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错觉》([美] 史蒂文·斯洛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ezar
书名:知识的错觉
作者:[美] 史蒂文·斯洛曼
译者:祝常悦
豆瓣评分:74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8-1
内容简介:编辑推荐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撰文推荐!
一本简明扼要的人类智能使用手册!
从集体狩猎到民主制度,从抽水马桶到智能技术,
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
认知科学家告诉你关于个体无知与集体智慧的真相,
让你了解个体的无知与错觉,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你认 清集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共处。
内容简介
你可能并不知道:
我们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聪明。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
虽然人类比史上所有动物都更聪慧,但是,人类并不善于思考。
让人类崛起的是集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
知识存在于群体中,专家也依赖群体的智慧。
知识掌握在谁的手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集体并非永远正确,集体观念误入歧途时,个体应避免其负面影响。
……
我们的无知总是超出自己的想象。
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掌握了艰深的技术:我们学会了生火,创建了民主制度,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让基因对号入座……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犯错大王,时常做出愚蠢的行为,大多数人甚至连马桶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弄不清楚。我们何以知之甚少却成就颇高?
《知识的错觉》指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没有谁拥有超级大脑,所幸人类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我们的日常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中获取经验与智慧。所以,让人类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的,并非个人理性,而是无与伦比的集体思考。也正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知识的错觉。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常高估自身的理解力,为何政治偏见与迷思总是根深蒂固,为何个人精英主义式的教育和管理总是无疾而终。
对“无知”的了解,是我们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理性地对待技术,更客观地面对烦冗的信息,与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共处。
作者简介:[美]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loman)
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认知》杂志主编。史蒂文长期致力于研究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他对因果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认知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在主流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作品。
[美]菲利普·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
认知科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揭示认知科学如何影响社会问题,如政治、基因科学及消费者如何决策等,曾受邀作为TEDx演讲嘉宾就此类话题发表演说。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BBC(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等有影响力的媒体上。
自我洞见是一生的功课,当你开始洞见自己,你就能一步一步上升到人生的新高度,人与人真正的差距,在于自我洞见。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自我洞见
文/创意写作皮特
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我洞见,一个能洞见自己的人,一定是高能的人,并且活的明白的人。
所谓洞见自己,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与边界,清楚自己的优势与软肋,知道自己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并能立马做出相应的行动,以便于更好的应对这个世界。
1、洞见,从承认无知开始
人最难的事,莫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因为一旦这样做,就代表着他要在人前展示脆弱,放下面子。
而人出于动物性生理本能,是不会把脆弱展示出来的,担心遭到攻击,同时心理上又不愿意放下面子。
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也就不能洞见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由此拉开了。
如果说,承认无知是自我洞见的开始,那自我洞见,就是人生改变的开始。
《超级演说家》里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天才童星杨心龙演说的那一段。
杨心龙从小热爱演讲,九岁时他的演讲视频被他爸传到了网上,结果他就突然火了,网友还给他取名叫“演讲帝”。
后来2011年的央视网络春晚,他应邀成为了给力团的一名评委,和其他童星一同共事。
从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他也真正经历了一把“年少成名”。但如他所说,年少成年是一把双刃剑,玩得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因为粉丝的众星捧月般的呵护,以及明星的光环加身,他也曾迷失了自己。
出名后,他回到学校瞧不起其他同学,没办法和他们好好相处,曾让等他踢球的伙伴在寒冷的冬天等他半小时。结果是,最后伙伴们都远离他,他一个朋友也没有。
好在他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他讲出了这段经历,并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向他的同学认错:“对不起,杨心龙错了。”
那一刻,所有观众为之动容,我从他们眼里读出了期待与肯定:一个勇于认错,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将来一定是大有出息的人。
演讲结束后,他的导师乐嘉对他说:自我洞见是一生的功课,你能在公众演讲中,讲出自己的成长轨迹,并当众承认自己的无知,厉害极了。
认识自己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更难,而一旦做到,人生就会开始变得不一样。
最近认真读完《人类简史》这本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有诸多发现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其中谈到一点我记忆深刻,书中讲到和东方人相比,欧洲人为何能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开启工业文明之路
很大原因就在于,西方世界愿意率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现代科学的基础就是拉丁文前缀“ignoramus-”,意思是“我们不知道”。在科学革命时期,西方的地图就留有很多的空白,因为“我们不知道”。
而东方王国的君王则正好相反,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作者在书中写到:“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真正的洞见,是有着高度的自我觉知能力,对自己的无知,对问题的反省都有深刻的洞察。洞见,从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
2、自我洞见,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层次越高的人,越能清晰的认识自己,层次越低的人,越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道德经》里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简单说就是自我洞见。
老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要做到自我洞见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在说到自我洞见的不易时,常以“目不见睫”这个成语作比喻。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观天文、识地理、看社会,惟独对眼皮上的睫毛视而不见,所以唐代诗人杜牧也发出了“睫在眼前长不见”的感叹。
由此可以悟到,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和劣势较容易,而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就如“目不见睫”一样困难了。
所以,人们要用一个“贵”字来形容自我洞见的难能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真正自我洞见的过程是痛苦的,尤其对两种人而言,一种是成长过程中受到强大外力影响的人,另一种是饱受性格缺陷折磨的人。
可是任何人一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人生高度可能就由此开始改变。
因为,第一,它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是谁,从而为探知自己一生终究想要什么打下基础;第二,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局限,从而为个性的修炼打下基础。
