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起势;右揽雀尾;左单鞭;提手;白鹤亮翅;
搂膝拗步二; 撇身锤;捋挤势二;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
第二段
开合手;右单鞭;肘底锤;转身推掌二;
玉女穿梭二;左右蹬脚;掩手肱锤;野马分鬃二
第三段
云手三;独立打虎;右分脚;双峰灌耳;左分脚;
转身拍脚;进步栽锤;斜飞势;单鞭下势;金鸡独立二;退步穿掌
第四段
虚步压掌;独立托掌;马步靠;转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势;
上步七星;退步跨虚;转身摆莲;弯弓射虎;左揽雀;十字手;收势
扩展资料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
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
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
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
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
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
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
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2式太极拳
张三丰的 武术 可以说在武术界也是响当当的,张三丰创编了 太极拳 不仅使自己延年益寿,其 总结 的一套拳法对现代人也是颇有收益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当张三丰38式太极拳拳谱。欢迎阅读!
武当张三丰38式太极拳拳谱介绍
1,起势
重心下沉,脚尖点地,迈开马步标准,重心轻移到左脚。做到:松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松。两手合到腑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窝,翻腕沉到膝盖与膝平,再抱球从两膝盖提起与肩平,成大圆形。
沉肩沉肘沉掌,气运掌心合掌于头顶,翻腕下沉至肠位与脐平,后收起,下沉做勾手提与肩平,同肩宽。
2,退步崩式
两手交叉抱球,扣脚收脚丁步,手抱圆,手臂撑圆。转身左脚向斜角迈步前移,马步棚掌,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两臂撑圆。
3,揽雀尾
穿掌后坐,扣脚,上手齐眉下手齐胯,抱球收脚丁步。穿掌下沉,迈右脚推、按,摆左扣右,摆右扣左,一插,二插收脚,三托换掌,左掌穿出,翻腕提膝,脚尖扣起蹬出,绷直收回。
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摆脚一带至左上斜方,二换手退步,转身弓步带掌至右后斜角,后坐穿掌收脚,下沉扣脚抱球,面向正前方。
4,正单鞭
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左手扶助右肘,提膝蹬脚,脚尖绷直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逐渐分开。
5,提手上势
后坐扣脚,左掌从肠位穿出,稍低于肩成正马步。翻腕摆脚带掌收脚,肘与膝合,掌向正前方,托掌带手至肠位,形成一个立圆形,勾手提于肩平,提膝与手同步,蹬脚。
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左脚点起与两掌心相对,左脚迈出,马步沉掌,左掌心提至心窝,两掌背相对。
6,白鹤亮翅
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两臂撑园。
7,左搂膝拗步
右掌下按,左掌上托,左脚收回成丁步,左掌心下按,右掌心上托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
