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简史》说信任是人类基石?

为什么《人类简史》说信任是人类基石?,第1张

这几天一则TVC在网上刷屏,标题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支视频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视频描绘了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冷漠、猜忌、防范的场景,比如快递小哥剐蹭了汽车充满离去,大妈倒地路人促足围观却无人上前,家长接孩子放学时看到她在幼儿园哭泣……每个场景,我们都在新闻中或者生活中似曾相识,会往坏了想。

“流言和谣言让每一个陌生人的容颜,显得居心叵测。”视频中的每一个画面,我们在生活中都随处可见,这样的冷漠、猜忌、防范,出现在全世界每个城市每个人的脸上,包括我们自己。

随着TVC的传播,“信任”这个老掉牙的话题,也再次在互联网上被热议。对于TVC中描绘的场景,我感同身受,这是一个大妈倒地,人们去扶起来都不得不思忖再三的时代,陌生人甚至熟人间的信任已变得越来越昂贵。我去日本旅行时偶尔看到的“无人售卖点”,售卖矿泉水等商品,用户付费全凭自觉,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城市,很难想象。

好在后来这个TVC剧情出现了反转:剐蹭了小车“逃离”的外卖小哥送完外卖主动回来给车主赔钱,倒地的阿姨也得到路人的帮助,纹身大汉借手机打电话也没有就此离去……社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冷漠,也不是每个陌生人都那么无情。

信任危机,依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信任变得艰难是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世风日下吗?原因不只是这么简单。

为什么信任危机爆发?

有人认为,信任危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习惯了叫外卖,看网剧,住小区,出行要么一个人封闭的汽车里,要么在地铁上低头玩手机。人们越来越少跟人面对面交流,反而是在社交网络上相谈甚欢。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已完全建立在基于各种虚拟信息想象的基础上,进而对陌生人的印象出现了偏差,总像刺猬一样不让人碰触,如无必要,不跟陌生人说话。

有调研结果表明,一个人在旅行这样的陌生环境中,会比在熟悉的环境更容易放下铠甲,与陌生人坦诚相待,因为他们面对面交流,对陌生人建立了认知,环境反而不再是枷锁。

对于上述观点我部分认同,不过,我也认为不只是这么简单。出现信任变得越来越难的现象,不排除有“南京法官”案的审判结果作出的不好示范,从根源上看,更多还是因为中国正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与信息化大潮交织在一起,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在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时代,一个人一生能接触的陌生人,恐怕都不如现代人一天能接触到的陌生人。

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出现,让“六度人脉”概念普及开来,简单地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比如我和特朗普之间,最多只要通过6层关系就能建立联系。看似连接更加简单,不过一个人一生要面临的社交复杂度,也出现指数级增长,人类出于本能自卫考虑,就有了更深的防范心理。

互联网时代,任何不好的事情都会通过互联网快速放大,正如TVC所展示的那样,负面、流言和谣言也通过互联网四处传播,不断地刺激着人类的神经,不断地告诉人们世界上坏人很多,正如前段时间空姐遇难后,网络上流行的“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的论调一样。人类对他人的信任、也让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不断降至冰点。

信任是社会存在的基石

不过,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信任才是社会存在的基石。

这里我想分享一本书的观点。《人类简史》深刻剖析了人类一路走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不少观点让人拍案叫绝,也得到包括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微信之父”张小龙等大佬的力荐。在这本书中,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秘诀在于人类能够创造并相信某些虚构的故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象能力,人类可以不断突破人数的限制,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建立城市、国家、公司、宗教,建立必要的社会连接。

创造想象很重要,“相信”同样很重要,特别是相信他人。正如马云所说,相信是一种能力。没有信任,就不会有宗教;没有信任,就不会有政府;没有信任,就不会有货币。国家、法律、宗教、金钱、公司、商业,现代人类社会的活动,本质上就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商业故事,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也是基于信任。

当我们对陌生人不再信任时,更应该回归本源,意识到信任才是我们能够存在,能够协作,能够强大的基础,前文提到的TVC最后一段话可谓掷地有声: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怀疑,有时候我们会犹豫,但我们相信,世界每一天都会变得更好一点,因为心里有个声音,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

整个视频看完让人颇有感触,我们在钢筋混凝土中待得太久,以至于忘记人类为什么出发,世界本来就很美好,如果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友善、诚信和信任,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现代社会如何重建信任?