就好比建房子,基础打牢固了,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我深为敬仰的德国诗人海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于自身的认识,一直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海涅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商人家庭,父母希望他经商,但他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法律,于是他进入大学学习法律。
之后,他又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是诗歌,于是他果断放弃了法律,忠于自己的内心开始创作诗歌。
写诗以后,海涅开始游历,广泛接触社会,写散文札记,而他的写作也毫不容情的讽刺了德国当时的落后状态。
后来,七月革命爆发,海涅立即受到鼓舞,他离开了祖国,来到巴黎,自此他的诗歌创作也达到了最高峰。
类似的经历的有鲁迅、济慈、弗洛伊德,以及我们生活中许多优秀的人。
他们对于自我洞见的态度不屈不挠,虽然经历过痛苦的挣扎,但这挣扎的过程就是洞见自我的重要过程,并且洞见过后,迎来的将是人生的新高度。
3、人人都要学会自我洞见
说到洞见,可能会有人问,什么是洞见洞察和洞见有什么区别
多方思虑过后,我觉得这个答案比较贴切。
洞见是看清自己,而洞察是读懂他人;
洞见是基于意识,而洞察是基于热爱;
洞见是很痛苦的,而洞察是很快乐的。
最近我时常在想,为何读懂自己比看清别人更困难每个人在劝解别人的时候,都表现得像一位哲学家,但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却表现得像傻瓜一样。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原因在于人们从不愿意真正的洞见真实的自己。因为他害怕,害怕看到自己的阴暗与缺陷,害怕解剖自我与面对现实。
可以说,绝大部分人在自我洞见上面是缺失的,正因为如此,洞见自我更显难能可贵,但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去做的。
那如何自我洞见呢
第一, 自我洞见需要技术。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无知,认识自己的能力与边界,认识自己优势与软肋,认识自己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
因为很多时候,人的自我认识未必清晰,就会把问题归咎于别人身上,而事实上,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你。
第二, 自我洞见需要自律。注意随时记录自己关键时刻的心理与行动,如果你当时没有记录,仅凭后期的回忆,很难还原事实的全貌。
这种记录的耐心有时必须出于目标的驱动,即从记录的第一天开始,你就知道将来你要用到它,用它自我反省、指导行动,而且你很清楚,记录一天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抵抗诱惑坚持记录。
第三,自我洞见更需要勇气。勇敢承认并面对自己的软肋、缺陷、阴暗等。尤其是当那些根本不了解你但是喜欢你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他们喜欢的人居然是这样的啊,很可能他们会全部逃跑。这个时候你要理性对待,不能失了方寸。
因为人类的天性是,人们喜欢的其实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那个幻象,而非事实,这也是为何明星必须内心警觉,需要时刻和粉丝保持内心距离和建立神秘感的原因,因为卸妆是不美的,同样,真相也未必美。
自我洞见是一生的功课,当你开始洞见自己,你就能一步一步上升到人生的新高度,人与人真正的差距,在于自我洞见。
《巨人的方法》作者蒂姆·费里斯,也被称为“播客界的奥普拉”。他认为自己凭借这本书“驯服了那头猛兽、创造了奇迹:“没有一本书能给你所有的答案,我们要用25%的时间来发现自己,用75%的时间来创造自己。这本书是我写给自己的人生参考书,它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希望它也能改变你的生活。”
在《巨人的方法》书中,巨人们对于“你最常当作礼物送给他人的3本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对我们选择读什么书非常有帮助。
一、凯尔·梅纳德:畅销书作家、企业家。因出生时患有罕见疾病而没有前臂和小腿。他曾作为综合格斗选手荣获“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是第一位没有借助假肢而登顶乞力马扎罗山和阿空加瓜山的四肢瘫痪者。
1、弗兰克·赫伯特:《沙丘》
2、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3、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二、泰瑞·克鲁斯:在诸多领域都有出色表现。参演的《神烦警探》获得金球奖。著有自传《男子气概》。
1、《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2、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3、大卫·麦克雷尼:《聪明人的心理学》
三、纳瓦尔·拉威康特:美国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是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投资的100多家公司包括许多取得巨大成功的独角兽企业。
1、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全然的自由》
2、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3、马特·里德利所有的书
四、马特·里德利 杰出作家。他的书销量超过100万,被翻译成31种文字,集各种大奖于一身。《理性乐天派》是《巨人的方法》中各位导师最为推荐的一本书
1、詹姆斯·沃森:《双螺旋》
2、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五、蒂姆·厄本:博客Wait Why的博主,也是最受欢迎的网络作家。他的TED演讲《走进拖延症的心理世界》观看次数已超过2100万。
安·兰德:《源泉》。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4种人生。它所塑造的人物和传递的哲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安·兰德在撰写“埃隆·马斯克为什么如此成功”的长文时,《源泉》对他的影响很大。
六、小麦克·梅普尔斯:风投公司FLoodgate创始人。从2000年起,他稳居《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
1、邦妮·韦尔:《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
2、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
3、翠娜·鲍路斯:《花盼》
4、迈克尔·海厄特和丹尼尔·哈卡维:《生命向前》
5、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公子日思录
20190505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学习不好
大学同学从深圳来,老友见面,当然天南地北的聊,作为老师,肯定会聊到学习这件事。
朋友讲的她和她姐姐的事让我很有感触:她姐姐比她大两岁,两人同一年参加高考(姐姐留了两级),我朋友考上了川大,而她姐姐只上了三本。朋友说到一些生活细节,妈妈给姐姐任务的时候,姐姐拿到任务就开始干,而且一般是蛮干;而妹妹会先想想怎么干,做完之后还会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这两姐妹的做事方法恰好和她们的学习成绩事对应的,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可能比成绩好的还要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低水平勤奋,做的太多,想的太少。
苏格拉底有段话:教育并不能把灵魂中原来没有的东西灌输到灵魂中······知识是每个人灵魂中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来学习的器官就像是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
我觉得这句话很符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的,我们并不是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学会学习,于是他们自然就能“看到”知识了。
公子日思录
20190506
想当年,我也拖延过
深圳友人来,谈到工作的态度。我记得记得以前共事时,她跟我差不多,做事都喜欢拖延。这次朋友说:我现在做事都会尽可能提前完成,因为拖到最后总会有各种意外导致完不成任务。
这话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也是拖延症重度患者,很多事情不拖到最后时不做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意外来临,往往来不及做或者做的质量很差。
以前专门论述过,要想过的优雅就要自律,因为自律方可从容不迫。而拖延导致的结果就是:没做的时候心里惦记,做的时候慌里慌张,太不优雅。因此拖延这个毛病时一定要改掉的。
公子日思录
20190507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你更受领导喜欢
上周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两个同时来公司的小青年,一年后却有了不同的境遇,然后下面放了两个截图,内容都是老板让员工安排以为嘉宾的行程。甲员工就只做了老板交代的事情,老板接着问嘉宾什么时候到,酒店这类的问题,甲员工一律不清楚;而乙员工不待老板问,就已经都安排好了跟老板汇报。结果可想而知,有升职机会的时候当然是乙员工会被老板委以重任。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做的事情都是重复性劳动,交给新人呢,他们往往只能完成要求的20%,比如打印个东西,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了,结果他们交上来的东西就只是一堆纸,完全没有按顺序排列,最后朋友还的自己来整理。
前面两个例子意在表明下属力的重要性,什么叫下属力,也就是做下属的能力。做下属需要什么能力呢,好的下属不光是完成领导的任务,而且往往能超出预期的完成。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首先要知道任务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而不只是领导说什么你做什么。其实不客气的说,领导说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你要能提出更好的办法,那领导还会不用你吗?
