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第1张

瓦尔·赫拉利,是以色列新锐的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法来描述另一种历史。而且,每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他都会针对当地语言和历史事件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以更迎合读者,读者阅读时也更亲切。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将地球从135亿年前大爆炸讲起,7万年前产生智人,分为三大重要革命: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和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思考的代价: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但庞大的大脑也是庞大的负担。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3%,但是消耗却占到了25%。为了维持消耗,只能寻找更多的食物。同时,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以在许多重要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时人类新生儿就出生了。出生后,家族就开始共同抚养,形成了强大社会关系。同时,由于这种特征,智人在早期时,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仍然惧怕大型肉食动物相比。

用火是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征。

认知革命是智人改变了新的沟通方式,会使用更为灵活的语言了。认知革命真正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传递普通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事物的信息。所以,在认知革命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等应运而生。正式这些虚构的事编出了一些想象(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愿景),让大量陌生的人可以集结、合作。文中列举标致汽车,互不认识但可以精密合作。

人类肥胖是因为喜欢高热量的食品。而这其实也是源于祖先采集者的饮食习惯。采集者发现熟透了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吃到吃不下,否则留下来会被其他的动物或人给吃了。之所以吃甜和高热量的食物,是因为DNA里还遗留着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

智人的生存,其实是部落附近有什么就吃什么。同时,采集的不仅仅是食物,同时还有知识。比如,了解植物的生长模式,动物的生活习性、季节的变化以及如何修补、自救。可以说,采集者对周遭的环境了解比现代人更深、更广。有观点认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的。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每个人都必须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农业革命后,低能的人也有了生存空间,比如生长线上的工人。

考古证明采集者营养已经比较充分。他们平均寿命低的原因是儿童早夭的情形比较普遍。采集者免受营养不良的困扰秘诀就在于饮食多样化。相比之下,农民的饮食就不均衡,种类较少。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这场改变一开始速度缓慢,地区也有限。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或者南非?因为大部分动植物其实无法驯化。远古祖先采集的物种中,适合农牧的只有极少数几种,而这些地方正好是这几种物种生长的地方。

但是,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并非轻松生活的新时代。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了,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好吃,过得悠闲,而是人口大爆炸。而且,农民的工作比采集者更辛苦,食物更单一。因此,农业革命其实是史上的一桩骗局。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如果用小麦的观点看农业革命,1万年前,小麦也只是众多野草中的一种,在短短1000年时间内,却传遍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如果是做基本的演化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那小麦为什么让智人放弃采集呢?一种可能是人类为了建造巨型结构的神庙等,为了养活建造者,所以从采集专项自行种植。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了,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考虑下周或者下个月的事情,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而人类的想象则建构出了秩序。随后,想象建构的秩序和真实世界结合了。想象的发展,事情的增多,超出了人类记忆的脑容量,文字的产生。

历史从无正义。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建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比如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就建立了阶级森严的社会,当地人只能做仆人或者奴隶。上层阶级还会用洁净来区分,免得阶层或者种族受到污染。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农业革命后,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这就是文化。

人类文化一直在流动不休,但流动并非完全随机的,是有个大方向的。几千年来,规模小而简单的各种文化逐渐融入了较大的、较复杂的文明中。

公元前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的全球宗教。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过去的500年中,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取得新能力。

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科学的进步、商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变革。

尽管物质和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但人类的幸福感呢?

未来呢?认知革命后,智人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改变了自然进化的单一线索,未来会否创造出比智人更先进的生命物种或其他?

最近,《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中文版在万众期待中发行上市了。在接连阅读了这两本重量级著作后,感觉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完全被刷新。作者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及其用清晰文笔、缜密逻辑推导出的不同寻常的见解,很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作者认为,人比动物强就强在人能够通过想象出某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和意义,如上帝、国家、金钱、公司、政府组织等(如你,现在就活于人类自身想象的这些虚构中),把众多的人高效地组织起来,让所有人都相信“神的安排”、相信“国家利益”、相信“企业价值”、相信“伦理道德”这些虚构的东西,从而大规模的合作,形成改变真实世界的巨大力量。

又如,作者提出,二十世纪的医疗技术以治病为主要目的,二十一世纪的医疗技术则可能以给人升级为主要目的,极少数富人将能够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成为“神人”,如此新的阶级悬殊便会产生,升级了的神人会怎样对待没有升级的智人?把智人当孩子,当宠物,还是当奴隶?

再比如,作者提出,生物(包括人)其实没有真实的自我,没有自由意志,生物只是一堆算法,只是数据处理,未来的世界,数据比人宝贵,主导世界的可能是接连所有数据的“万物互联”网络……

诸如此类令人震撼的独到见解,书中不胜枚举,用一小段话根本难以描述其万一。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仅从书中提到的一个小观点出发,分析个人的一点看法。这个小观点,仅仅是该书包含的浩瀚信息流中,在作者笔尖泛过的一丝涟漪,远非该书的精髓与中心思想。我在此分析个人小看法,也绝非是为本书写读后感,该书是何其震撼人心、趣味盎然,我怎敢轻言读后感。

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这个小观点是一个公式:

知识=体验x敏感度

在实践中,这代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方法,是靠体验积累,并锻炼敏感性,以正确理解这些体验。 体验即个人所经历的各种感觉、感情和想法;敏感性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你不能光有经历而不重视体察你的体验,第二是你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你甚至改造你。