信任变得昂贵,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正在变得日益重要。阿里能够一骑绝尘在于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易信任体系;百度一度成为最大的广告平台是因为用户信任搜索结果;用户愿意将钱存到银行也是因为对其绝对信任。简单地说,这些平台都形成品牌,进而让用户信任。

跟宗教、法律、金钱、公司一样,品牌的基础是信任,品牌的价值也是建立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信任。不论是几个字母,一只动物,或者抽象的符号,品牌的LOGO都能让人与产品、服务、文化、理念、口号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品牌,不是做一个LOGO,喊一句口号就能实现,而是给消费者提供卓越的商品和服务的日积月累,“建立一个品牌需要二十年,毁掉一个品牌只需要一分钟。”因为品牌的基础就是信任,而信任的建立不容易,要毁掉却也不难。

引发刷频的TVC来自于民生信用卡,不过视频中没有出现民生信用卡的任何元素,只是在末尾,短暂出现了一下“信任长在”的Slogan。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信任的好故事。

正如《人类简史》所言,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品牌,同样需要通过好的故事来传递自己的理念,特别是金融业务,信任更是基石。

《人类简史》作者就认为,钱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得最成功的故事,因为“这是唯一的一个人人都相信的故事,不是每个人都信上帝,不是每个人都信国家,不是每个人都信人权,但是每个人都相信钱。”钱不是黄金,不是纸,而是信任,它是人类之间最好、最高效的互信机制。金融,正是一个只跟钱打交道的行业。

而作为“钱”的载体的信用卡,总是出现在消费付款这样的场合,它要信任消费者才敢于给消费者额度,反过来,正如信任的中文释义:“相信并加以任”,信用卡要让用户安心使用就要建立信任关系,因此信任是信用卡的最核心价值,民生信用卡显然深晓此理。

民生信用卡于2005年6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行,马上就满13周岁,其经营机构已辐射全国百余城市,收入利润等业绩指标逐年稳步攀升,实现了服务质量、业务效益和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步提高。民生信用卡大获成功,正是因为本着对信任的理解,做着让用户信任的事情,不论是安全保障、用户体验还是场景扩展,民生信用卡一直坚持做“懂你的信用卡”,在给消费者提供安心、实惠、便捷的用卡体验,此时此刻发布“信任长在”的品牌理念就体现出对信任新的思考和新的承诺。

在信任危机爆发后,重建信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企业要履行重要责任,从自己做起,诚信经营让用户信任形成标杆,只要每一家企业都能让用户信任,想必对重建相互信任的社会风气将大有裨益,或许这也是民生信用卡要通过一则TVC来讲“信任”这个故事的初心吧。

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是年初图书界的爆款,从前一本《人类简史》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到这本《未来简史》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作者的野心似乎不小。

一般历史研究者写书都习惯洋洋洒洒,写一个国家的几十年,或者牛仔裤、瓷器、马桶的历史,都可以垒成砖厚,而赫拉利从人类文明发展之前写到人类文明未来可能遇到终结的可能,加起来也才不过两本不厚的书,要不是对自己才华自信到爆炸,就是学术水平有限玩噱头的渣渣。不过看完书,不觉得内容对不起书名,甚至觉得作者聪明地性感,大概就是野心抗得起才华的表现吧。

因为看得开心,完了之后甚至还百度了一下尤瓦尔·赫拉利的照片,虽然不算好看,但在学术界也还不赖。

而上一个让我看完书还饶有兴趣地搜作者照片来看的人是阿兰·德波顿,长这样:

不禁让我怀疑聪明的人是不是都容易谢顶……但愿,不是……

要写《未来简史》其实颇有难度,因为尤瓦尔·赫拉利写的这个议题过于宏大,凭我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很难地道地做出评价,而仅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谈读后感,又觉得不足以表达看完整本书的感触。简单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听起来荒诞的结论

直接看全书结论,听起来会有些好笑。赫拉利说:

成功孕育着野心,而我们最新的成就也推动人类设下更大胆的目标。我们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健康与和谐,而由人类过去的记录与现有价值观来看,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老、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

这结论在21世纪的今天听起来,不算天方夜谭般的荒诞,毕竟我们现有的医疗技术已经治愈了历史上的黑死病、天花、结核等可怕的瘟疫,也成功地让人类第一次活在对和平怀抱积极而确定的心态、觉得全面战争在大概率上是可以避免的一件事。

我们早就已经成为统治这个地球的主人,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让我们看到控制人类自我命运的可能:譬如基因改造、器官移植等等,长命百岁已经是现实,长生不老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

发达地区实现了物质的极大繁盛,这里最普通的平凡人生活都比历史上的君主更美好,而饮食过量带来的肥胖等问题,比吃不饱的问题,更让人担心。

而当我们可以利用技术,上天入地地改造自然,甚至改造人类自身的时候,似乎同人类想象中那个“神创造人”的神,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未来,似乎并没有听上去这么荒诞。

悲伤的可能是:人生无意义

虽然《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没有上下卷的关系,但还是建议先看完《人类简史》再看这本《未来简史》,这样对赫拉利理论中智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会有所了解。为什么是进化成人类的这期智人从各个不同族群中获胜?为什么农业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取代原始人的狩猎生存方式?为什么发展出宗教、政治、帝国以及战争的意义等等。