公子日思录
20190510
在不擅长的领域怎么做
这周公司组织万米跑,运动这件事我太久没锻炼肯定是做不到很好的,这是我在跑前就明白的。
我的目标也很简单,第一是坚持跑完,第二是每公里用时都在6-7分钟。我想个两个办法,第一是不要让自己停下来,第二是不要在意被别人超越,而是只关注自己的脚下。
只要停下来了,再起步就要耗费额外的毅力,而且我知道懈怠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发生链式反应;而只关注当下让我不会心生退意,我把自己的感知都放在每一次的抬脚落脚,一旦思绪纷飞就重新拉回来,如冥想一般,我知道如果我总是想着前面无尽的路那很容易就丧气。
最终我坚持下来,并且成绩也让我自己很满意。
我是怎么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做到比较好的呢?我想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制定了合适的目标与执行方案。
公子日思录
20190511
早起勾当自家事
韩维晚年声色美酒以自娱,苏东坡就给他讲了个故事:
有个老人临别之际,儿子们让他留个遗言吧。他说“只且第一五更起”,为什么呢?“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日出之后,欲勾当则不可矣。”“所谓自家事,是死时将得去者。”
苏东坡认为人到老年也不应该放任自流,他认为早起可以做自家事,什么是自家事呢,就是你死了还能被你带走的,那当然就不包括财富权势声色美酒了。这些应该是日出之后应该做的。
以我的理解,早起应该做的是学习,是自我提升,这才是“死者将得去者”。老人尚且需要勾当自家事,作为年轻人,更不能醉生梦死了。
公子日思录
20190513
失恋的人不听情歌
每个失恋的人都曾经单曲循环过,觉得歌里说的都是自己,往往听着听着就泪目了。
我经常会在朋友失恋的时候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安慰,如张爱玲所说,治愈失恋的,是“时间”和“新欢”。
失恋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同时也是一件让人坚强的事。不知道有一天我们会不会百炼成钢,心坚如铁,不知道那时的我们还是否怀念那个在被子里哭着听歌的人。
公子日思录
20190523
左右互搏修炼指南
金庸的世界里有一种很神奇的武功,叫做左右互搏。左右互搏是周伯通关在桃花岛想出来的,后来这套武功郭靖和小龙女学会了,反而是机敏的杨过和黄蓉没有学会。
左右互搏的入门就是一手画圆一手画方,我们自己试一试就回发现这是蛮难的,两头兼顾非常不易,这和聪不聪明没有关系。
郭靖和小龙女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他们不够聪明。因为不够聪明所以他们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心无旁骛,这就是左右互搏的精髓。
公子日思录
20190524
婚姻
婚姻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似乎人天生就该结婚,两年之前我就对这事儿不很同意,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背后应该有更深刻的理由。最近刚好在看《第三种黑猩猩》,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挺具有颠覆性。
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缔约,目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圣,只是为了更好的抚育后代。大部分的动物幼崽在出生后就能开始捕猎了,但人类是个例外,直立行走和脑容量增大导致人类婴儿不能带母体内呆足够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都是早产儿。人类婴儿会有很长时间需要照顾,如果只靠母亲是不够的,但是怎么才能让父亲也愿意抚养幼儿呢?男性必须要确保幼儿是自己的后代才会愿意抚养孩子,婚姻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女方承诺忠于男方,男方负责幼儿的抚养。
加入婚姻确如作者所说,那么今天的婚姻基础已经不再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确实也不一样了:婚姻是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携手,所以是宁缺毋滥的,如果暂时没有,那就不妨再等等看。
公子日思录
20190525
20小时学会一种技能
前两天看了TED上的一个视频:如何通过20小时学会一个技能。
几年前第一次听说“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时候,觉得太强大了,后来发现随着学习方法的精进,学习时间可以被压缩很多。但是我们经常有一个困难:一件事学习了很久都不得其门而入。
我觉得是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前期准备不足,中期专注度不够,后期巩固不够。
在学习这项技能之前,有没有去了解过这项技能的基本情况,行业内高手的学习建议,哪些途径可以找到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没有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技能的时候,是否使用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是否定期进行复盘。
基本掌握一项技能之后,是否会进行巩固,巩固的周期是多少,方法是什么。
公子日思录
20190526
工具的选择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法,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如果想要既省力有改变力的方向,那可以使用滑轮组。但是能量守恒原则限制了:省力的同时不能省距离,二者不可得兼。
所以当我们选择某个工具来达成某个目的时,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求有个完美的工具达到所有方面的便捷。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是放弃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方面,选择我们更关注的方面。比如省力杠杆,省力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忍受多出来的那部分距离。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你明白自己要什么,更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
公子日思录
20190527
永生是否可能
永生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古代帝王求长生的太多了,当然最后都死的比较早,我们现在都知道长生不老就是幻想,但近两年永生这个词被提及很多。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论述未来永生给人来带来的变化。为什么现在永生成为话题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医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平均寿命一直在增加;而是生物手段的发展使人类在未来可能破解生命的秘密,找到长生之路,比如身体克隆。
人类能否永生这也说不好,不过今天正好在看《第三种黑猩猩》,里面对人的老化和死亡的推理我觉得是可以参考的:人类的身体并不是所有机器的最好状态,而是整体的最好状态,就好像我们不会给一辆奔驰装上一个廉价的发动机一样,所以我们的老化也不是某种单一因素的问题,而是全方位的老化;而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是想要找到一个关键因素然后就能让人长生了,如果人体真的有一个“寿命基因”的话。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的技术只是停留在修理层次,几乎是无法实现寿命的持续增长乃至永生的。
公子日思录
20190528
线性思维
昨天对永生这个话题谈了些看法,虽然永生很多人还是存疑的,但我们这代人的寿命能稳定到100岁,这是很多人都相信的,还有一本书叫《百岁人生》,专门讲怎么过好100岁的人生。关于寿命的猜想,其根基之一就是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寿命一直在持续增长,而这种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我们这代人就能活到100岁,甚至更长。