跟步后坐,转身带掌,左掌托与肩平,右脚收回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搂左推。
9,倒转肱
拨掌后坐,转腰右掌从肠位向左膝下插,抱左插扣脚。拨掌后坐两手收至肠位,送掌提膝,两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脚后退,左掌收至肠位向膝盖下插,二插扣脚,拨掌收脚,两手收至肠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脚尖绷直。
10,斜飞式
重心下沉,左脚向斜角退步,转身右掌下插,二插收脚丁步,右脚后退,转身右掌从心窝送出,掌心向上。
11,虚步亮掌
左掌收到肠位,从腋下穿出,左脚前点成虚步亮掌,两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势
右掌穿出,左脚后退,带手收脚,两手收至肠位,勾手提膝蹬脚。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收脚,掌心相对。重心下沉,左脚迈开,马步沉掌,掌背相对。
13,白鹤亮翅
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
14,左搂膝拗步
右掌下沉,左掌上托,收脚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上托,迈步,搂膝推掌。
15,海底针
按掌收脚一插,二插换脚,三插上步。
16,闪通背
重心前移,摆脚翻左架右,两拳心朝上。
17,上步搬拦捶
跟步合手,后坐转身收脚,上步带拳冲,两拳交叉与肩平,拳背朝上。
18,揽雀尾
跟步后坐,两手收到胸前,推掌丁步。重心下沉,右脚向前迈出,左手从右臂上方穿出,右掌托起带手蹬脚。收脚送掌,带手转身,丁步抱球。重心下沉上步推球。沉掌至膝前,摆左扣右,摆右扣左,左手收到肠位。
一插至膝前,二插收脚,三换脚托掌。左掌穿出手腕交叉,两掌心向上,翻腕提膝,拨掌蹬脚,收脚下沉,两手收至肠位,上步马步送掌,两掌心朝上。
翻腕摆脚,摆掌收脚丁步,送掌退步,转身弓步带掌,收掌后坐,穿掌收脚,下沉按掌,扣脚抱球,面向正前方。
19,正单鞭
左掌外翻,右掌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收脚下沉,左脚迈开,重心前移,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
20,云手
收脚后坐,扣脚按掌,形成正马步,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左托右沉。一云重心转到左脚,右托左沉,右脚收回两脚平行。二云右手重心转到右脚,左脚点起,左托右沉左脚迈出。
三左云重心移到左脚,左托右沉右脚收回,两脚平行,面视正前方。四右云手,重心移到右脚,左脚点起,左托右沉左脚迈出。五左云手,重心移到左脚,右托左按右脚收回,保持两脚平行。六右云手,左脚点起下沉按掌,转身抱球起身,面向斜角。
在云手时注意,上手齐眉下手齐胯。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要平衡均匀的走。两肩不要左右摇晃,它是以腰带手而不是两手在划。希望大家慢慢领悟每一个小动作。
21,正单鞭
左掌外翻,右掌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收脚下沉,左脚迈出,勾手勾好,左掌心朝里,重心前移,掌心向外旋转分掌,两臂保持一个大圆形,掌要立起。
22,高探马
翻腕收掌收脚,左掌心朝上,右掌心朝下,右掌从左臂上推出,左脚提起,脚尖平行。
23,狮子右蹬脚
翻腕,左脚后退,左掌穿至右掌心,两掌心朝上翻腕后坐,拨掌收脚成丁步,下沉按掌,托掌起身,两掌托与肩平,同肩宽,掌心向上,两掌相里转收形成拳,提膝蹬脚,两拳背朝内。
24,狮子左蹬脚
收脚抱球,穿掌迈步,前移分掌,右掌心朝上,左掌心朝下,两臂撑园左掌收至肠位,穿掌收脚丁步,翻腕下沉,按掌托掌起身,两掌心向上两掌向里卷收成拳,下垂提膝蹬脚,两掌背朝里。
25,转身左楼膝拗步
收脚,左掌带至右肩,左脚后点,扣脚转身,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左脚迈出,搂膝推掌。
26,右搂膝拗步
跟步后坐,摆脚转腰,右掌带自左肩,左掌上托,右掌下按,右脚迈出,搂膝推掌。
27,上步伏虎捶
