尽步入式微,(如果妓女精明如李娃骗了郑元和公子立马卷了钱跑路也好,至少有钱傍身,不至沦为货物由人买卖),十娘反而觉得他老实可靠(说来女人真是笨)十娘错在要赎身和他去苏杭浮居,过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她没有象一般的良家妇女极力鼓励这个小开考功名,自己顺便当当诰命夫人提升社会地位,她是比较单纯的,这种单纯的生活理想不幸与传统的价值观相冲突。
文人嫖妓不是罪过,因为在唐到晚明的传奇故事及墨客骚人的生涯里,妓女尤其是名妓(伎)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红拂女,柳如是,李香君,她们与文学,雅兴,国运,气节之类的话题分不开,她们在货色的同时也充当道德劝谕者的角色,要求文人走正统的道路:或谋功名,或取天下,或保晚节。她们一般会得以善终,因为她们的善终取决于男性的价值认同,"取之则贵"。所以不难体会将郑元和玩之于掌股,害他沦为唱丧歌的乞丐最后僵卧雪中的李亚仙**,一旦良心发现同时觉得郑先生犹如潜力股可以投资换取相应的社会价值,马上资助他求取功名,慧眼识珠的妓女李**居然弄个言开国夫人当当,前面她的无情绝义心狠手辣一笔勾销。
但是若果摆脱这种与正统相违背的道路,只是强调情爱,真象恩格斯先生说的"以双方的平等互爱为原则",那么她的结局就将导致悲剧,这是为传统价值观不容的,就象「三言二拍」里同为士子妓女题材的小说,才子王显龙为妓女玉堂春伤心,朋友劝的一段话:"须知那功名比婊子重要",婊子纵使有情到底还是婊子,而仕途功名是万万不可耽误的,婊子的出现不过是为了士子迷恋烟花造设一个绝境,为后面发奋求取功名做一个反衬,一旦功名到手也就是迷途知返的象征。但婊子如果能象一个良家妇女劝解士子求取正道时,婊子的人格就得到提升,反之她仅仅要求一段爱情,她就只能招致被抛弃或者死亡的下场,士子对其是"舍之则贱"的态度,并不以其道德本身的价值为准。
杜十娘地位卑下操贱业,为出身名门的李甲家庭所不容,李甲散尽钱财心存胆怯(无论是慑于父命还是怯于世情),思前想后终于还是将她卖给盐商,价格一千两。这个交易若果从最后的结局看,李甲绝对做了亏本买卖,杜十娘的卖身之资何止一千两,她只有慨叹:"妾腹内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她不会认命于是她只有投江,烈性的杜十娘不仅要毁灭自己的身体包括毁灭她意识中理想化的爱情,这是她可以自己掌控处理的,诚如边雅(walter benjamin)所说:"我们探讨精神性的性爱化吧,这乃是妓女的道德,她以性爱去体现文化,性爱是最猛烈的个人主义。"在精神化的性爱之外,她更要毁灭她货腰生涯赚取的钱财,"百宝箱"内的奇珍异宝代表她以身体交易换来的巨大价值,依靠这种价值她是可以在某种程度内自己选择对象,谋求新的生活,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助长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假使她仅仅是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嫁一个"良人",而无任何经济力量作为后盾,她的境遇会更加悲惨。这个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实际上代表为文人阶级对立的新的道德观--代表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经济独立的价值观,这是身为所谓的高级阶层所没有考虑到的。也许李甲早知杜十娘有钱,就不会那么容易的将她转手易人了,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将会扩大感情的衍生空间。
但是,十娘是在最后揭示这一原则,或者在内心她的过往经验告诉她对男人的信任是极有限度的,这个限度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与相关条件的考察。但是她的考察证明自己所托非人。这不免是遗憾的,深深的绝望最终导致她的死亡。
这种新兴的道德观在李甲的心里投下阴影,他失去了美人,更失去了他所看重的金钱,这双重打击使他郁郁成疾。
篇末双重的毁灭震撼人心,但是也喻设着一种苍凉的味道,所有的古典爱情故事(少数作品除外)都是和传统的男性中心价值观息息相关,一旦脱离这个喻设前提,它们就无法独立存在。
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西方人要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么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请看这段《明代演义》上是如何说的:“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幸、孙富的阴狠,趁着人声鼎沸之际,杜十娘抱起那个百宝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水中,转眼就无影无踪。”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西方的法律会认为,杜十娘是自杀,李甲并没有推她,李甲与杜十娘的死就没有关系。一百个人都看见了,不正好证明他是无罪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讲发展的观点,讲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人也比较讲究和看重舆论环境。杜十娘深知:要想让李甲受惩罚,官府的法律中有“逼死人命”这一条。如何让官府来认定呢?就是用中国人联想的特点和中国人舆论的力量。中国人的证据思路和其中体现的理性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杜十娘死亡这件事中,与李甲无关的自杀事件,成为李甲逼死人命的案件。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治李甲的罪。在治李甲的罪之前,李甲的名声已经坏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外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实现以上这一切,杜十娘非常明白:代价是自己要搭上一条命。她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她也是无数这样做的中国妇女的一个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她们要获得法律的帮助,就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证据力量,在众人同情的舆论中去取得判决的优势,从而使仇人一举灭亡。这种复仇方式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而李甲则是一个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即使李甲知道杜十娘箱中尽是宝玉,价值万金,父母性情再严,将来也可吃穿无忧,李甲也不可能终生不变对十娘的忠诚,因为李甲是富贵子弟、纨绔少年,他对杜十娘的感情是真的,但一旦和自己的终生利益、家庭地位名声相冲突时,他便动摇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因此说李甲不可能对杜十娘终身忠诚。
那么,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从情节发展过程分析,杜十娘的悲剧中透着许多偶然性,但这些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关系,这些都与杜十娘对纯真感情的追求格格不入,造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
也许你会说,杜十娘有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她可以自己赎出自己,或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但她却选择沉入江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认识: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也不是形式上的婚姻,而是一种相互珍爱与尊重的真情。在长期的妓女生活中,她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在这个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作为商品买卖的社会环境中,她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