这个推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是线性的,我们相信过去发生的在将来也会继续发生,如果世界真是这样运行,那我们只要看那只股票在涨就买好了,一定不会亏的,而这不就是很多投资亏损的问题吗:追涨杀跌的本质就是这种线性思维。
要打破线性思维也简单,思考三个问题:产生这个事件的提前是什么?什么改变会导致提前不再成立?这种改变会发生吗,已经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
公子日思录
20190529
不畏惧的勇气
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大概是一次演讲之类的活动,本来就特别紧张,一直磕磕绊绊,果然中间完全卡壳了,就冷场在那,特尴尬。
我现在也忘了当时到底是什么感受了,单估计是难受的要死,觉得这是自己最丢脸的时候了。但其实这件事比我想的小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今天突然脑中闪念,可能这事儿都不会被我想起,甚至当时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因为其实除了自己没多少人真那么在意你。
我们的大部分畏惧都来自担心别人的看法,但这恰恰是最不应该担心的,因为你不是主角,没人那么在意你。所以你如果真的去做了就发现,原因也不过如此,比你的想象更简单。
公子日思录
20190530
“好”、“好吧”与“好哒”
大家现在用微信聊天比较多,尽管大部分时候我们用的是文字,但文字背后的语气其实观者是能感知的。
比如,我们说“好”“好吧”“好哒”,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都是同意。但是语气是截然不同的,“好”非常简洁,语气是偏严肃的,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同意;“好吧”传达出一种无奈,无可奈何之下的同意;“好哒”带点可爱,是一种欢喜的同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嗯”和“嗯嗯”,“哈哈”“呵呵”“嘿嘿”和“嘻嘻”,我们现在天然就能区分这里面的不同,但是你在发微信的时候,是不是也注意到这个不同了呢,还是说,你的目的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情绪。
公子日思录
20190531
老实的男人
吴军在《见识》里对女生提出了一点建议:没有老实和不老实的男人,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男人。
如果认为老实的男人可靠那就错了,老实可能只是没有机会。
“对你好”也常常让人误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行动上对你好,第二还要有这个能力。
嘴上说的好不算,要体现在行动上,吴军老师有个观点: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于子女和父母的,所以对方应该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能力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值得仅仅是金钱上的,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和你价值观共鸣的能力,否则的话,他以他的标准对你好,但对你来说这一点都不好,那就不算真的好。
在这个时代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直击本质的思考能力,从而成为《教父》里所说的“一秒就能看透问题本质的人”。
可是,想要一秒就能看透本质,谈何容易?
最起码,你得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得知道“本质”是什么?在“思考本质”中,你思考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阶段:你得去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具体方法。
第三阶段:你得不断实践练习,并最终将其内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能力。
上面说的每个阶段,都不容易,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你得知道本质是什么?你得知道,在“思考本质”中,你思考的到底是什么?
不然,你的思考又该从何谈起呢?
一、本质思考三件事
先来看以下三段话:
第一段:《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刘润在他的《新零售》一书中写道:“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更高的零售。”
第二段:哲学家王东岳曾说:“孔子之所以有‘天下观’,本质上是因为中国很早就是大一统的国家了。”
第三段话:之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视频演讲时说,中国企业界和政治界的改革人士,虽然在推动改革和发展上做了很多贡献,但也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对千变万化的形势跟得比较紧,对背后的基本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而这种浅尝辄止带来的问题是:“对于本质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就事论事。”
你看,在这三段话中,“本质”一词分别出现了一次。
但若细细读来,你就会发现,它们并不一样,它们代表的并不是同一个意思。
在第一段话中,的“本质”说的是:新零售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换句话说,这里的“本质”一词回答的是“什么是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这一问题。
在第二段话中,“本质”说的是:导致“孔子具有天下观”的根源是什么?换句话说,这里的“本质”一词回答的是“这件事发生的根源是什么?”,也就是“让它发生的那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三段话中,“本质”说的是:要去思考千变万化的形势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基本的、不变的东西。因此,这里的“本质”一词回答的是“这个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这一问题。
在这里,虽然用的都是同一个词“本质”,但它代表的含义却并不相同。
一个是在说事物的根本属性,一个是在说导致问题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还有一个是在说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底层逻辑。
但若仔细想想,这三者又有相通之处:不论是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对万事万物的“根本性”进行的探索和追寻,是对它为何存在,以及之所以成为“它”的深度思考。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本质”?一秒看透本质,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直击本质》这本书里,我把“本质”概括为了三件事,那就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基于以上分析,我就为本质思考下了一个定义:本质思考,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根本属性,看透问题根源,看懂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接下来,我将逐一解释。
二、本质思考第一层:
事物的根本属性
很久以前,因为工作需要,我看过很多关于战略的书,书里教了很多制订战略的方法,五花八门,但我感觉始终都没抓住战略的根本,也想不透战略的关键。
等实际运用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总结好的方法总是无法套用到现实中,于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我始终都没理解“战略”的根本属性。
到底什么才是战略的根本属性?是写出一堆计划就叫战略?还是定个目标就叫战略?是想出一个愿景就叫战略?还是提出一个使命就叫战略?
