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公布的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说明:司莫司汀胶囊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12月31日国药监注[2001]586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的通知》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适应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规格等。
药品名称
通用名:司莫司汀胶囊
曾用名:甲环亚硝脲
商品名:
英文名:Semustine Capsules
汉语拼音:Simositing Jiaonang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1(2氯乙基)3(4甲基环己基)1亚硝脲。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0H18ClN3O2
分子量:24772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药理毒理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体内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烃化,这与抗肿瘤作用有关;另一部分为氨甲酰基部分变为异氰酸酯,或再转化为氨甲酸,以发挥氨甲酰化作用,主要与蛋白质特别是其中的赖氨酸末端的氨基等反应,这主要与骨髓毒性作用有关,氨甲酰化还破坏一些酶蛋白使DNA被破坏后难以修复,这有助于抗癌作用。本品与其它烷化剂并无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
本品入血后迅速分解,口服120~290mg/m2用14C分别标记氯乙基部分及4甲基环乙基部分的本品10分钟后血浆中即可以测到两部分放射性物质,氯乙烯部分6小时达峰浓度,环乙基部分3小时达峰浓度,本品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肝肠循环,故口服34小时后血中仍可测到放射性,代谢产物在血浆中浓度持续时间长,这可能是该药延迟性毒性的原因。给药30分钟及可在脑脊液中测到相当强的放射活性,约为血浆中浓度的15~30%。24小时内约有47%的标记物从尿中排泄,粪便排泄<5%,<10%自呼吸道排出。
适应症
本品脂溶性强,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常用于脑原发肿瘤及转移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可治疗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黑色素瘤。
用法用量
口服100~200mg/m2,顿服,每6~8周一次,睡前与止吐剂、安眠药同服。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呈延迟性反应,有累计毒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最低点出现在4~6周,一般持续5~10天,个别可持续数周,一般6~8周可恢复;服药后可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因与较高浓度药物接触,可影响器官功能;乏力,轻度脱发;偶见全身皮疹,可抑制睾丸与卵巢功能,引起闭经及镜子缺乏。
禁忌症
对本药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血象、血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血胆红素、转氨酶的变化、肺功能。
老年人易有肾功能减退,可影响排泄,应慎用。
本品可抑制身体免疫机制,使疫苗接种不能激发身体抗体产生。用药结束后三个月内不宜接种活疫苗。
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儿童用药
口服100~200mg/m2,顿服,每6~8周重复。
药物相互作用
选用本品进行化疗时应避免同时联合其它对骨髓抑制较强的药物。
药物过量
目前没有药物可对抗本药过量,如出现骨髓抑制,可输注成份血或使用粒细胞集落 因子。
规格
(1) 10mg
(2) 50mg
贮藏
遮光、密封、冷冻保存。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1)抗癌药物。抗癌物质的选择,至关重要的是它必须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有显著的差异,即对靶细胞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卟啉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结构对癌细胞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它能选择性地滞留于癌组织中。它作为癌的定位剂和诊治药物的研究早已引起化学家、医学家及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5-氟尿嘧啶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代谢、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肠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单体或是与聚酯、聚酯烃、聚酯酰胺、脱氧核糖核酸、呋喃、氮氧自由基相连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都具有抗肿瘤作用。为了减少其毒副作用,人们对5-氟尿嘧啶进行了大量的修饰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引入短肽、葡萄糖、氮氧自由基等。鉴于卟啉类化合物具有能选择性地滞留于癌细胞中并对恶性肿瘤组织有特殊亲和性等特点,利用其将5-氟尿嘧啶运至癌组织,杀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单取代及双取代的氯代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有些5-氟尿嘧啶化合物对体外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水溶性较差。通过单吡啶卟啉的吡啶N与1-(3-溴丙基)-5-氟尿嘧啶连接生成吡啶季铵盐,合成3种新的吡啶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乌拉莫司丁(vralnustine)是抗肿瘤药,对乳房癌、淋巴肉瘤和多发髓等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美国Meadohnson公司1985年开发上市的盐酸丁螺环酮(BuspiHydro-ehloride)具有良好的抗焦虑用途,可作为5-HTA部分的激动剂,被用于治疗急、慢性焦虑症。本品具有选择性高疗效确切,成瘾小等特点。日本洪制药株式会1980年开发上市的盐酸尼莫司汀创(mustineHydr -chloride)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抗肿瘤药。用于缓解脑肿瘤,消化道肿瘤(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等病症。