了解到智人如何从万物生灵中脱颖而出变成如今统治地球的生物,大概才能了解《未来简史》中继续根据这样的逻辑,推到如今的智人可能面临的未来。不过,如果跳过真的要跳过《人类简史》直接看《未来简史》,逻辑本身也足够完整。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几乎花了2/3的部分在写智人发展至今的历史,也即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只是侧重点与《人类简史》不同,简单来说,《人类简史》落脚于智人如何从动物中发展而来形成文明,而《未来简史》落笔在人文主义的前世今生,或者更通俗地说就是,人类有什么不同

赫拉利的观点很明确:人类和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某个神将人类从万物生灵中挑选出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独特意义:

我们所谓的感觉和情感,其实各是一套算法。狒狒感觉饿,看到狮子的时候会感觉害怕而颤抖,看到香蕉也会感觉自己流口水。它在一瞬间经历了袭来的种种感觉、情感和欲望,都是计算的过程。计算结果也是一个感觉:这只狒狒突然觉得涌起一股力量,毛发直竖,肌肉紧绷,胸部扩张,接着它会深吸一口气:“冲啊!我做得到!冲向香蕉!”但也有可能它被恐惧打败,肩膀下垂,胃中一片翻搅,四肢无力,“妈妈!有狮子!救命啊!”……

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单个人的生命是自然算法的结果,人类社会中形成的许多虚实意义同样如此。“多数人认为,现实只有客观或主观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于是只要他们说服自己某件事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贸然认为这件事必然属于客观……然而,现实还有第三层次: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

大概就是,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许多事情本身无意义、无价值,比如金钱、国家、神等等,但整体构建了这个概念并作用于现实世界,它也就产生了意义。所以,

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在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对我来说,在教堂结婚、在斋戒月禁食或在选举日投票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是遥远异国的民众,都认为这有意义。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也有同样的看法。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的网收得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事。

不过,赫拉利说,“经过几十年、几世纪,意义的网也可能忽然解体,而由一张新的网取而代之。 读历史就是在看这些网的编织和解体,并让人意识到,对这个世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就变得毫无意义。”

奴隶制瓦解了,封建土地制废了,上帝死了,自由主义在当今最发达的地区得到褒扬:

这正是历史展开的方式。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拆散,直到我们回头一看,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相信这样的事。

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断认识到:人类不是由神创造,而只是大自然的产物,地球可能并没有那么独一无二。在广袤的宇宙中,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的诞生,大概并不是什么神奇而庄严的被选中与使命。No, nothing like that:

现代文化不再相信有这种伟大宇宙计划的存在。我们并不是活在超脱日常生活的戏剧之中,生活没有剧本、没有剧作家、没有导演、没有制片人,而且,也没有意义。就我们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所知,整个宇宙就是个盲目而没有目的的过程,充满各种杂音和愤怒,但这些都是无意义。我们只是在一个行星上占据着再小不过的一点位置,存在着再短不过的一段时间,如麦克白所说的那个可悲演员,在台上得意或失意了一会儿,就再也悄无声息。

……“无所不能”似乎唾手可得,但在我们脚下却有一个完全虚无的深渊。具体而言,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现代文化的力量是历史上最强的力量,而且还在不停研究、发明、发现与增长。同时,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

人文主义面临数据主义挑战

人文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在上帝已死,在关于帝国与国家与集体的所谓宏大计划只是一种虚构故事以后,人文主义提出人人拥有独立的自我与自我定义的人生意义,主张从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出发,遵从自我内心的选择。“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的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

可是,人文主义的征程并不顺利,即便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壮大并小范围地在世界某些先进地区占领先机之后,短短几十年,却又再次遭遇危机:

大概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过于迅猛,人类在过去几十年里增加的对自我认识远远超过过往千年。所以,哪怕是大写的人刚刚树立起来,很快就遭遇挑战——人文主义的基础所认为的人的自由意志,可能并不存在。因为顾客和选民,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他们表达自己的立场,可是他们的立场,在大多数顾客和选民中,都不是出自他们独立自由意志推算的结果。

对自由主义来说,想要有意义就必须有一个真正的自我,而且只能唯一。而这个前提,目前看起来越来越不可能。

赫拉利用了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和叙述自我(narrating self)来做解释:“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体验自我没有记忆能力。它不会讲故事,而且当我们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也不会去问它有何想法;叙事自我要对我们的体验下判断时,并不会在意时间持续多长,只会采用‘峰终定律(peak-end rule)’,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结这两者,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

所以,分娩的疼痛会被新生儿带来的喜悦而忘记,让女人们生完一个孩子之后,仍旧愿意继续生孩子;战场上的残酷体验,会被战争中的荣耀和胜利结局安抚,换来一个战士的英雄与光荣——

