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LXtV0WISjFxgKMc4BDT8g
提取码:0kei书名:未来简史
作者:[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7-2
页数:416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zui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作者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国际畅销书《人类简史》。其新作《未来简史》,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终极命运,甫一出版就在全球掀起一股风潮,引起广泛关注。
读《未来简史》有感1
竟然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赫拉利《未来简史》读完。不是因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部头巨大,而是因为自己内心浮躁、私欲膨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文科生,科学素养实在欠缺。然而,读这本书竟然深深被吸引,被作者犀利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海量的信息、辩证的思维所折服。
顾名思义,《未来简史》是一本关于未来的书。依据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地覆天翻一日千里的变化,对未来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做了诸多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推测和想象,尽管这些推测和想象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未来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或其他什么制度的安排,而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由此推演出可能的未来社会。而且,赫拉利一再强调,这种结果只是一种可能性,进而启发我们思考怎样达到这种可能性或避免这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是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文版扉页上的亲笔书写:当我们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的终极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中国读者贡献智慧。
活在当下,我们是幸福的。当大约6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迈向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磨难呀!6万年,对于地球42亿的年龄,实在算不上什么。然而,就是在这6万年里,人类征服了地球,成为地球的最高统治者,万物惟我独尊!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万物互联,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财富,有物质,满足我们的物欲;有精神,满足我们的神性;有制度,无论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都使得我们人类强大有力量。这一切都奠定了我们人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图中那个亮点。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就上面照片说了这段著名的话—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应该说,今天的我们拥有了人类以来最舒适的生活了。大快朵颐的美食,安全便利快捷的交通,宽大漂亮的房子,舒适开心的工作,开放平安的社会,民主自由的政治,核威慑下的和平,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用了6万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活在当下,我们是痛苦的。也许真的如赫拉利所说,人类一下子成为地球的主宰就如同暴发户没有心理、文化的准备一样,我们给这个地球带来的灾难也是前无历史的。物种的灭绝,气候的变暖,人口的爆炸,山洪、地震、瘟疫、战争等等,一直以来困扰着人类。人类在无穷尽的追求物质享受的进程中也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
赫拉利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石器时代的体验:第一天,在原始深林徒步旅行10小时,在河边开阔的空地搭营过夜;第二天,独木舟顺流而下10小时,在小河旁露营;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在湖里钓鱼、在附近的树林里采蘑菇。
现代无产阶级体验:第一天,在受到污染的纺织厂工作10小时,在拥挤的公寓大楼过夜;第二天,在当地百货公司收银员10小时,回到同一栋公寓大楼睡觉;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开立银行账户、填写贷款表格。
你会选择哪一个?答案显而易见。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类到底怎么了?人性,物性,亦或是神性?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是我的断言,也是我的坚信。尽管赫拉利说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尽管他把未来的宗教归结为数据主义而不是人文主义。数据主义可能是未来的宗教,人们可以把一切都归于数据,但是,人,人类,一定会在这个新宗教里起到决定作用。离开了人的宗教,无论这个宗教信仰的是上帝,人自身,还是无处不在的数据,都将是毫无意义且没有价值。数据的力量再强大,如同无所不能的上帝,那都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追求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把自己埋葬。人类因为是人类,所以不断在犯错。但是人类一直在修正错误,不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编者后记:以色列的赫拉利简直是一位“奇人”,1976年出生的他,年纪轻轻就写下了让全球学术界瞩目的世界史书,这位“旷世罕见的天才历史学家”一下子结合那么多的“硬科学”,写出了一本完整的“人类未来史”,他的非同寻常的想象力有些匪夷所思。正如我们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不亲身体会,怎会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篇读后感的作者是一位哲学系文科生,与工作百忙之中抽点滴碎片时间看完赫拉利的巨作,实属不易,也贵有持之以恒之心,在当今网络电子横行时代肯花时间看书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也可称为“奇人”了,“奇人”看“奇人”,碰撞出几多共性火花,又产生出几多逆向思维,但共同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人类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虽然之前有众多的“世界末日论”,人类只有把握好拥有的科技,正确运用科技,遵循自然法则,让人成为或者接近更智慧的神,在“宇宙大爆炸”之前,让我们这个“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上的人类在谢幕之前,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过好共同存在的每一天。
读《未来简史》有感2序言