都不是,战略的根本属性是“选择”,而好战略就代表着“好的选择”。
所以,在不了解“战略”根本属性的时候,我区分不出战略和目标的区别,无法制订出好的战略,也说不出来为什么有的战略好,而有的战略差。
而这,就是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一件事物的根本属性的原因所在。
如果不了解事物的根本属性,我们就无法回答“是什么”这个问题;
不明白“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法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
回答不了“为什么”和“怎么办”,我们自然也就无法解决问题,无法判断趋势。
因此,当我们在学一样东西、理解一个事物、论述一个理论、解决一个问题、判断一个趋势的时候,都得先从思考事物的根本属性入手。
深入思考事物的根本属性,可以说是我们思考每一个重大问题的“最初起点”。
可是,到底什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呢?
一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可以等同于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它的那个根本原因。
比如,我们一旦知道了凳子的本质是一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东西,那么就会知道一个金属制作的可以坐下来休息的东西也是凳子,一个冰块制作的可以坐下来休息的东西也是凳子。
那么接下来,你可能会问:我要怎样才能知道,我已经找到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呢?
当你能够做到以下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时,你就找到了事物的根本属性:
给出清晰的定义
打出精妙的比方
1什么是“给出清晰的定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因为想要给“人”下个定义,还闹过一个笑话。
他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
于是,哲学家第欧根尼就拎了一只被拔了毛的鸡过来,看着柏拉图说道:“这就是你说的人”。
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可它竟然是出自于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柏拉图。
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柏拉图并未找到“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也就无法给“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可后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做到了,他给“人”下了一个定义,言简意赅、直接本质,那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
这就是清晰的定义,当你能够给出清晰定义的时候,你就等于是理解了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打出精妙的比方”?
能够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意味着,你能将一个抽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生活工作中常见事物的根本属性划上等号。这时,你才可能打出一个精妙的比方。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打过一个非常精妙的比方,他说:“恐怖分子就像是一只想摧毁瓷器店的苍蝇,但它自身没那么大的力量,于是它就钻进公牛的耳朵里,让公牛发疯,然后冲进瓷器店。”
在这个比方中,赫拉利将恐怖分子比作了“想要摧毁瓷器店的苍蝇”,这一比方十分精妙,而它精妙的原因就在于他看透了恐怖分子的根本属性——单薄的自身能力,以及十分庞大的目标。
那是不是说:只要打出一个比方,就说明我们已具备了本质思考的能力呢?
并非如此。
打比方,是在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之间架起的沟通桥梁,也许准确,也许不准确;而精妙的比方,则是在不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之间架起的沟通桥梁。
所以,只有打出精妙的比方才是本质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
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作者写道:
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的内心并没有一个能够决定自己行为的“最高决策人”。相反,真正的自我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意。甚至,有时候各个部分间的意见还彼此冲突。
在自我的各个组成部分里,有一部分是我们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另一部分则是理性的思考以及理性的要求。
不知你读这段话时是怎样一种感受,是不是觉得作者描述的这两部分有些复杂,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明白。
的确如此,所以,作者后来就打了一个十分精妙的比方:
它们的关系就像大象与骑象人。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骑象人只是大象的顾问。当大象和骑象人的意见相同,或者大象没有自己的欲望时,骑象人才能指挥得动大象;而当大象真的想要做什么时,骑象人根本斗不过它。
通过这样一个比方,你是不是立刻就明白了?原来,我们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就像大象,而理性的部分就像骑象人。
所以,当我们毫无觉察地追随内心的自动化系统时,理性根本就无能为力。大多数时候,我们究竟该向右走还是向左走,到底该做出怎样的决定,其实都是由这头大象所决定的,而理性只是那个偶尔才会发挥作用的骑象人。
多么精妙的比方!
所以,是否给出清晰的定义,以及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是判断你是否已能说出事物根本属性的黄金标准。
三、本质思考第二层:
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几百年前的航海时代,远航的船员经常受到坏血病的困扰。
出海时间一长,船员的牙龈和皮肤就开始出血,皮肤变得苍白,眼窝下陷,接着就是牙齿脱落,最后可能导致死亡。有人估算,从1500年到1800年这300年间,可怕的坏血病一共杀死了300万名船员。
当时的人都不知道坏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人们通过直觉判断,这一疾病大概是与饮食有关,是营养不良所致。因为它只发生在远航的船员身上,而海上又缺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直到1747年,由于一个纯粹的偶然,苏格兰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发现吃柑橘能治坏血病。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柑橘和柠檬的确对治疗坏血病有效果。
于是,英国人就发明了把柠檬汁混在莱姆酒里长期保存的方法。于是在19世纪早期的时候,英国海军就彻底告别了坏血病。
这一偶然发现,让英国海军解决了坏血病的问题。于是就再也没人去思考为什么柑橘和柠檬能治坏血病这个问题了。
谁知,一百年后,坏血病再次缠上了英国船队。
船队原本给船员配备的都是西班牙柠檬,但后来因为有了一种更便宜的西印度柠檬,酸度和西班牙柠檬一样。于是船队就改成了配备西印度柠檬。
再后来,为了防止柠檬坏掉,船队就把柠檬榨成了汁,再把柠檬汁煮熟了才带上船。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发现这两种柠檬,不论是柠檬,还是柠檬汁,其酸度都是一样的。
谁知,这一改变造成了大规模的坏血病。
随船医生无法理解这一现象,他们认为,既然同样是酸的柠檬汁,就应该都能预防坏血病,可为什么坏血病却会卷土重来?