于是我们知道,“自我”也像国家、神和金钱一样,只是虚构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个复杂的系统,会丢下我们大部分的体验,只精挑细选留下几样,再与我们看过的**、读过的小说、听过的演讲、做过的白日梦全部混合在一起,编织出一个看似一致连贯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哪里。正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该爱谁、该讨厌谁、该怎么对待自己。如果情节需要,这个故事甚至可能让我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类别:有些人活在悲剧之中,有些人演着永不完结的宗教戏剧,有些人的日子过得像部动作片,也有不少人过着戏剧人生。但到头来,一切都是故事。

算法的终极胜利

写到这里,作者的思路已经很明确:智人发展出统治这个星球的文明,并不是由于神创造了我们,挑选了我们;而人类社会发展出的一整套意义体系,其意义是被赋予的意义,而非来自其本身,因为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宇宙,暂时都没有发现意义;最终,我们遗憾地看到,不仅人生没有意义,而且所谓的自由意志,或者想象中拥有的独立自我,可能也并非事实:

推动这个趋势的主要力量来自生物学的洞察,而非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认为,生物就是各种算法。如果生物的功能真的和算法大有不同,就算计算机在其他领域大展神威,仍然不可能了解人类,引导人类的生命,更不可能与人合而为一。 一旦生物学家判断生物也是算法,就等于拆除了有机和无机之间的那堵墙,让计算机革命从单纯的机械事务转变为生物的灾难,也将权威从个人转移到了算法网络。

人文主义的最高诫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已经不再不证自明。我们学会调节内心声音的音量之后,也得放弃对“真实”的信念,因为我们再也不清楚现在是谁在调节开关。把脑中的噪声关掉似乎是个好主意,但前提是要能让我听到真正的自我。如果没有“真正的自我”,又怎么决定该关掉哪些声音、放大哪些声音呢?

……人文主义的戏剧,多半是以某个令人痛苦的欲望展开。例如,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爱上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朱丽叶,可两家却是世仇,于是双方都非常痛苦。科技对这种情节的解法,就是确保让我们不会有令人痛苦的欲望。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服个药丸或是戴个头盔,直接把那些对彼此造成不幸的爱意给消灭掉,不就没事了吗?

将来,如果吃颗药丸就能戒掉我们的欲望,如同割离某种身体病痛一般,那么我们如今定义中的人类,是不是其实也就不付存在了?

尽管我们自身为人类一路走来的辉煌骄傲万分,认为我们主宰了自然,并将主导人类自身的胜利,但似乎,按照这种逻辑走下去,真正胜利的,并不是人类,而是算法——人类超脱动物,是进化算法的胜利;而当我们发明了机器的算法,并将它用于物质世界与人类自身的时候,机器算法就主导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恐怕只是进化中的一个阶段,如同已经灭绝而恐龙,千百年后引人好奇,但也毕竟,成为历史。

未来究竟会怎样?

没人能预测未来。至少在未来来临之前,没人能判定谁对未来的预测究竟是否正确。尤瓦尔·赫拉利只是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梳理了从过去到现在的逻辑,再顺着这个逻辑,往前走一步看看未来。

这个逻辑听起来正确,那么未来便有这种可能性。但同时随处蕴藏的不确定性导致这种逻辑推导下的未来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只是,人类被机器所取代的担忧已经存在了很多很多年,从我小时候看的科幻读物,到当年火遍世界的《黑客帝国》到如今科学界的认真讨论。虽然这一天如今仍未到来,但这种可能性在与日俱增。

不过,大概也不必太悲观。如果技术发展够快,我们可能就是第一代老了能换掉老去的器官,换掉老去的皮肤继续活个几百年的人(当然,大概还是得有钱),而就算未来的阶级是靠有钱人能老了换心脾肺不死,没钱的人只有普通人的人生,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人类社会又不是哪一天实现过绝对的公平与平等;如果没那么快,就更简单咯,留给下一代操心去吧。

现实是什么:基本就是大脑的想象

你生活在一个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大程度是你的想象?

Donald Hoffman是加州大学的认知科学教授,他认为进化会偏爱那些只依照自己的「适应度函数」(环境对生存的适应度)观察环境的生命体,而不是看客观事实。这意味着,随着人类进化,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早已偏移了基于事实的现实。

在去年的TED演讲中,Hoffman以一种有光泽,带凹陷的棕色甲虫为例,当它遇到一个有光泽,带凹陷的棕色啤酒瓶时,它就会跟瓶子□□。Hoffman认为这种甲虫从来就没真正区分过雌性甲虫,它们只认得有光泽,带凹陷的棕色物体。

人类很可能有着类似的认知,让周围世界看起来更加「可口」,但是我们却无法看穿这一认知模式。他说:“进化使人类拥有一个可以隐藏现实并引导适应□□的界面。”

Hoffman的说法并没有被证实,但是它们确实有些道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认知心理学家Axel Cleeremans说。虽然他还没有分析Hoffman的研究细节,但他说大致原理是对的。“当然,进化很可能偏爱那些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高预期,或者能快速在现实中找到跟自己的关联的有机体,” Cleeremans说。所以能够轻易识别可能的威胁,无论这些威胁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中,这样的有机体才更有可能存活下去。