跟步后坐,摆脚转腰,左掌带至右肩,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左脚迈出,左掌在膝前搂至背后变拳头,右掌握拳砸至膝前,拳背朝前。
28,闪通背
后坐扣脚,成正马步,以腰带手,右翻左架,两拳心朝上。
29,上步搬拦捶
收脚,左拳带至右肠位,拳心朝里,脚跟着地,摆脚转腰提膝格拳,拳背朝前,左拳放至右肩,下沉上步,左拳穿至右拳内则,转身带掌左脚收回,两拳背朝上,下沉左脚迈出,左拳从肠位带圆,右拳冲出,两腕交叉,拳背朝上。
30,小擒拿手
跟步后坐,转腕扣掌前顶,左掌在右肘内则。
31,右踢脚
带手提膝蹬脚,两手带至左肠位,收脚抱球,插步分掌,左掌心朝外,右掌心朝内,右手齐肩,左掌齐腰。
32,左打虎式
后坐,右掌收至肠位,左脚收回,右掌托起,左脚迈出,右掌握拳向膝盖下砸,左掌从肠位带与耳平,拳背朝里。
33,右打虎式
穿掌收脚,扣脚转身,面向正前方,左拳在肠位,右手齐胸掌心朝内,右手收至肠位,左拳托起,左脚收回丁步,上步左拳下砸,右拳带与耳平。
34,独立式
后坐摆脚摆腿,重心下沉,两手交叉,右拳在外,抡拳提膝,脚尖绷直,左拳心朝上,右拳心朝前。
35,上步搬拦捶
重心下沉,脚跟着地,右拳撩起,拳腕交叉,转身带拳,收脚丁步,重心下沉,左脚迈出,左拳从肠位带圆,右拳冲出,两腕交叉,拳背朝上。
36,如封似闭
收脚后坐,扣脚抱球,形成正马步,抱转球,翻球摆脚,两手翻至肩前,前移推掌,两掌同肩宽。
37,十字手
收脚后坐扣脚,两手交叉,掌心朝下。
38,抱虎归山
抱球下蹲,十指相对,提至胸窝,右脚退步,左脚收回,与肩同宽。两掌心朝下,沉至下丹田,两臂撑圆,两掌分开合与肩平,沉掌收脚,气沉丹田。
太极拳练习的技巧
1、心专
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打拳时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时劲运到中指了吗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钟左右,83个式子,几百个动作,编排严密,连贯性强,绝对不能走思。打太极拳强调专心用意,打拳时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一走思,拳式就会走错,拳就打不成了。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其实走路时仍可以想事,难能入静。而练太极拳则是入静的最好 方法 ,因为它是动中求静。
2、松柔
太极拳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对方来力,我尽量化开。能容能化,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主,不制敌于死地。化打合一,特别是陈氏太极拳打低架子,这是因为低架子容量更大。陈发科公强调“顺随”。陈照旭先生讲:四大块都要放松,即两肩和两胯一定要放松。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轻沉
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4、培根
打拳先培根,这是陈家沟打拳的 名言 。方位不对,五趾不抓地,下边没站稳,上边对也不对。现代体育原理讲究人体稳定角,即两脚平行微微外撇,打拳纵向时双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前后应该骑在一条线上,开脚时脚尽量不离开地。弓马步一定要分清,陈氏太极拳弓蹬步最多。什么是弓蹬步,即弓着的腿小腿要垂直,膝不能跪,前腿为支撑点,后腿为施力点。
例如右弓步,力从左脚跟里侧,通过腰脊背节节贯穿到右手。最要紧的是后腿,既不能跪膝,膝还要向里卷,大小腿向上撑,胯要松,脚向里扣,不扣就蹬不上劲。只强调松柔不讲刚柔相济不是太极拳。进要柔,退要促,如倒卷肱,退时脚不能离地,离地就不好发力了。而且退步要短促,进步要柔,即所谓“迈步如猫行”。打拳不是走路,脚一动即有用。
5、规矩
要尊重拳谱,细抠拳谱,使自己的拳打出来大小动作外形都要到位。手眼身法步,一点都不能马虎。如掌形,小指与拇指一定要说上话,虎口要圆。穿掌时力在指尖,撩掌时力在手背,不同掌形不同用法,这些在打拳时都要注意。
6、整劲