一直到1930年,这个问题才终于得以解决。
那时,匈牙利的科学家圣捷尔吉·阿尔伯特成功分离出了维生素C,人们才如梦初醒。原来,对坏血病起作用的不是柑橘和柠檬,也不是它们的酸味,而是它们里面的维生素C。
那么现在,你就可以回答为什么西印度柠檬煮熟的果汁无法抵御坏血病了。
因为西印度柠檬里所含的维生素C只有西班牙柠檬的1/4,而且其实不论多少,只要将柠檬汁煮熟,里边仅存的维生素C也就被彻底地破坏了,坏血病自然就会卷土重来。
可见,只有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问题根源的思考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因为,只有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我们才能在下一次类似问题出现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给咨询者做一对一教练辅导时,我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遭遇了工作上的挫折后(比如被老板开掉、被同事排挤,或遭遇被分手),不少咨询者都会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全部归到自己一个人的身上。
他们会说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太差劲,自己不努力,自己不够好。于是,他们就一直钻在这个牛角尖里无法自拔、持续痛苦,认为自己再也不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找到一个好的恋人,也永远无法获得幸福与成功。
这就是对问题根源作出的错误解释,而这种错误解释直接导致了他们错误的思考方式,这种错误的思考方式又让他们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所以,他们始终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那么,对这些问题根源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个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一种原因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比如,植物的叶子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日光、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复合性原因。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的,都要考虑其多样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准确地看到问题背后的复杂原因,从而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种思考的方法也能让你在不断精进的同时,拥有深刻的洞察力与成熟的心智。
可以说,在进行本质思考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问题根源的多样性,就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像是农作物长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水分不足,可能是肥料太多,也可能是病虫害等。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问题根源的多样性,只注意其中的一种原因,比如,只注意施加肥料,那就必然会导致减产的后果。
因此,在对问题根源进行本质思考的时候,不仅要思考表层原因,还要思考深层原因;不仅要思考单一原因,还要思考复合性原因。
四、本质思考第三层: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什么是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滥了,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它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这就导致了,大家在使用这个词的很多时候,做出的都是错误的诠释与运用。
但其实,底层逻辑是一个具有极大能量的词。
比如:在商业中,就存在着一个深层的、运用广泛的逻辑,那就是商业存在的理由是消费者获益。这个逻辑说的是什么呢?
它说的是,一个商业能够存在的理由,就是购买这个商品的人能够从中获益,不论这个商业是卖袜子的,还是卖课程的。
所以,如果买了袜子无法保暖,或一穿就破,买了课程无法学到东西,生活没有改变,那么这个商业本身就是缺少价值的,不论它所做的宣传是怎样的花里胡哨,时间久了,它也一定会走向消亡。
这一点,就是存在于所有商业背后的更深层、运用更广泛的逻辑。
当年,中国的团购网站都是从模仿美国第一家团购网站Groupon开始创业的。Groupon的理念是商家第一,消费者第二,因此它的毛利可以高达40%。
然而,后来的美团CEO王兴却认为,Groupon的理念与策略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商业的本质相违背,也就是与刚才我们说的这条逻辑完全背道而驰。
于是,王兴开始反其道而行,将美团的策略确定为: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
因为毛利很低,所以就需要大量消费者购买才能维持这一模式,同时还需要非常精细化的管理。秉持这个策略和模式,对美团来说走过了非常不容易的路。
但是,也正是因为对于这一逻辑的信仰和追随,王兴和美团最终成为了“百团大战”的赢家。
这种隐藏在一系列现象或方法论背后的、更深层的、运用更广泛的逻辑,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底层逻辑。
《原则》一书的作者、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说:“所有一切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他在这里所说的“深藏其中的原则”,以及“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代表的也正是我所说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其背后却常常有着如同“看不见的手”一般的道理、逻辑、原则和因果关系在指挥和主导着,而这些“看不见的手”就是“底层逻辑”。
换句话说,底层逻辑就是万千“术”后的那个“道”,也是万千现象背后的那个底层规律。
说白了,底层逻辑就是不同现象、不同方法论背后的共通之处,是变化背后的不变之处,是那些方法论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如果底层逻辑错了,与此相关的方法论也就没用了。
同理,如果你掌握了一个底层逻辑,也就等于是掌握了很多个方法论,因为你可以通过演绎加创新的方法,从中幻化出很多的方法论。
当然,底层逻辑也是有层次的,如果你能掌握更底层的底层逻辑,自然会很厉害。而如果你掌握的只是较浅层的底层逻辑,那么你对它的迁移运用就会受到限制,会很狭窄。
以上,就是思考本质所说的三件事,当你能将这三件事的思考方法全部学会的时候,就等于是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而这时,你就拥有了直击本质的思考力。
今日赞哥分享了《人类简史》,赞哥说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并且还会再次反复进行阅读,我将这称之分阅读偏好,比如我们群里的女同学对这本书就很无感,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我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我对《人类简史》和作者的解读。
这是一部在2017年大卖的畅销书,我对于《人类简史》和作者的最深刻的认知来自于杭州举办“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论坛”时邀请作者的出场费,四十五分钟的演讲竟然高达八十万人民币,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呀,国内还没有一个人有这么高的出场价。我常常用“知识就是财富”来作为这场论坛的主题,但其实再回观作者的全程演讲,就其分享的内容来说,与这出场价并不匹配。当时的人工智能处于停滞阶段,大家都在感慨政府光会炒概念,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发展当时是陷入迷茫阶段的。作者的演讲中并不涉及到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只是告诉我们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到2070年之前都不可能取代人类,原因就是在这阶段之内,人工智能无法感知人类的意识。但就人工智能今后如何发展,当今的现状等等作者其实并未熟知,反而是我们帅气的浙大校长潘云鹤对人工智能的解读有实质性的内容。