但是即使我们关于周边事物的感知并非Hoffman所说的那样极端不准确,我们肯定也不是100%准确。“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访问现实,因为现实总是经由我们的知觉再传给大脑,” Cleeremans说。

颜色认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们无法看到紫外线,意味着我们看不见一些昆虫可以看见的颜色——包括一种兰花叶子的美丽紫外线花纹。我们同样不能看到视野边缘的颜色,虽然「知觉填补」使得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样的视觉退化。

此外神经传递有着纳秒级别的时间差,意味着我们看到或者听到的事物并非实时发生的。“从某种程度上手,我们是生活在过去的,” Cleeremans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靠大脑的预测机制来弥补,比如网球运动员面临极快的发球时,他们不会看着球,但是可以根据经验和对手的姿势预判球落地的位置。

我们实际的知觉是一种期待与现实的结合。我们对世界的改造,其实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房龙

我所祈求的讽刺并不是残酷的女神。她既不嘲笑爱情。也不讥讽美丽。她温柔仁慈,她的微笑消除了我们的怨气。正是她教会了我们嘲笑无赖与傻瓜,假如没有她,我们在那些人面前是如此软弱,敢怒而不敢言。

“怜悯”和“嘲讽”是最好的人生顾问,前者以微笑让人生充满愉悦,后者用泪水使生活变的圣洁。

房龙版的《人类简史》与尤瓦尔赫拉利版的《人类简史》就是不同的存在,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几乎很难找到其他可以相提并论的地方。如果说尤瓦尔赫拉利版的《人类简史》是在说尤瓦尔赫拉利自己的洞见,那么房龙版的《人类简史》是在说自己的观察;如果说尤瓦尔赫拉利更多的是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那么房龙更多的是在诉说人类的精彩;如果说尤瓦尔赫拉利其实写的不是人类简史,或者主要不是人类简史,那么房龙是真的在写人类简史,至少是在认真而努力地写人类简史。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努力方向决定了不同的结果,尤瓦尔赫拉利收获了神作,而房龙则收获了名作。

整本书读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八月前21天是在这本书的,看书时间大部分是在火车上阅读,小部分是在工作之余阅读,用这样的零碎时间阅读确实是节约时间,提升生活品质的好选择。

《人类简史》看过的一本最简单明了的历史类书籍,确实如郁达夫所说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都能觉得娓娓忘倦了,简单明了,要是历史书都能这么写,那读历史的人数会增加许多。

《人类简史》从人类起源以欧洲历史为主线,将欧洲历史发展过程,大事件基本都写到,穿插一些小事件,一部分知识是高中已经学习过的,确实来说作为一本历史类书籍,用这本书来科普欧洲历史的话是没问题的,但是学史重在反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荣辱,学习这本书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发展,时间长河的永不停息,但是个人认为多一些反思的东西会更加好。

学史的作用目的是要学会去评价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东西,显然这本书反思性的东西太少,如果单纯作为历史入 门书的话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更喜欢看一些大事件背后的小故事的背景原因自己结果,从深层次挖掘事件的走向,感觉这样的历史才是具有学习意义。

对于这本书来说因为学习过就读的不是太过于用心,只是知晓有那样的事件发生,具体依旧是记不住,还是需要对具体感兴趣的部分展开深入的阅读,具体了解某部分的历史才是接下来阅读需要做的事情。

可能是历史本身太过于理性,所以读完之后很平静,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淡淡的淡淡的。

希望用一段的时间去读别人用心的著作,收获到最大的知识和足够的反思。

加油,下一个开始

20190831

2050

写于k2046结于海城站

自从《人类简史》这本书在2012年出版以后,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在公共场合所做的演讲,都或多或少会去引用这本书上的部分观点,也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称呼自己为人类,而改称为“智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在这本《人类简史》的第一章认知革命中,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在几万年以前,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是有近亲的。智人只是远古人类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中的一种。最早的人类大约从250万年前在非洲开始演化,随着人口的爆发,部分人从非洲大陆迁徙了出去。然后经过迁徙的方向不同,以及继续的演化后,大约200万年前在欧亚大陆极寒之地出现了“尼安德特人”,在东亚出现了“直立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北京猿人。还有适宜热带环境的印度尼西亚的“梭罗人”,“佛洛勒斯人”等等,也就是说在大约200万年之前,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人种。当然,这里的人种说的不仅仅是黄、白、黑等肤色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人种那么简单。