太极拳首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练拳要“周身一家”,劲要整。大小动作都是如此,都要体现在大脑的指挥下以丹田内转带动全身。以脚蹬地汲取大地的反弹力,从而使人体的内力与外力合二为一。双手合,手脚合,腰腿背均要说上话,全身配合好,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由内及外完整一气,防止单摆浮搁。
7、丹功
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关键是丹田的枢纽作用,拳式周身一家,大小动作都要以丹田为枢纽。丹田运动也叫骨盆运动。所谓“练精化气”的鼎炉,就是强调丹田即肚脐以下的小腹的运动。
丹田的运动对人体生命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运动快慢均如此。我们知道人体骨盆里脏器最多,内分泌、消化、排泄、生殖系统大部分在丹田区域,丹田的转动不仅有利于内分泌消化系统的良性改善,性功能、生殖功能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8、中正
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上身中正。一起式,便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里收,眼平视,头部端正。陈照奎老师将胸腰部分比做棋盘上的老帅,不能轻易随便移动。人们称陈氏太极拳宗师陈长兴公为“牌位先生”,他拳架规矩,即要求胸腰躯干部位必须保持端正,不允许左歪右斜,前俯后昂,左右摇晃。
百会、会阴两穴位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上下都要有上下对拉拔长的感觉。这样你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都会少得病。同时,通过立体螺旋劲,又要灵活,屈伸自由,旋转自如。
9、平衡
打拳要强调三维平衡,上下、前后、左右均要对称平衡。手往前推,腰部命门就要向后撑,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这叫八面支撑。
10、螺旋
陈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缠丝,四肢动作非逆即顺。重要的是胸腰的立体螺旋,金刚捣碓,握拳时,先要沉右胯,翻左臀,胸略左转。提拳时,再沉左臀、翻右臀,胸腰右转。
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 传统 文化 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1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简介
2 张三丰太极拳内功介绍
3 张三丰太极拳的六大好处
4 三丰太极13式的简介
5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步法结构
6 张三丰24式太极拳教学
1、起势与收势
2、偏马步与右手懒扎衣桩
3、左右手单手缠丝功
4、双手正反缠丝功
5、左右手单鞭桩
6、无极桩、浑圆桩
1、起势与收势
2、马步桩与浑圆桩(高低)
3、左右手懒扎衣桩
4、左右手单鞭桩
5、左右手单手缠丝功
6、双手正反缠丝功
7、左右手金鸡独立
“六”是泛指,可以六组,可以不止六组,也可以在更多的动作中选定六组,是非常灵活与随性的,同时又不失规范。
起势与展翅
画圆与收势
站立功与浑圆桩
左右手懒扎衣桩
左右手单鞭桩
左右手单手缠丝功
双手正反缠丝功
左右脚金鸡独立
三个方向提膝
两腿虚实转换(浑圆桩+两腿虚实转换)
站功:原地两腿“虚实”转换
横开一小步,双膝微屈站立。类似原地踏步,原地跑步,就是不向前走,在原地踏步或跑步。迁移到双腿“虚实”转换练习,这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动作,单纯到就是虚实转换。
松左胯、实右胯;再松右胯、实左胯,就这么简单。
松左胯时身体自然向左转到45度位置;松右胯亦然。
两手自然放松,虚腋下。双手随着身体转动自然摆动。体会腰转手被带动。
身体如同钟摆不停地匀速摆动。看似身体在转动、手在转动,其实仅仅是两胯的虚实变化。速度可慢、可快。步幅可大、可小。
脚底紧紧粘着地面,虚涌泉穴。呼吸慢慢跟上,自然的逆腹式呼吸。
