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很容易被黄疸这个疾病缠绕,临床上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不过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除的。那么新生儿黄疸怎么退的快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些下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再给大家介绍一个药物,急肝退黄胶囊。
1、功效如何
各种引起肝炎的病因都可因同时出现黄疸而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的感染,其他嗜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化学毒物的损伤(如四氯化碳)、酒精损伤、药物(雷米封、利福平、降血脂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等,这些原因都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产生肝炎,同时出现黄疸,在临床上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物中急肝退黄胶囊的疗效比较好。
2、功能主治
急肝退黄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棕色的粉末;味苦。其主要成分有茵陈、黄柏、板蓝根、白茅根、苍术、郁金、秦艽、蒲公英、车前草、黄芩、麦芽、大黄、栀子。因此,急肝退黄胶囊具有清肝利胆,退黄除湿的功效和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身目俱黄,发热或无热,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
3、新生儿黄疸
一般来说,如果是正常的生理黄疸在宝宝出生2周之内就会自行消退,家长们可以不必过于担忧,引起这种体征大多是由于母体湿热,新生儿在胎盘中还未来得及排出沉积体内的物质,从而引起的黄疸症状。对于这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的问题,母亲也需配合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来帮助宝宝排黄。
家长在弄明白新生儿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之前,先要观察宝宝的黄疸症状是否严重,对于比较轻微的症状只需要让宝宝多喝水,并且尽快让新生儿排出从胎盘中带出来的粪便,胆红素可以随着胎便的排出而排泄掉。接着要继续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立即进行住院治疗。
如果是新生儿病理性的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呢,西药上是通过服用葡萄糖溶液,或者激素的治疗,中药则是通过清热解毒的黄连,黄岑等煮成汤汁给宝宝服用,来调理帮助退黄。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勇辉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约有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一周出现黄疸。轻度的黄疸属正常现象,5 7天可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最长可延迟到3 4周。那么,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但当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未结合的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急性胆红素脑病 。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红素脑病时通常缺乏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循环呼吸功能急剧恶化等,不易诊断。
若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不加以干预或干预不及时,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可发展为慢性、永久性的神经毒性及后遗症,称为 核黄疸 。包括 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 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 、 眼球运动障碍 和牙釉质发育异常。
中国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研究协作组进行的大规模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高达收治患儿总数的48%。因此,新生儿黄疸,切勿疏忽大意。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有哪些?
一、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新生儿胆红素处于较高水平。总结有以下几点: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相对短,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且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倍。
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与胆红素结合的量也越少。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新生儿肝细胞内与胆红素结合的蛋白含量极微,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早产儿更为明显,造成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重吸收多
新生儿肠蠕动性差,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而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相对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再通过肠道重吸收,导致肠-肝循环增加,血胆红素水平增高。
二、病理性因素
除新生儿特殊的生理性因素外,某些疾病也会引起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如新生儿溶血病(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导致的溶血、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3、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肝炎、肠道外营养所致的胆汁淤积、胆道闭锁等。
三、母乳喂养性黄疸
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3 5天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肝肠循环增加,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母乳喂养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 12%。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主要包括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必要时补充配方乳。
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包括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窒息、显著嗜睡、体温不稳定、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白蛋白血症)。对于胎龄 35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Bhutani等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
一、光疗
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新生儿有不同的光疗指征,另外还需考虑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2),或将TSB超过Bhutani曲线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出生体重 2500g的早产儿光疗标准亦应放宽,可以参考表1
二、换血
换血指征
1、出生胎龄 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图3),出生体重 2500g的早产儿换血标准可参考表1。在准备换血的同时先给予患儿强光疗4 6h,若TSB水平未下降甚至持续上升,或对于免疫性溶血患儿在光疗后TSB下降幅度未达到34 50μmol/L(2 3mg/dl)立即给予换血。
2、严重溶血,出生时脐血胆红素 76μmol/L(45mg/dl),血红蛋白 110g/L,伴有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
3、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者无论胆红素水平是否达到换血标准,或TSB在准备换血期间已明显下降都应换血。
三、西药制剂
1、白蛋白
可结合血浆中未结合的胆红素,使之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并加快胆红素转运,降低血浆未结合胆红素水平。
适应证: 1、需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可考虑联合应用白蛋白,对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有一定帮助;2、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给予白蛋白输注,可结合游离胆红素,降低血中游离胆红素进入血脑屏障的风险,缩短光疗时间。
2、苯巴比妥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较低,苯巴比妥具有诱导酶活性的作用而增强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并且苯巴比妥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增强胆酸的合成,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排泄。
适应证: 1、有高胆红素血症家族史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黄疸高峰多在4 6天出现,且苯巴比妥在口服2 3天后才明显发挥作用的特点,建议出生后24h 3d给药;2、苯巴比妥可增加胆小管的胆汁流量,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症、G-6-PD缺陷症、继发胆汁黏稠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
3、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可通过参与胆汁代谢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促进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速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
适应证: 新生儿黄疸考虑光疗即可开始口服辅助治疗,特别是采用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
4、丙种球蛋白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使用丙种球蛋白可封闭网状内皮系统的Fc受体,减少吞噬细胞对致敏红细胞的破坏。
适应证: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如果加强光疗后血清或血浆胆红素仍然继续上升,或在换血疗法阈值的34 50μmol/L(2 3mg/dl)之内,则推荐给予丙种球蛋白。
四、中药制剂
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明黄、舌质红、苔黄,中药主要有茵栀黄和清肝利胆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
作为传统的中药茵栀黄方剂,在亚洲地区作为新生儿黄疸的防治用药已有几个世纪,疗效显著。与退黄有关的成分是茵陈,主要适用于大便较秘结、肝胆湿热且热更重的新生儿黄疸。研究显示,对胆红素水平达到或超过 Bhutani 曲线低危区和中低危区分界水平(即第40百分位线)但尚未达到光疗干预标准的患儿,单独使用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天,用药5天)治疗,可提高不需光疗的概率或降低光疗的概率。
清肝利胆口服液
清肝利胆口服液主要适用于纳差、大便较溏烂等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胆湿热且湿重的新生儿黄疸。清肝利胆口服液能促进黄疸的减退,但临床研究证据级别为低质量。
有研究发现,清肝利胆口服液可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小结
黄疸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现象,适度的胆红素水平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过高的胆红素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害。目前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 3天就随母亲返回家中,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不足,又缺乏监测血清胆红素的条件,若出现严重的黄疸,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导致胆红素脑病。因此,家长应密切留意婴儿皮肤黄染程度,及一般表现,及早发现异常,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
[2] 《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专家编写组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7):105-110
[3] 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1-120
首先要看看宝宝到底黄疸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用担心,会逐渐退下来,对宝宝健康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这孩子没有吃母乳,可能不是母乳性黄疸,没有退完的问题有两种,一个是这个孩子如果是早产儿,两到四周退完也是正常的,如果这个孩子是足月儿到18天没有退完,没有退完说没有减轻还是说有减轻,越来越轻了,如果越来越轻也不用太担心,如果没有减轻,可能是有点问题,可能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应该去医院做诊断,因为是病理性黄疸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及时的去处理。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1、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现代的中药制剂: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