所谓的人种的不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生殖隔离。做一个简单的比喻,马和驴交配所生出来的骡子,骡子因为没有产道就无法进行生育,繁殖从骡子这就断了。所以,马和驴就是属于马科属中的不同种类。还有猫科动物中的各种老虎、猫、豹子、狮子等,鸟科禽类中的老鹰、麻雀、乌鸦、海鸥、等各种鸟,它们都不孤单,它们都有同科目不同种的近亲。说来悲哀,纵观整个地球上,你会发现只有人是没有“近亲”的,因为他们都被灭绝了,被谁?这还用说,当然是我们智人了。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一个叫严复的福建人作为大清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回国后,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翻译的非常好,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物尽天择、适者生存!”我们智人在那个上古的莽荒时代里,虽然不是最强的,但智人是最合适生存下来的人。

据很多书里所表述的,尼安德特人就曾经几度击败过我们智人,因为尼安德特人的身体极度强壮,不仅抗寒,而且他们在狩猎的时候,已经开始在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但是,智人在继续进化中,尔尼安德特人却一直是“不思进取”。他们由于自身条件过硬,经常是单独行动,在对抗外敌时也难以组织起更多人。可智人不同,智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会知道要集结起来。所以,若干年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大战,智人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彻底的灭绝了尼安德特人。其他的人种更不是智人的对手,相继都被我们智人所消灭了。

所以,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强的人,而是最能够根据环境而不断改变自身的人。

智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原因在于在智人集团发生了一场“认知革命。”认知革命首先大家要有一个身份认同的概念,就是我们是同一个人种,跟其他人种是不同的。然后,就是我们智人学会了编造故事。比如一个远古智人在打猎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尼安德特人的领地,被尼安德特人给揍的不轻。回来后,这个智人就开始讲自己如何被揍了,这期中肯定会添油加醋,说尼安德特人怎么蛮横不讲道理了,怎么看轻了我们智人了,等等,以此来激发人类身份认同后所产生的愤懑情绪。这时智人群体因为那个被揍的智人所编造的故事集结起来,他们要去找尼安德特人讨要一个说法,尼安德特人又比较的轴,仗着自己的强大根本不把智人放在眼里。所以,矛盾就难免发生了,之间的战争也就来临了。

其他人种被消灭后,我们智人又创立了图腾、宗教文化。人们因为相信同一个图腾、同一个宗教文化而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渐渐地就形成了部落文明,以及后来的国家的概念。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演化的过程也跟着不同。从东方的封建制到西方农奴制,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现在,全世界的国家又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理念,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哪怕原来本是一个国家,甚至由于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被分成了两个彼此仇恨的国家,就像韩国和朝鲜一样。

资本主义的形成最开始是因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然后,马克思又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定义资本家是指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可我们现代人对资本家的定义应当是:以资本运作为业,本身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时雇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拥有剩余价值的人。所以,在马克思眼里,他所认为的资本家就是没有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而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眼里,资本家只是改变了剥削的方式,让资本的掠夺变得更加的温和了一些而已。

但是,世间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你可以不相信,可也别忘了,存在即合理。万恶的资本主义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发展经济方面,它非常的实用。我们现在虽然仍然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而分成了两大阵营,但随着在“世界经济共同体”以及“全球帝国”演进的趋势下,两者正在取长补短,互相融合。

一匹没有驯服的野马,虽然威力很大,但却因为缺乏方向免不了吃亏或者陷入灾难。一头日夜耕耘的毛驴虽然方向明确却毫无生机和进步。所以一匹好骑手驾驭的骏马才是最好的搭配。国家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否则市场就成了一匹随时会崩溃的野马,虽然增长快风险也极大。也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成了一头毛驴,毫无创新和进步。最好是给予适当的方向性引导,才能不断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资本驱动个体利益最大化,政治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对抗与平衡。

经济必然需要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合理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这里。当我们在谈论西方所谓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时,往往会忽略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家都是有原罪的,在市场规律当中,完全自由的市场会放大资本家的原罪,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美国从反垄断开始,其实也在探索这样一条管控与开放互相平衡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特色经济制度的关系非常大。

当然,经济的发展一切都必需是,在人类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有十足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所以,连接经济发展的这条链条是非常脆弱的。如中途丧失掉了信心,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停滞不前,还将会倒退,甚至整个经济体会崩溃。

我们都知道,一般历史书的写作分两种,一种是编年体,另一种是传记体。编年体按照公元纪年,交代时代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传记体则是通过写在某个历史节点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某个人的生平记事,来书写时代的变迁。可是这本《人类简史》的写作方式却不是这样的,书中没有对构成世界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事件或现象的系统叙述和解说,也没有具体去写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尤瓦尔·赫拉利接受采访时,他自己也说过,书中的历史跨度非常大,但是他没有按照传统的历史书那样去写,如果那样写这本书的体量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薄了。所以,他写的时候抛出了一个问题后,就让这个问题自己延续下去,不管它延续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还是心理学等等学科,到了哪他就用那个学科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作者特地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做”了许多中国古代历史和名人的例子,不仅如此,他还在基于各国历史不同的基础上,给各国的版本也都下过同样的功夫。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看到的这本书大体都是一样,但书中会选取一部分该国的历史作为例证。足见作者储存的知识量有多么强大。好看、通透,这也是这本书能够畅销世界的原因。