将“虚实”转换纯之又纯、简之又简。将“虚实”转换的练习做到极致。
两腿“虚实”转换:一松一蹬,一前一撑
站功两腿虚实转换,可以概括为:一松一蹬,一前一撑。
联系偏马步的要求:实腿撑,虚腿蹬。
道理是相通的,两腿虚实转换时,比如左腿“一松”则为“虚”,“一蹬”就走出后弧线;另一条腿是同步的,受左腿的“一动”,右腿自然“向前”,“撑”住。
小结一下:左腿松、右腿实,左腿蹬、右腿撑,左膝后、右膝前;重心右,身朝左,手相随。
站功:浑圆桩+虚实转换训练
站功的开发空间非常大,浑圆桩可以与双腿虚实转换训练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动作非常简单,就是在浑圆桩的基础上,两胯虚实变化,虚左实右、虚右实左。这样,身体看上去在旋转,如同钟摆。此时,身体没动,腰脊没转,身体的朝向变了,是胯关节一虚一实的变化所致。
身体的起伏越小越好,起伏大了,是膝关节链接的股骨与胫骨的折叠角度的变化,没有锻炼到胯关节。起伏越小越难,此时腰脊如同磨盘在水平转动,腰与胯得到充分的锻炼。
站功:反手缠丝时的“移与转”
两腿虚实转换,是重心的变化,从左移动到右,从右移动到左,腰脊还没有转,是两胯变化所致。
反手缠丝时,先移动重心(两胯虚实变化)再转腰脊。有一个先移后转的腰胯运动。
“太极手不动”一定要具体分析与补充。身体与手都是被腰胯带动的。但是并不是说手不起作用,重心移动时,手在缠丝;腰脊旋转时,双手保持棚劲。
“旋转”的轴心是实胯;“移动”的轴心是隐匿的。
……
左脚横开一小步,两脚同肩宽站立;
松胯屈膝;两手逆缠;双手向前棚,腰胯向后收,与此同时慢慢吸气,直到双手前平举,掌心向下。
双手按掌,向下向后收;两膝向前伸,膝不过脚趾;保持收胯姿势。与此同时呼气。
可以反复做“起势”动作六次。
一次“起势”结束,中间接一个过渡,吸气回到站立;呼气松胯屈膝。接着就开始做下一个“起势”。
作为单招练习的“起势”,与“三收一吸”的细节结合,锻炼效果非常好。双手向前棚的同时,收胯、收肛、收小腹,长长地吸一口气。
这是一个难点,在这里化难为易了。“三收一吸”不断强化意念,动作自然而然跟上。
马步是最基本的动作,又可以过渡到浑圆桩,所以值得一站。站马步桩时,可以默念六条原则。站浑圆桩时可以默念六个要点。
这样,可以把看似繁杂的“666”分解到运动的过程中,便于掌握和强化。
左脚横开一小步,同肩宽。松胯屈膝。双手放在小腹前。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士反之)。
这个动作比偏马步还更简单,不需要分虚实。
实腿撑,虚腿蹬,两胯松,手护腹,身中正,头虚领。
细节:
右手成掌顺右大腿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手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手腕低于肩高于肘。
左手叉腰,四指在前,大指在后。
身体正对镜面(参照面),两脚开立约两肩宽,左脚尖微外摆向前,左腿屈膝松胯,左膝正对左脚尖,右脚尖微内扣向前,右膝与右脚尖关照,不可有跪地之意,右腿伸但不僵直,上身自然正直,身体重量左腿承受约七分,右腿承受约三分。左手成掌顺左大腿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手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掌心对镜面。右手成勾手顺右大腿方向伸出,亦松肩、沉肘,腕子放松,勾尖自然向下。从左手中指起,顺臂,绕背过右臂至右手勾尖成一空间曲线。两手腕同高,但不可高于肩低于肘。(高低:肩腕肘)头自然正直,眼正平视,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缠丝功一般有四个点位,分别谓之1、2、3、4。为了能够更加精细化一些,也是运用“666”的思维方式,增加到六个点位。也就是在原来的1-2、3-4之间个增加一个点位,使之更加精确,以减少运动的误差。
1、右手到45度,立掌,
2、腰转带动右手到0度,侧掌,
3、右手顺缠到右下方,托掌,
4、转腰带动右手到135度,
5、右手提到右上方
6、右手逆缠到180度,随后打开回到1号位。
从懒扎衣的招式开始,右手立掌伸向右前方45度角。右手顺缠同时移动重心,右手带到0度位置。腰向左侧旋转,带动右手到135度,腰脊实际旋转了135度。