《纽约客》有一篇关于赫拉利的长篇报道,使用了完全写实的手法,只是描写和叙述,几乎不加评论。文章讲了赫拉利从年少求学到成为世界名人的过程,讲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风格,他对冥想的爱好,他作为同性恋者的感情经历,这些都算正常。但这篇报道中最强烈的信息是,赫拉利现在是一个思想商人。赫拉利在以色列有个公司,雇佣了十二个人,专门负责推广他的书并且形成周边产品。
《人类简史》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这是一本非常犀利的书。赫拉利提出智人的超能力是想象虚构的东西,说农业革命对人的幸福而言是个错误,说小麦驯化了人类,这些思想都引起过争议。在《未来简史》里,赫拉利担心人工智能会夺走人的工作,猜想未来世界会有很多无用之人,“神人”会取代我们智人,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说法。那现在赫拉利有没有什么新的、能让思想震荡的说法呢?没有了。赫拉利的第三本书,《今日简史》,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你要问赫拉利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三件事儿:核武器、生态环境和技术—— 这不是老生常谈吗?赫拉利已经从学者变成了品牌,这意味着他不仅要为自己、要为思想负责,而且还要为很多人负责。如果你要为人负责,你就会变得没意思。
杨同学就这本书作了四个角度的解读,其中有一个角度与上述我说的赫拉利变得越来越没意思是有一定关联的。杨同学说现在很多人只去看一本书,一部**、或者一个事件的观点,却忽略或者完全不去想这个观点后面的许多东西。我们现代人会越来越被自己的“立场”所束缚。
普通人 —— 比如中国网民 —— 喜欢表达立场。比如说最近中国运动员孙杨被禁赛八年这个事件,有的人一听就立即表态支持孙杨:孙杨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中国人要支持中国人。立场表达让他有了存在感,他也许会为了表达立场而去寻找一点论据,但是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观点有没有技术含量。
而普通人的立场又很容易改变。等到事件的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他发现原来当事人居然做出那样的事情,那我肯定反对他:我是聪明的好人,聪明的好人不跟愚蠢的人站一起。他的立场经常反转。
如果你把立场比喻成爱情,普通网友的爱情是浅薄的。他们动不动就表白,可以对任何人表白,但是也只有表白。而大人物,把立场视为婚姻。他们会用各种科学有力的观点去经营自己的立场。他们哪怕在内心对某个议题倾向于某个立场,也绝不会轻易表达出来:因为离婚的代价太大了。
而关于作者对未来的担忧这一部分,大大的解读则是认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放大这部分担忧,并且上升到道的层面,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角度更进一步解读了人类与未来。赞哥也从作者的人类关怀角度提出了谦卑、感恩与静思。提出了人类是否有快乐,如何获得快乐,要向内求。这让我想到了伊壁鸠鲁学派的主张,学派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快乐。
不过,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肉体的快感,而是指一种明智、清醒和道德的生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是“没有痛苦”和“感受到幸福”。
伊壁鸠鲁把快乐分成两类。一种是动态的快乐,它会不断地变化。比如你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累了休息,困了睡觉,在这些活动中你都会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事情一过,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另一种则是静态的快乐,更加长久。比如你每天能够吃饱饭,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很幸福,即使你现在并不是正在吃饭,但这种快乐还是存在的。
伊壁鸠鲁认为,人本能地会把动态的、暂时的快感放在前面,但最终幸福需要靠拥有持久的快乐。也有人把动态的快乐理解成感官的快乐,静态的快乐理解成精神的快乐,这也不无道理。
今天有些人一想到快乐,就会想到狂热无节制的生活,然后冠之以伊壁鸠鲁派的名义,这是对伊壁鸠鲁思想的曲解,可以说是与他的主张背道而驰。伊壁鸠鲁坚持认为,人只有过一种理性、清醒和道德的生活,才能远离痛苦,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愉悦的生活不能通过一连串的喝彩和狂欢来而取得,也不可能通过男女之欢、或者鲜美的鱼和其他昂贵食物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清醒的思维来获得。”
因此,最大化快乐、最小化痛苦的具体办法就是,在你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只想着能得到的快感,还要理性地想一想是否会招来痛苦、会招来多少痛苦。
自从《人类简史》这本书在2012年出版以后,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在公共场合所做的演讲,都或多或少会去引用这本书上的部分观点,也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称呼自己为人类,而改称为“智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在这本《人类简史》的第一章认知革命中,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在几万年以前,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是有近亲的。智人只是远古人类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中的一种。最早的人类大约从250万年前在非洲开始演化,随着人口的爆发,部分人从非洲大陆迁徙了出去。然后经过迁徙的方向不同,以及继续的演化后,大约200万年前在欧亚大陆极寒之地出现了“尼安德特人”,在东亚出现了“直立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北京猿人。还有适宜热带环境的印度尼西亚的“梭罗人”,“佛洛勒斯人”等等,也就是说在大约200万年之前,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人种。当然,这里的人种说的不仅仅是黄、白、黑等肤色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人种那么简单。
所谓的人种的不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生殖隔离。做一个简单的比喻,马和驴交配所生出来的骡子,骡子因为没有产道就无法进行生育,繁殖从骡子这就断了。所以,马和驴就是属于马科属中的不同种类。还有猫科动物中的各种老虎、猫、豹子、狮子等,鸟科禽类中的老鹰、麻雀、乌鸦、海鸥、等各种鸟,它们都不孤单,它们都有同科目不同种的近亲。说来悲哀,纵观整个地球上,你会发现只有人是没有“近亲”的,因为他们都被灭绝了,被谁?这还用说,当然是我们智人了。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一个叫严复的福建人作为大清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回国后,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翻译的非常好,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物尽天择、适者生存!”我们智人在那个上古的莽荒时代里,虽然不是最强的,但智人是最合适生存下来的人。
据很多书里所表述的,尼安德特人就曾经几度击败过我们智人,因为尼安德特人的身体极度强壮,不仅抗寒,而且他们在狩猎的时候,已经开始在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但是,智人在继续进化中,尔尼安德特人却一直是“不思进取”。他们由于自身条件过硬,经常是单独行动,在对抗外敌时也难以组织起更多人。可智人不同,智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会知道要集结起来。所以,若干年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大战,智人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彻底的灭绝了尼安德特人。其他的人种更不是智人的对手,相继都被我们智人所消灭了。