当然,人红是非多,谁也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这本书也一样,有人认为太过通俗,有人觉得书中的观点没有解析的透彻、蜻蜓点水就过去了。还有看过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后,觉得尤瓦尔·赫拉利的这本《人类简史》因直接从中引用了很多观点。所以,有人说《人类简史》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缩写版。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听看过的人说这本书写的比较生涩、偏学术,没有《人类简史》那样做一个化繁为简的处理。

所以,下次看完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后,我会再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将两者做一个对比。

虚拟,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

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等,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

然而VR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种种需求。

对充实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试衣间,下一秒你在候诊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会对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一刻也停不下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

对超越感的需求。它给你带来偌大的力量感,赋予你在时空经纬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让你摆脱现实逼仄的平凡,感到无所不能。

对新鲜感的需求。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作没了。在这里,你拥有多重生活,品尝这不同风味的情景,走马观花地领略各种可能。

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以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这样频繁地将“眼镜”戴上摘下,不仅让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还可能加深人们对于现实的不信任,使人们愈发认为,只有在虚拟中根据个人喜好需求“创造”出来的新现实,才是最好的现实。它,剥离了人们与当下。那些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追去吗

更多的是一种假象,一个购买注意的循环。根本上,一个人的时间无法增多,一个人也只能拥有一种生活。充实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鲜感的而背后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看别人活腻的地方”。

它给人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只是,人终将面对现实,当“眼镜”不得不摘下,开关不得不关闭之时,习惯了虚拟的你,又将怎样面对这个陌生的现实呢

那么,我们应该摈弃它,扔下它,远离它,不去看它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逃避。宣扬自己热爱现实的背后,是麻木、默然于现实的心灵。

事实上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人皆有之。它们与现实构成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维度。

而真正所应做的,不是舍弃一方追求另一方,而是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另一方面。

虚拟,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实的一种。用海绵自主地擦掉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拟完善现实,成为一种现实。

        富兰克林一直认为,一个能力尚可的人可以在人类中促成大变革,成就大事业,只要他首先制订一个好计划,然后剪除一切娱乐活动或其他可以让他分心旁骛的事务,把推行这一计划当作他唯一的研究和事业。

        1732年,富兰克林首次以查理·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的历书,成为当时宾夕法尼亚州的现象级产品,全州几万人几乎人手一册。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穷查理年鉴》。

        以下是《穷理查年鉴》中一些比较经典的箴言语录: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Great Talkers,Little Doers)

        ·吃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Eat to live,and not live to eat)

        ·劝人要谈利益,空讲道理最无用。(Would you persuade,speak of Interest,not of Reason)

        这些句子后来都通过《穷理查年鉴》流传了下来,可以说200多年前的富兰克林就掌握了当时最有效的传播手段,随着这些手册的使用,他的思想也进入到使用者的心智中。200多年前的《穷理查年鉴》在今天看来,绝对可以算是传播学的成功案例。

        关于思想的传播,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提到一个观点: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拥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这里的秘密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包括国家、法律、金钱以及信仰。思想的传播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年鉴》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本子,它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是富兰克林把这种勤于思考的、有节制的、有追求的生活带给整个宾夕法尼亚州乃至全美国。

        三年前读《富兰克林自传》,第一次读到这则故事颇为感叹,近日读《穷查理年鉴》,联想到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和《100个工作基本》,突发奇想,每一年,我也可以整理出一本自己的《年鉴》。

        有数据称,会深度思考的人花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用于思考。找出事件的本质。我目前远没有达到用80%时间找出事件本质的深度,但因为喜欢读书,阅读已成为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醒来大脑即异常活跃,不时蹦出一些启示、哲思或是新的灵感,甚至做梦也在思考一些问题。所有念头若不及时记录,可能转瞬即逝。因此,家里餐厅卧室卫生间、办公室、车里都备有我的记录本。

        有一次正开车,有一个想法我觉得需要及时记下来,否则可能消失就找不回来了。何老师曾说,找不回来的就不找了,还会新生更多更好的想法。当时在市区非主干道上,旁边有一个酒店,上下客的地方暂时靠边停车,正埋头写笔记,警察过来敲窗户,友情提示抓紧开走。2004年,先生曾说,老婆,你说的话可以出书。很多年过去,说过很多话,并没有形成册子。偶尔翻看历年的读书笔记,时常惊讶,这是我的想法吗?像书本里读来的一样。现在手机收藏里记录了大量某个瞬间的想法,有时也用APP一言记录。坚持用手帐2年,每天写计划做复盘,圆梦打卡营的小伙伴们交流时,常表示被我的话激励或是受到启发,有位亲将我说的内容打印出来贴在电脑上时刻提醒自己,也有亲不时将我的复盘或是交流内容记录到她的本子上,一年多以来,有几位小伙伴表示每日必认真逐字看我的当日复盘。闺蜜和最好的朋友也常说我是她们的导师,经常收藏我们日常交流的内容,不时翻看。