右手不过身体的中线。右手在身体左侧逆缠,身体重心走后弧,从左移动到右,将右手带到身体的180度的位置。右手打开,腰带动右手回到45度位置。腰脊也是旋转135度。
结论:腰脊的旋转,开与合各走了135度。手在身体两侧顺逆缠丝时移动重心,带动手转了45度。所谓合,腰脊是从0度转到135度;所谓开,腰脊是从180度转回到45度。
小龙师傅纠正我缠丝功时手掌的掌型。以右手为例,手打开时,手掌在侧掌与立掌之间,是斜掌,好像是抹玻璃的感觉。手掌定型之后,就如同地球的同步卫星,以肩、肘为轴,节节贯穿。
小龙师傅教拳前,都会正一正缠丝功。今天指出我的问题,要我注意吸胯,形成合劲。使我的动作更加规范,这样又缩小了一点误差。
师傅有时会用不同的术语,这样的话就需要弄清每一个术语的内涵,以及不同术语之间的关联。
比如,“后坐”是打比方,区别于“蹲”。“吸胯”是对胯的要求,胯往里收。“合劲”是这样之后产生的效果;所以,吸胯有时也叫做合胯。
后坐、吸胯、合劲,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说法,都是有关联的,说的是同一回事。
“蹲”,膝盖受力,往下蹲时,胫骨与股骨的夹角变小。打太极拳松沉时切忌“蹲”。
“坐”,主要是胯向后伸,可以不改变胫骨与股骨的角度,股骨与身体的夹角变小。
吸胯,是指胯收进去的动作。胯收进去,股骨与身体的夹角就会变小,如同铰链将门合上。这种劲谓之合劲,此时胯的状态谓之合胯。
圆裆是太极拳所强调的。如何做到?胯要松、要沉、要收、要吸、要合,要往后伸。胯保持这种状态,裆就自然圆了;裆圆了,合胯的要求也达到了。
这一切都是相关的。一个地方没达标,其它都会受影响。
想象人坐在一个球体之上,裆之圆是立体的。观察裆的形状,从正面看裆是圆的(∩),从上往下看也是圆的(∪)。
如何走出后弧线?通过移重心来画出一条弧线。
裆圆了,才能走出一条饱满的后弧线。裆不圆就会直来直去。
太极手不动,手动不太极。因此裆是否圆了,也可以通过手的运动线路来观察。
以右手缠丝功为例。右手从45度到0度,借助移重心时的圆裆,来画出一条圆弧。
接着是转腰,将右手带到135度处。右手从135度到180度的逆缠,走出一条圆弧。
圆弧是否饱满,可以成为圆裆的标志。而裆圆在吸胯。
今年又爱上站桩。在数九寒天站上半小时,身上就像有一口锅,热气腾腾。
慢慢感受身体的变化。先是感到颈项有灼热感。左肩有点酸。两肾发烫非常明显。脚底发热。脊背发热,要冒汗的感觉。全身的血液在奔腾。
总的感觉,背部的变化比较明显。
当你在做“站功”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腰胯”是主动,其它关节都是从动,我想这大概就是“以腰为轴”。
以缠丝功为例,先移重心后转腰。转腰是腰胯主动,手是从动。移动重心时,腰胯走出一个后弧线。此时可体会力发于足底和收胯运动。
太极拳从整体来说是“意气运动”,从动作来看是“以腰为轴”。腰是笼统说法,可以具体为“腰脊”与“胯关节”。
腰胯走的不是直线,而是弧线,主要是后弧线。形成太极图的外圆。
腰脊与两个胯关节,一共三个点。为什么是偏马步?这就是为了腰胯旋转的需要,三个轴无法旋转,必须偏到一边,以某一胯为旋转轴,无论是左胯还是右胯,腰脊永远是支撑轴。
像“磨”或者“车轮”一样旋转,这旋转的轴是某一侧的胯关节。
脊柱运动的四种方式:如果坐在凳子上,此时胯关节是不动的,腰脊仍然可以运动,并且有四种方式的运动,前后运动,左右运动,旋转运动,上下运动(拉伸)。
浑圆桩,双手在胸前抱球状。肩肘腕正好有六个点位,其高度腕不过肩、肘不过腕;其宽度肘宽于肩、腕小于肩。
肩肘腕的相对高度与宽度确定之后,双手形成的抱球状就非常规范与稳定。以此迁移,胯膝踝的具体位置。
肩肘腕的位置是以肩定位,肩是固定的。那么胯膝踝,就可以用胯与踝来定位。
胯膝踝前后位置,以踝来定位,胯在踝后高于膝,膝在踝前不过趾。
胯膝踝左右位置,以胯来定位,踝略宽于胯,膝略宽于踝。
“裆贵圆”,此时可以感受圆裆,但都不能太过,以自然为好。
站浑圆桩如何准确定位?手的位置看肩肘腕的高低宽窄;脚的位置看胯膝踝的前后左右。那么身体的姿势呢?可以根据肩、胯、踝来确定。
从侧面看,踝是确定的,胯在踝后,肩在踝胯之间。同时膝不过趾。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动作可以用关节定位法来准确定位。
左右手金鸡独立,包括两手交替时,双手在胸前画圆,这就成了“站功金鸡独立”。可以帮助提高自己单脚站立的稳定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