(2)抗艾滋病药物。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对人类伤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艾滋病的蔓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被美国食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抗艾滋病药物有很多种,其中很多药物的结构都属于核苷类化合物。为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疗效,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对非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并且该类化合物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重点。已进入艾滋病临床研究阶段的化合物主要有:bis(heteroaryl)piperazine,双杂芳哌嗪类(代表化合物U87261)、TI-BO类、TSAO类(代表化合物TSAO-T)、nevirapine双吡啶类(代表化合物L-697,L-661)、1-[(2-羟乙氧基)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HEPT)以及无环鸟苷等。经过广泛的构效关系研究、合成和筛选,发现一些HEPT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HIV病毒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小[23],而且该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耐药作用。尽管HEPT作为非核苷类药物具有低毒、高效的作用,但是临床长期大剂量使用仍然会产生湿疹、转氨酶升高等毒副作用,因此为增加药效,减少副作用,避免HIV产生抗药性,常将HEPT分别与临床上常用的抗艾滋病药物如AZT、DDI、DDC和碳环鸟苷等进行联合用药。
在 12 类药物中,大部分类别的名称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1 铂类 多为铂(英文为「 -platin」),如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等。
2 亚硝脲类 多为 莫司汀(英文为「 -mustine」),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司莫司汀、尼莫司汀等。
3 抗叶酸类 除经典的甲氨蝶呤外,还包括曲塞(英文为「 -trexed」),如培美曲塞、洛拉曲塞、雷替曲塞等。
4 抗嘧啶类 除经典的氟尿嘧啶外,还包括他滨8(英文为「 -tabine」),如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安西他滨等(阿糖胞苷也可归为此类,因其英文后缀为「 -rabine」);以及一些名称中含「氟」、「尿」、「定」的药物,如替加氟、氟尿苷、去氧氟尿苷、优福定等。
5 长春碱类 多为长春(英文为「 Vin- 」),如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
6 紫衫类 多为 紫杉醇(英文为「 -taxel 」),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
7 喜树碱类 除经典的喜树碱外,还包括替康(英文为「 -tecan 」),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卢比替康等。
8 蒽环类 多为比星(英文为「 -rubicin 」),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
毒副作用:记住「典型」与「特殊」
注:铂类化合物在结构上不属于烷化剂,但其作用方式与烷化剂相似,所以也有人把它们归入烷化剂。由于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副反应与上述药物截然不同,因此没有将其纳入。
化疗药主要作用于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但是选择性相对较弱,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包括骨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皮肤细胞、毛囊细胞、胃肠黏膜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等。
这就是为什么化疗药易产生骨髓抑制(导致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皮疹、脱发、恶心呕吐、腹泻、不育或停经等毒副作用的原因。但也不是每种化疗药都会产生上述典型症状,使用前还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还可在化疗期间吃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安多霖等。
了解每类药物所引起的典型症状有哪些,特殊症状又包括哪些,记忆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些。
别名 甲基环己氯乙亚硝脲;司莫司汀;西氮芥 ,甲环亚硝脲
外文名Semustine, Me-CCNU, NSC-95441
适应症 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脑瘤、黑色素瘤、肺癌等,有较好的疗效
用量用法 口服:单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225mg,每6~3周给药1次,也可每平方米体表面积36mg,每周1次,6周为1疗程。合并其他药物时,可给每平方米体表面积75~150mg,6周给药1次,或每平方米体积30mg,每周1次,连给6周。
注意事项
1骨髓抑制,但比较迟缓,与用药剂量有关。 2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等,般在6周后出现,约持续1~2周。 3口腔炎、脱发、肝功能损害比环己亚硝脲轻。 4本品作用与卡氮芥、环己亚硝料相似,但对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优于BCNU及CCNU,而毒性又较低。
规格 胶囊剂:每胶囊10mg、50mg。
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多种,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病人所患肿瘤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适当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求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可以超声“切除”的局限期实体瘤
