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炸油糕
亦心2208次浏览20190323
在我们山西朔州,人们每逢有喜事,都喜欢吃炸油糕,这是因为油糕的谐音是“高”,意味着高升,大家吃炸油糕也就是图个吉利。我母亲很擅长做炸油糕,今天,我专门把我母亲做炸油糕的过程拍成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给朋友们介绍一下炸油糕的具体做法。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糕面 1000克
色拉油 500克
豆馅 适量
操作方法
01
把糕面放在和面盆里,一边往里慢慢地倒水,一边用手用力揉面,要注意必须用些力气,否则蒸出来的糕就没筋道,直到把糕面和均匀了,建议和的硬些,和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就行了,不要和成一大块面团。





02
把蒸笼放在开了水的蒸锅上,垫上一层笼布以防止糕面从笼屉的小孔里掉到水里,然后将和好的糕面一层一层地洒到笼屉里。





03
糕面在笼屉放好后,就可以盖上锅盖了,要大火蒸大约20分钟。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开大火,这样蒸出来的糕才会熟透,否则就容易夹生,不好吃。




04
当糕蒸熟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双手握成拳头进行揣糕。刚蒸好的糕温度很高,手上一定要沾上些凉水才以防止被烧伤。




05
准备豆馅,我们山西朔州人习惯自己制作豆馅,豆馅一般是用红豆做成的,要把红豆放在铁锅里煮烂,往里加些白糖,然后搅拌均匀,豆馅就准备好了。把豆馅包到糕里就可以下锅炸了。


06
把铁锅放在火上加热,倒入大约500克的食用油(需要说明的是油一定要多倒些,这样炸出来的糕比较脆),当油熟透之后就可以把捏好的糕放到油里炸了。
原料配方:(按50千克成品计)特制粉215千克白砂糖1525千克上等蜂蜜4千克花生油95千克香油95千克饴糖3千克桂花250克
制作方法:
1面团调制:先将白砂糖加水溶化,然后加入面粉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多次沾水,反复搅拌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把面团分成500克左右的块,用熟面粉培埋饧发1小时左右。
2压片:先将饧好的面团擀成直径约05米的底片,每擀一遍都要均匀撒上浮面,第三遍擀开撒浮面后,将两边对折成扁筒状,用擀面杖卷紧,擀、拍、抖、滚,经二次掉头,擀到五遍后,即成长27米、宽2米薄如纸的面片。这道工序要求在3~4分钟内完成,否则易使面片风干。将面片卷在擀面杖上提起,迅速转动放开,使空气鼓进筒内,将浮面抖出,同样,掉头再抖净另一半浮面。注意保持面片完整。然后摊开面片,两边各切去03米,铺在大片上,再把大片卷在“花杠”上。
3网花成型:将卷在花杠上的面片破成面条,每条宽药1厘米,15~17层,再把每条斜剁成3厘米宽的菱形35块,每块中间剁一切口翻卷一端网花,即成生坯。
4炸制:先将花生油炼好后加香油,再放入生坯炸制约7分钟,其间要翻动一次,待炸成金**时起锅、控油。
5烧浆:白砂糖加适量水溶解熬成浆,熬好后加入桂花、蜂蜜、饴糖,进行搅拌,然后分两次烧浆,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
形态:蓬松成花状,层片厚薄均匀,近似透明。
色泽:淡金**。
组织:疏松、无生心。
口味:清香绵软。
相传,过油肉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到山西其他地区。所以,我们今天尝到的味道,颇有老字号的范儿哈。
原料:
黑木耳、猪里脊肉、鸡蛋。
做法:
1、野生黑木耳凉水泡发(可加入少许淀粉利于杂质沉淀,尽量泡发2小时以上,以使木耳舒展,口感脆嫩。);
2、猪里脊肉切成2CM大小,薄厚均匀的肉片,打入一枚鸡蛋,加入两茶匙淀粉,用筷子搅拌至粘稠后备用;
3、锅热油(平时炒菜油的3倍),待油温达到八成热时下肉片炸,并用筷子拨散,待变成图示中那样金**时便可以盛出,控油备用;
4、蒜薹和泡发好的黑木耳洗净,切段和小块,沥干水后入油锅翻炒,调入盐、十三香、鲜蔬精(鸡精),翻炒均匀后倒入过油的肉片,烹入老抽上色,继续大火翻炒3分钟后淋入极少的醋;
5、倒入少许清水或高汤,再酌情调入适量盐,大火收汁后即可出锅。
诀窍:
1、肉片加入鸡蛋和淀粉腌制可使其在油炸时舒展膨胀,变得香嫩顺滑,并且色泽诱人且很好渗透滋味。在搅拌时注意要翻搅,让肉片充分包裹上鸡蛋和淀粉;
2、肉片过油时可根据色泽判断肉片的成熟度,如果变得金黄即是成熟,如若泛红则火候不够,炸制过程中油温要把握得当,才能使肉片不柴不腻,口感滑嫩。在炸制过程中,为了确保肉片不被炸焦,可在80%肉片变色以后关火,用余温炸熟肉片;
3、调入老抽后加清水或高汤是为了稀释老抽的颜色,使菜色鲜艳,清水还可使蒜薹熟的更快,使木耳口感更好。
PS:
这道菜的醋只加一点点,可以增香提色,但是不可放太早,也不可放太多,建议使用山西老陈醋,口感更正宗。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b47c60100g09chtmltj=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