所以,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强的人,而是最能够根据环境而不断改变自身的人。
智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原因在于在智人集团发生了一场“认知革命。”认知革命首先大家要有一个身份认同的概念,就是我们是同一个人种,跟其他人种是不同的。然后,就是我们智人学会了编造故事。比如一个远古智人在打猎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尼安德特人的领地,被尼安德特人给揍的不轻。回来后,这个智人就开始讲自己如何被揍了,这期中肯定会添油加醋,说尼安德特人怎么蛮横不讲道理了,怎么看轻了我们智人了,等等,以此来激发人类身份认同后所产生的愤懑情绪。这时智人群体因为那个被揍的智人所编造的故事集结起来,他们要去找尼安德特人讨要一个说法,尼安德特人又比较的轴,仗着自己的强大根本不把智人放在眼里。所以,矛盾就难免发生了,之间的战争也就来临了。
其他人种被消灭后,我们智人又创立了图腾、宗教文化。人们因为相信同一个图腾、同一个宗教文化而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渐渐地就形成了部落文明,以及后来的国家的概念。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演化的过程也跟着不同。从东方的封建制到西方农奴制,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现在,全世界的国家又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理念,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哪怕原来本是一个国家,甚至由于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被分成了两个彼此仇恨的国家,就像韩国和朝鲜一样。
资本主义的形成最开始是因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然后,马克思又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定义资本家是指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可我们现代人对资本家的定义应当是:以资本运作为业,本身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时雇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拥有剩余价值的人。所以,在马克思眼里,他所认为的资本家就是没有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而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眼里,资本家只是改变了剥削的方式,让资本的掠夺变得更加的温和了一些而已。
但是,世间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你可以不相信,可也别忘了,存在即合理。万恶的资本主义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发展经济方面,它非常的实用。我们现在虽然仍然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而分成了两大阵营,但随着在“世界经济共同体”以及“全球帝国”演进的趋势下,两者正在取长补短,互相融合。
一匹没有驯服的野马,虽然威力很大,但却因为缺乏方向免不了吃亏或者陷入灾难。一头日夜耕耘的毛驴虽然方向明确却毫无生机和进步。所以一匹好骑手驾驭的骏马才是最好的搭配。国家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否则市场就成了一匹随时会崩溃的野马,虽然增长快风险也极大。也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成了一头毛驴,毫无创新和进步。最好是给予适当的方向性引导,才能不断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资本驱动个体利益最大化,政治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对抗与平衡。
经济必然需要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合理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这里。当我们在谈论西方所谓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时,往往会忽略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家都是有原罪的,在市场规律当中,完全自由的市场会放大资本家的原罪,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美国从反垄断开始,其实也在探索这样一条管控与开放互相平衡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特色经济制度的关系非常大。
当然,经济的发展一切都必需是,在人类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有十足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所以,连接经济发展的这条链条是非常脆弱的。如中途丧失掉了信心,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停滞不前,还将会倒退,甚至整个经济体会崩溃。
我们都知道,一般历史书的写作分两种,一种是编年体,另一种是传记体。编年体按照公元纪年,交代时代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传记体则是通过写在某个历史节点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某个人的生平记事,来书写时代的变迁。可是这本《人类简史》的写作方式却不是这样的,书中没有对构成世界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事件或现象的系统叙述和解说,也没有具体去写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尤瓦尔·赫拉利接受采访时,他自己也说过,书中的历史跨度非常大,但是他没有按照传统的历史书那样去写,如果那样写这本书的体量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薄了。所以,他写的时候抛出了一个问题后,就让这个问题自己延续下去,不管它延续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还是心理学等等学科,到了哪他就用那个学科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作者特地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做”了许多中国古代历史和名人的例子,不仅如此,他还在基于各国历史不同的基础上,给各国的版本也都下过同样的功夫。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看到的这本书大体都是一样,但书中会选取一部分该国的历史作为例证。足见作者储存的知识量有多么强大。好看、通透,这也是这本书能够畅销世界的原因。
当然,人红是非多,谁也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这本书也一样,有人认为太过通俗,有人觉得书中的观点没有解析的透彻、蜻蜓点水就过去了。还有看过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后,觉得尤瓦尔·赫拉利的这本《人类简史》因直接从中引用了很多观点。所以,有人说《人类简史》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缩写版。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听看过的人说这本书写的比较生涩、偏学术,没有《人类简史》那样做一个化繁为简的处理。
所以,下次看完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后,我会再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将两者做一个对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