赫拉利举了个自己的例子。他之前喝茶喜欢加糖,后来发现糖把茶叶本身的味道给覆盖了,所以就把糖减少,专门体会茶的味道。然后他对茶的感觉就越来越灵敏,体验越来越丰富,最后发现他最喜欢喝的一种茶是中国四川雅安生产的“熊猫茶”,一种以熊猫粪为肥料种植的茶叶。赫拉利说,早年给他一杯用明代的瓷杯盛的熊猫茶,他不会感觉与用纸杯盛的熊猫茶有何分别,但现在他能体会其中的巨大差异。

赫拉利的“茶道”,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体验自身细微的感觉,否则你就是个粗人。

19世纪初,构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人物威廉·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他还写道:“ 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 。”用通俗的话来表述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在各种体验中,包括但不限于同情与被同情,伤害与被伤害等各种经历中,体察自身细微的感觉,如果注意到这些,个体意识的敏感性就会变得敏锐,这些体验就能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与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对的,以及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言以蔽之,要丰富自身知识与智慧,提高个人“档次”,就必须多经历,并且不断提升内在敏感性。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务;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多体验,最佳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多读书,多实践自己想做的事。

读书,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间接体验,好处在于可以便捷地获取到多样化的体验;

实践,是通过亲身活动获取直接体验,这一获取体验的途径耗时却更直观。

凡事不能尽依赖书本;凡事亦不能都亲历身为。

读书与实践,对于提升自我起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有想要看的好书,想要实践的行动——跑步、旅行、写作、学习一项技能、参与某项社会活动,亦或小到陪自己的孩子玩一下午游戏,那么请不要总将这些念头仅停留在脑海,赶紧列出计划,明确时间进度,付诸行动吧。

很多事情,经历过了,才会发现远比想象中的要有趣味,收获的也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你的想象,永远导演不了实践中可能会呈现出来的生动剧情。

而敏感性的培养,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行动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体验。要提升敏感性,平时就要多提炼、总结自身体验中的细微感觉,把抽象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语言;亦或在人际交往中,时不时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做一番考虑,体察他人之处境;在未换位体验他人之经历前,不冒然下结论、论是非、做评价。经过这样的“刻意练习”,久而久之,对个人体验的敏感性就会不断提高。

随着体验的积累丰富、敏感性的不断提升,你将更懂得如何细细体察人间善恶美丑,更懂得分辨真假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

故正所谓,活着,就是追求尽可能广的体验,以期从中获得智慧,这就是人生的旅途。

(致敬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rVTL5muYPDfihUmPzVuJw

提取码:d4kh

书名:人类简史+未来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2-1

页数:856

作者简介: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国际畅销书《人类简史》。其新作《未来简史》,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命运,甫一出版就在全球掀起一股风潮,引起广泛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35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随机推荐

  •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区别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没有区别。虽然它们的叫法不同,但是套盒中的爽肤水和乳液在成分以及含量上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三个版本的天气丹是不分好坏的。天气丹套盒适应的肤质比较广泛,干性肌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补水保湿,油性皮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控油祛痘,因

    2024-04-15
    44200
  • 娇兰保湿精华液有什么功效

    精华,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所提取的都是高营养物质并将其浓缩。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重中之重,从称呼就可以判断初精华液是所有护肤品的精华,正常来说,用再多的护肤品,如果不用精华液都是无济于事,尤其是对熟龄肌肤或者是问题

    2024-04-15
    47200
  • 哪些牌子保湿补水的护肤品好?

    秋冬季节,皮肤很容易干燥,保湿尤其重要! 分享一些相对平价一点,大家购买的起的,而且用完只保湿不油腻的护肤品! 走起! 1,科颜氏的高保湿霜,这款高保湿霜特别经典了,保湿照顾很好,尤其是脸皮特别干的时候,晚上厚厚的用上一层,第

    2024-04-15
    40600
  • 淡斑精华液排行榜10强

    淡斑精华液排行榜如下:1、玉兰油(OLAY)抗糖小白瓶精华液(光感小白瓶)。olay新升级第四代小白瓶革新抗糖美白科技, 缓解皮肤暗黄。2、科颜氏(Kiehl's)新集焕白均衡亮肤淡斑精华液。科颜氏淡斑精华液是主打维生素C成分的一

    2024-04-15
    61000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45700
  • 哪种唇膏可以持久保持嘴唇水润又不油??

    1卡姿兰的润唇者哩16元:很滋润哦,舒服不油不腻正合适 2雅芳草莓纯膏13元:冬天用很好,很滋润,很甜,很淡,有点红红的颜色不用再上唇彩了。夏天用就太油了 3妮维雅润唇膏-SPF15抗紫外型 195元(送妮维雅娇柔洁肤晶露18m):

    2024-04-15
    38800
  • 佰花萃牡丹臻白光采花泥面膜如何使用

    佰花萃牡丹臻白光采花泥面膜的使用方法如下:1 首先,在使用之前需要彻底清洁面部,确保面部干净,避免污垢和灰尘进入毛孔。2 在使用面膜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热敷,以帮助毛孔打开,更有利于面膜的吸收。3 取适量面膜产品,均匀涂抹于脸部,避开眼部和

    2024-04-15
    40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