有次微信上聊天,我问大雄对未来一百年的世界发展大势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这代人就大致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十分推荐我看《未来简史》这本书。
看了之后确实挺有启发,作者所想的很多问题,也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在想的问题,但是作者的思考更加成体系,表达更清楚。在读书之余,我另外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像赫拉利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专业思考者"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或懒惰,或无方向,而赫拉利这样的专业思考者,正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互补。
作者提到一个词组,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用它描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真是非常恰当的。如今的我们,对于周遭的世界,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充分的理解。技术变得无比复杂,搞清楚背后的原理逐渐变得不可能,组织结构、流程也繁琐得难以把握,要厘清各种大小事件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很可能就干脆放弃,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一样过日子。
但作者没有放弃,虽然微观的社会现象已经复杂到无法把握,他寻找到了一种宏观上的框架,来对现实世界进行解读,《未来简史》就是他对现在的观察和对未来的预测,提供了非常宏大的视角,帮助读者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有四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印象很深,下面简单介绍。
(一)意义之网
作者提出了"意义之网"这个概念,人类几千年有记录的历史,就是这个意义之网在发生变化。
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来传播一个设定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意义,好坏、美丑、对错都将在这个意义之网中被判断。
从最早的各类宗教,到社会主义,到人文主义,不同的时代讲着不同的故事,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就在同一个网中互动。
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对于许多常见的社会概念,将会获得一个稍微不同的看法。
(二)叙事自我
作者将自我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当下的感受即是体验自我,可以感受愉悦和痛苦。
而生活中的长期决定,则依赖于叙事自我。每个人为自己编织一个故事,按照这个故事来过自己的人生。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故事时,会参考我们周围人的故事,还有专家、成功人士们的故事,于是我们加入意义之网。
当我们说起"我"时,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我。
(三)知识公式
作者总结了三个时代的知识公式:
1中世纪:知识=经义X逻辑
2现在:知识=实证数据X数学
3新人文主义(未来):知识=体验X敏感性
这是一个很有颠覆性的说法,让我们看到,()知识本身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以经验观察和数学统计为基础的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强。
在诸如各类设计、艺术创作等活动中,体验和敏感性越来越具有特殊的价值,实际上也可以将它们看作一种知识。
(四)数据和算法
市场,政府,甚至人本身,都是处理数据的方式。
作者说现在科学界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生物只是一种算法,它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制造出超越人类的算法,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人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不不上大型计算机。
我们其实已经身处算法的世界,而且社会算法正在不断进化。今年我们国家开始在很多大学开设"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
在未来所有人可能面临的威胁:少数人经过升级后变成超人类,他们超越了算法,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能够作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决定,算法系统无法了解也无法管控这些人。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低等动物,同时受到算法和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小结
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逐渐结合,发展出超越现在人类的"新人类",也许会实现永生,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未来简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小结,我们人最本质的欲望,比如永葆青春,长生不死,千万年来并没有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在宗教仪式中幻想一下,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也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读《未来简史》有感3今天早上读了隆兴发群里的一篇情感文章,说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情感,当时他们3个坐下来谈谁更爱林徽因,结果是梁思成,林与梁便选择结婚,可笑的后来林徽因死了,梁思成马上再娶,而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 谁更爱。看了我其实觉得有点可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发表的文字也是毋庸置疑的态度,也许每个人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子非鱼又焉知鱼。或许金岳霖就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剩男剩女一样,当时错过了一份感情,后面左突右击,就再难得寻找到那个互相喜欢的人了呢而并非不娶就是为了林徽因。
这就印证了我们群里一起发起读书会要读的书里的话,这本书就是《未来简史》,它里面写到“意义的网”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殊不知还有一种情况:互为主体。我们给很多东西赋予了一种意义,其实都是虚构的,人类会为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会让意义这张网收的越近。所以很多并非存在的东西,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那么它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存在,但是我们都认为它是存在的,那就存在了,就如上面林梁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看所有的文章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因此一般的人深信不疑,但是谁知道结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或许你认为他们的感情与我无关,我只要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但是那只是一个例子,放到很多事情中皆准。所以在评判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认为自己有那么的正确,不要对自己一贯以来的思想那么深信不疑。
