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对诊断有疑问,可更高级医院诊断咨询。
你的肝血管瘤为12mm20mm,不算大,目前对身体基本没影响,刚检查出来,不必急于治疗,定期(3个月或半年)复查肝脏彩超监测评估,如肝血管瘤无变化,就继续观察下去;如血管瘤持续增长、增多,或出现腹胀、肝区不适等建议“疏通分流”肝胆清理系列中药治疗,以消除症状,控制增长。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动辄生气着急的,饮食清淡,少食辛辣之物,戒烟酒。可适当多食用海带、紫菜、贝壳类、萝卜、山楂、丝瓜、橘叶、橘核、橘饼等食物。
我经历过公务员体检,了解过详细的过程,你这个问题我帮你咨询了体检中心结识的医生,他说,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偏高一般有几个原因。1是肝脏疾病2是胆囊类疾病3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目前公务员体检最重视的是肝脏疾病,而肝病主要查血清ALT或AST,也就是俗称的那2项转氨酶,只要你转氨酶正常问题就不大。胆囊炎和胆囊内结石一般不影响录用,建议你去医院做个彩超查一下胆囊如果只是胆囊炎和胆囊内结石没大问题,但如果是胆管结石就不行了,提前去医院检查出病因早点治疗。很多指标体检前可以用药弄到正常,尽管这不合理,但为了前途没办法。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蛋白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脂类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等。
一、如何看血清酶学化验单
常见以下几种酶:谷丙转氨酶(英文简写为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碱性磷酸酶(英文简写为ALP)、γ-氨酰转肽酶(英文简写为γ-GT)、胆碱酯酶(英文简写为CHE)。它们的正常值一般在化验单上标示出来,如果采取的化验方法不同,各种酶的值也就不同。通常的参考值是:
ALT<40U;AST<40U;ALP:30-133U;CHE:3278-13200U;γ-GT<40U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如果这两个值远远高出正常值,则应该怀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当肝细胞损伤时即逸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升高间接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
二、如何看胆红素代谢化验单
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为:血清总胆红素:17l-171µmol/L;间接胆红素:0~681~mol/L;直接胆红寨:17-102µmol/L。
血清总胆红素的临床意义:①判断有无黄疸或黄疸的程度:TBil
17~34µmol/L为隐性黄疸,34~170pµ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µ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µmol/L为高度黄疸;②判断黄疸的类型:TBii在340~510µmol/L者多为阻塞性(完全梗阻)黄疸,不完全性梗阻多为170~265µmol/L,肝细胞性黄疸多为170~200µmol/L,溶血性黄疸很少超过85µmol/L;③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定黄疸类型:TBil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TBil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为阻塞性黄疸,TBil、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增高均为肝细胞性黄疸。
三、如何看血浆蛋白化验单
肝脏是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器官。如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以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系肝细胞合成,当肝功能受损时这些蛋白质便减少;γ-球蛋白虽不是肝细胞合成,但肝脏功能受损时,如有炎症时,γ-球蛋白可增多。测定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肝脏对蛋白质的代谢功能。
脂肪肝最常见的异常变化是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值倒置,有些病人的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治愈后,血浆蛋白恢复缓慢,常要经过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肝功能化验单上蛋白检查主要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三项。血清总蛋白正常值为60~80g/L,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g/L,白蛋白正常值为40~55g/L,总蛋白值等于球蛋白与白蛋白值之和。
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功能的正常肝细胞的数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渐减少。则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治疗后白蛋白值上升,提示治疗有效;白蛋白值减少到25g/L以下时,容易发生腹水。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脏内有炎症改变。
A/G比值即指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肝脏损伤严重,病变范围较大时,可见到A/G比值倒置。A/G正常比值为15~25:l。病情好转后白蛋白回升,A/G比值也趋向正常。
血清总蛋白,轻度肝病时一般不会改变。血清总蛋白若>80g/L,称为高蛋白血症,主要是因为肝脏有炎症时球蛋白增多所致,常见于肝硬化、慢性炎症时。血清总蛋白<60g/L称为低蛋白血症,见于慢性肝脏炎症、恶性肿瘤等。
四、如何看血脂化验单
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它们正常值为:
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1)
TG:022-121mmol/L(20-110mg/d1)
HDL-C:09-219mmol/L(35-85mg/d1)
LDL-C:<312mmol/L(120mg/d1)
ApoA1:l10-160mg/dl
ApoB:69-99mg/dl
脂肪肝本身即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代异常。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查可见血脂明显增高,表现为TC、TG、ApoB均明显增高,另几项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上述各指标数值因各个医疗单位检测方法、实验条件不同可出现不完全相同的正常值。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五、不同原因所致脂肪肝化验检查结果有特异性吗
脂肪肝的化验检查通常仍难以与其他疾病如传染性肝炎等相鉴别,但确诊为脂肪肝后,有些化验结果可提示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性脂肪肝:ALT、AST可升高,但多以ALT升高为著:若有胆碱醋酶升高,则对本型脂肪肝有一定诊断意义。
营养失调性脂肪肝:常见有高TG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肪酸血症,营养不良者常见低脂血症或伴低蛋白血症。
酒精性脂肪肝:γ-GT升高是诊断本型的较敏感指标:ALT与AST:ALT升高多不灵敏,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助因子B6下降所致。当AST/ALT>2时有诊断意义。
你好。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
ALT即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异常,必须加以鉴别——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该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妊娠期,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血清胆红素(SB) 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但不能鉴别是哪一种类型黄疸。
直接胆红素增高应警惕以下疾病: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各种药物、酒精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常伴有明显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肝肿大、肝区轻度压痛等体征,ALT明显增高。
(2)胆石症、胆管、肝门、壶腹部、胰腺癌肿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常伴有右上腹绞痛及胆囊肿大,或持续性腹痛、体重减轻,黄疸呈间歇性,多有弛张高热,ALT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3)还有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所致溶血性黄疸。
间接性胆红素增高有溶血性贫血、后天获得性非溶血性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
建议你到医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才能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祝你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