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这种模式是最为经典、目前最常使用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其基本的治疗策略是临床确诊为早期和中期肿瘤后,首先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切除”肿瘤,术后根据手术情况和病理检查结果等合理选用微创介入治疗、DC-CIK生物免疫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亚临床转移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以最终达到治愈目的。该模式适应于大多数早期和中期实体瘤的综合治疗,一般来说,临床确诊为早期和中期的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都常使用这种综合治疗模式。
乳腺癌是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一个成功的范例,临床确诊为早期和中期乳腺癌后,首先选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方式“切除”乳腺癌的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等,术后根据手术情况、月经状态、激素受体测定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等合理选用微创介入治疗和中医药等进行综合治疗,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亚临床转移灶,最终达到治愈效果。目前的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如果具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1cm、低分化癌、血管癌栓和淋巴管癌栓等其中一项或多项时,就应考虑在术后使用微创介入、DC-CIK生物免疫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和中期乳腺癌采用这种综合治疗模式的5年生存率约为60-90%。
2、微创介入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综合治疗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治疗策略是临床确诊为肿瘤后,先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后再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和病理检查结果等进一步合理选用微创介入、DC-CIK生物免疫疗法、化疗、放疗和中医药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争取达到治愈效果。该模式的适应症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局部接近晚期的中期肿瘤,这类肿瘤确诊后由于肿瘤的原发灶肿块体积较大、或者已经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直接进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远期效果不理想,常首先进行阶段性的微创介入治疗或放化疗,待肿瘤体积缩小、区域淋巴结转移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合理选用微创介入、放化疗、DC-CIK生物免疫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如临床确诊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的病人,如果存在有肿瘤体积较大、局部侵犯较重或淋巴结转移较明显等其中一项或多项时,都常采用这种综合治疗模式。
(二)第二类是一些局部和全身播散性倾向较强的肿瘤,如骨肉瘤、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等,由于这类肿瘤的局部和全身播散性倾向较强,早期就常有明显的局部扩散和/或远处的亚临床转移灶,确诊后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远期效果不好,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常首先进行一定时间的阶段性微创介入治疗或放化疗,待肿瘤的原发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治疗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合理选用微创介入、放化疗、DC-CIK生物免疫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一个较成功的范例是骨肉瘤。由于骨肉瘤的全身播散性倾向较强,早期就常有远处器官的血行转移,临床确诊为骨肉瘤后,为了早日控制可能存在的亚临床转移灶,提高远期疗效,常首先进行阶段性的微创介入或放化疗,然后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治疗后根据情况合理选用微创介入、放化疗、DC-CIK生物免疫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骨肉瘤采用这种综合治疗模式的效果比确诊后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疗效有所提高,5年生存率约为40%。
《抗癌新药研究指南》介绍的抗癌候选药物:
2-methoxyestradiol
4-demethylpenclomedine
A 007
Abiraterone acetate
ABT 518
ABT 751
ABT 869
ABT 888
Acadesine
Acetylcysteine
AEE788
AEZS-108
Afimoxifene
Alanosine
ALS 357
Alvespimycin
Alvocidib
Amifostine
Amonafidedihydroclhoride
Amonafidemaleate
Amrubicin
ANA-773
Anamorelin hydrochloride
Annamycin
ANX-510
AP 24534
AP 5346
Apaziquone
Aplidine
APO-866
Aroplatin
ARQ 197
ARRY 334543
ARRY-142886
Arzoxifene
AT 101
AT 7519
Atamestanum
Atiprimod
ATN 224
ATN-161
Atrasentan
AVE8062
AVN 944
Axitinib
AZD0530
AZD1152
AZD2281
AZD5896
AZE-112
Banoxantrone
Batabulin sodium
Becatecarin
Belinostat
Bendamustine
Beraprost
Berubicin
BIBW 2992
Bleomycin (electricalpulse delivery)
BMS-275183
BMS-599626
BN 2629
BN 83495
Bosutinib
Brivanib alaninate
Brostallicin
BSI 201
BZL 101
Calcitriol
Canertinib
Canfosfamide
Carbendazim
Carfilzomib
Carmustine