        富兰克林用他的策略非常极致地解放了大脑,变抽象为具体,将一个“自我修炼戒律”小册子变成了他自己的信仰,又用《穷理查年鉴》把他的思想变成了宾夕法尼亚州人的生活信仰。他借助这股力量,成为18世纪耀眼的灵魂人物,他的思想光辉一直闪耀到今天。

        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日复一日、平淡无澜,但若是细心,实则瞬息万变。而且,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大自然之中,也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许多能激发创造灵感的启示。

        大家也会问,我也喜欢树立自己的信条,但我用脑子记不就行了吗?但人类的大脑从来都不是存储信息的最佳设备,因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人的大脑容量有限。

        ·人类终有一死。

        ·人的大脑只习惯于存储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与生存相关的。

        写下就是永恒。

我看过的第一本突破我认知的书籍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在学术界和公众之间都广受好评,其突破认知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首先,尤瓦尔·赫拉利用大量的历史和科学事实,来支持他的观点和假设,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他的思想和理论。他的观点不是凭空想象或个人经验的产物,而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的。

其次,他的写作风格非常生动,充满了幽默和讽刺意味,使得枯燥的历史和科学知识变得更加易懂、易读。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复杂的历史和科学问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启示。

第三,尤瓦尔·赫拉利的书在阐述人类历史的同时,对人类未来进行了预测和探讨。他认为,未来的人类社会将会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太空探索等。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和探讨,他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最后,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理论,如“智人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帝国主义”的概念等。他的观点和理论使人们对人类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讨的角度。

总的来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之所以能够突破认知,是因为他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和科学知识来支持他的观点和假设,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易懂、易读,还对未来进行了预测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理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26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随机推荐

  • 霜和精华使用顺序是什么

     霜和精华的使用顺序是先用精华再用霜。在日常的护肤步骤中会用到许多种类繁多的护肤品,这些护肤品各有各的功效,也各有各的使用方法。如果方法和顺序不对,很可能影响护肤品的作用和功效。精华一般是用在爽肤水之后,用完精华之后就可以用面霜进行护肤了。

    2024-04-15
    43100
  • sk2神仙水跟AG精华液能一起使用吗

    可以。skii神仙水是可以搭配其他的精华水隔天使用的,而且这样用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精华水是抹在皮肤上的,如果你的皮肤对精华水不过敏,其实是可以隔天用的,毕竟这样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什么负担,放心使用就可以了,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SK-II

    2024-04-15
    32500
  • 油性皮肤用什么洗脸最好?

    洗面奶是妮维雅的控油保湿洗面奶,100毫升22元左右,洗脸后不紧绷,一整天都不出油,效果很好。还有1款也是妮维雅的,绿色的,含摩砂颗粒,也很好用。欧碧泉的美白洗面奶也很好。水是妮维雅的粉色瓶子的水,不含酒精,有收缩毛孔的作用,很赞~~200

    2024-04-15
    28400
  • 在那能买到正品的妮维雅止汗珠

    您好,止汗珠属于爽身香体的一种,让爽身香体专家——舒耐来为您解答吧!一般的爽身香体产品在全国的屈臣氏、万宁及家乐福等大型卖场都有售卖,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没有这些门店的话,建议你可以上品牌天猫旗舰店、京东或者1号店购买,期待您对舒耐的关注!很抱

    2024-04-15
    34800
  • 林墨被一个跑过去的工作人员撞倒,一时起不来,他的体质是否太弱了?

    林墨的体质并不是很弱,他只是长时间的练习跳舞导致他腰部受伤,与他自己的体质无关,毕竟每一个爱豆都是需要长时间练习舞蹈,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粉丝们也才会喜欢这种舞台非常棒的爱豆。林墨是原际画这个公司的一员,他是一名养成系爱

    2024-04-15
    28700
  •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羊藿酒 *羊藿300g,米酒2500ml。先将*羊藿洗净晒干,放入瓷瓶内,加酒,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本酒内可补肾壮阳,外可祛风散湿。既可以作为补肾壮阳之品饮用,也可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的药酒饮用。每次30~5

    2024-04-15
    28500
  • 妮维雅活力清新爽身气雾

    是一款活力清新爽身的气雾,令肌肤持久保持干爽舒适,令人感受妮维雅始终如一的温柔呵护,鳄梨萃取物,香体同时为肌肤提供滋养。带来一整天的清新感受。有效止汗长达24小时。散发爽朗清新的柠檬草香气,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滋润呵护腋下肌肤。不含酒精,任何

    2024-04-15
    33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