Casopitant mesylate
CBP501
CC 8490
CC-401
CDB-4124
Cediranib
Celecoxib
Cemadotin
CEP 7055
Cevipabulin fumarate
CF 101
CGC 11047
CHIR 258
CHIR 265
Chlorpromazine
Cilengitide
Clodroni acid
CNF 2024
Combretastatin A-4 phosphate
CP 547632
CP 868596
CP-724714
CRA-024781
CS 7017
CT 2106
Darinaparsin
Deforolimus
Degarelix
Denibulin
Dexmethylphenidate hydrochloride
DHA-paclitaxel
Diethylnorspermine
Diflomotecan
Dimesna
DJ 927
DMXAA
Docosahexaenoicacid
Doxorubicin
Doxorubicininhaled
Doxorubicinliposomal
Dutasteride
E7080
E7820
E7974
EC 145
EC 20
EC0225
EC17
Edatrexate
Edotecarin
Edotreotide
Efaproxira
Elacridar
Elagolix
Elesclomol
Elinafide
Elsamitrucin
Eltrombopag
Eniluracil
ENMD 1198
Enzastaurin
EPC2407
EpothiloneD
Eribulin mesylate
ES 285
Etalocib
Ethonafide
Ethynylcytidine
Exatecan
Exherin
Ezatiostat hydrochloride
Fentanyl
Fentanyl inhalation
Fentanyl intranasal
Fentanyl transmucosal
Fludarabine
Forodesine
Gallium maltolate
Gefitinib
Gimatecan
Glufosfamide
Glutamine
Goserelin
Gossypol
GPX100
GPX150
Hexyl 5-aminolevulinate
Histamine
HKI 272
HMN 176
HMN 214
IDM-2101
Imexon
Imidazoacridone
INCB 7839
Incyclinide
Indibulin
Indisulam
INNO 206
INNO 305
INNO 406
INO 1001
INSM 18
Iobenguane
Irofulven
Isatoribine
Ispinesib
Ixabepilone
KahalalideF
Karenitecin
Ketamine
KOS 1584
KRN 5500
KRX-0402
KRX-0601
L 377202
Lanreotide
Laromustine
Larotaxel
Lasofoxifene
LE-SN38
Lestaurtinib
Levoleucovorin
Lomeguatrib
Lonafarnib
LR 103
Lucanthone
LY 573636
M40403
MB 07133
MDAM
MGCD 0103
MGCD265
Midostaurin
Mifamurtide
Mifepristone
Milataxel
Miltefosine
MIP-1104
MK 0731
MK 0752
MK-0457
MKC 1
MLM2238
MLM8237
MLN8054
Morphine intranasal
Morphine intranasal (Rylomine(TM))
Motexafin gadolinium
MP-470
MPC-2130
MPC-6827
NAC
NBI 42902
Nilotinib
NM-3
Nolatrexed
Noscapine
NOV-002
NPI 2358
Obatoclax
Octreotide (Atrigel(R))
Octreotide(Sandostatin(R))
Oleandrin
Omacetaxine mepesuccinate
ON 01910
Ortataxel
OSI 930
OSI-906
Oxycodone andnaltrexone
Ozarelix
P2045
Paclitaxel (AI 850)
Paclitaxel(OnceoGel)
Paclitaxel poliglumex
Paclitaxel(LEP-ETU)
Paclitaxel(Tocosol)
Palifosfamide
Palonosetron
Pamidronic acid
Patupilone
PCI-24781
PCI-27483
PCI-32765
PCK 3145
Pelitinib
Pelitrexol
Pentamidine
PEP 005
Perifosine
Phenoxodiol
PHY 906
Picoplatin
Pipendoxifene
Pixantrone
Plerixafor
Plevitrexed
Plitidepsin
PM00104
PM02734
Pomalidomide
PPI 2458
Pralatrexate
PX-12
PX-478
PX-866
Pyroxamide
Quarfloxin
Quinagolide
R1645
R1668
R547
RC3095
Relacatib
Retaspimycin
RH1
Romidepsin
Ropidoxuridine
Roquinimex
Rosabulin
RP-101
RTA 402
Rubitecan
S-1
SalinosporamideA
Sapacitabine
Satraplatin
SB-743921
Seliciclib
Semapimod
Seocalcitol
Silibinin
Simotaxel
SN-2310
SNS 032
SNS 595
SNS-314
Sodium phenylbutyrate
Sodium stibogluconate
Sodium thiosulfate
SPI-1620
Squalamine lactate
SR 31747
STA-9090
SU14813
TAC-101
Talabostat
Talampanel
Talaporfin sodium
Talotrexin Ammonium
Taltobulin
Tamibarotene
Tandutinib
Tanespimycin
Tarenflurbil
Tariquidar
TAS-102
TAS-108
Tasidotin hydrochloride
Tegafur
Telatinib
Temsirolimus
Terameprocol
Tesmilifene
Tetrandrine
Thymalfasin
Thymectacin
Tipifarnib
Tirapazamine
TL-310
TPI-287
Trabectedin
Tretazicar
Tretinoin
Triapine
Triciribine
Trilostane
Troxacitabine
TSU-68
TXD-258
UCN-01
Ukrain
Uracil
Uridinetriacetate
Vandetanib
Vatalanib succinate
Verteporfin
Vincristinesulfate
Vincristinetartrate
Vinflunine
VX-944
WF-10
WX 671
WX UK1
Xaliproden
XL 019
XL 147
XL 184
XL 228
XL 281
XL 581
XL 647
XL 765
XL 820
XL 844
XL 880
YM-155
ZD4054
ZK epothilone
Zosuquidar trihydrochlorid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