读《未来简史》,读书会要分享,对于这种类型的看法我想我暂时表达还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把它写下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无宗教信仰之人。因为我确实不信教啊,我也认为没有上帝,也许大部分人都与我一样。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宗教主义信仰者。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相信destiny,在美剧大片中,总是在结尾的时候会让你相信这是destiny。平时我也相信冥冥之中,很多事情总觉得是冥冥之中发生的,相信很多事情是命运,就比如婚姻,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我就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冥冥之中总会安排那么一个人在等待。但是看完《未来简史》之后,我不免有点绝望了,因为这本书里面根本没有destiny,一切都是算法,连意识感觉都是算法,可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虚无的,哪里还会有destiny呢
又比如我喜欢说随缘,按《未来简史》说的意思,是没有缘这一字的,一切都是意识中的虚幻,哪有缘可以随,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刘滔,我们认识也好多年了,从高中开始的朋友,他之前没结婚的时候要我介绍女友,我与他说“这么急干什么,随缘吧”,他当时是这么回答我的:“如果听你的随缘,这辈子我估计就娶不到老婆”,现在他已经结婚很久了。有点搞笑,确实有时候真的不要太过于相信随缘,或许这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缘。
其次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因为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都是数据化时代,什么都是算法,你的思维,你的感知都只是算法,我不免觉得那是一个冷冰冰的时代,因为连情感与体验都是可以花钱买到,就像买一支雪糕一样。每个人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买艺术家的才华,科学家的智慧,你能想象得到的,都可以买。都可以像芯片一样存储于你的身体,你可以变成万能,升级为神。那么我想我还是不愿当神,我还是愿意活在这个世界当一个普通的人,体验普普通通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以前我大部分就是读读红楼梦,张爱玲,世界名著,中国名著这类型的文学作品,托群里一大咖的福,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看了一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看的书,比如《三体》《世界通史》《未来简史》《道德经》等等,这些书放以前或许从来不会进入我的世界,现在我却会为之入迷,读书对我的生活或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它不能帮我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或者让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它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的思想从只关注自身的一点小情小爱突然开阔起来。我会明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宇宙的高度,我真的连一粒沙子都不是。所以很多时候不必那么纠结自己的一点郁郁寡欢。尽管最终我还是回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写着一些我自己的小小情绪的文字。但是至少我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站在人类的高度在奋斗的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首诗:
《 惑 》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读《未来简史》有感4前段时间的培训,刚经过了关于互联网的“原住民”、“移民”和“难民”配对感悟,赫拉利《未来简史》再次引发我的震撼和思考。面对未来,我将会怎样,我还能怎样?
作者真是个奇人,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嫁接了历史与未来。全书近400页,以人类告别疾病和战争之后的未来时代为时间线,提出了人类幸福、永生和神性的目标社会,通过重温智人进化的历史,并与其他动物比较,揭示智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以及人文主义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宗教。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比马克思表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更为具体清晰的未来社会: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并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的知识消耗太快,我们正常的积淀和积累已经入不敷出,正如傅局那天提出的,我们已近慢不得,更等不得。
《未来简史》告诉我们,我们这代人有可能赶上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发展的红利,我们有机会消除癌症等疾病的影响,而实现超长生命力。可是,合上书本,发现还真的没有准备好了迎接这样的生命力。40岁生日那天,写了篇随感发表在《今日浦江》,给自己80岁的人生做了个定性,发现已经过了半辈子。转眼,步入50年龄层,或许还有半辈子要过,那接下去就不是准备退休的年龄了——这还真有点如何应对的茫然了。
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对的职业,面对的生活,何以应付和转型?真的自已由人升格为“神”,或许不只是一种期许,生理的适应缺无法面对心理的适应,成为一个未来时代或社会的“难民”,即使有幸逃难到那个时代,只是成为一个让智能设备摆布的无用阶层,人生的命运无法由自己主宰,这或许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人生际遇。
面对一个如此美好和悲壮的未来,赫拉利给了我们一条出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怎么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赫拉利在书中并没有表述,其实这也不是简史所该解读的,这正是《未来简史》交给我们所有不想被淘汰的人的作业吧?
我们渴望未来,但我们必须立足现在,完善好自我,离这个社会不要太远,不要让社会抛弃我们。或许我们渴望的那个未来我们不能等到,无法进化成为神,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充实与快乐。50岁,或许真的又只是一个人生的开头!
读《未来简史》有感5虽然很难以启齿,但我也要诚实的说,断断续续,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草草读了一遍《未来简史》,而且是跳跃的读,应该说并没有以一而贯之的通读,更不用说读懂、读通了。在培训期间所有推荐书目中,我最先看的是这本书,是"史"字吸引了我,应该说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形象思维者,喜欢历史性的传记、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书籍、大部头,那些精深的理论、想破头也难以知其所以然的模型、公式和辗转腾挪的论证令我头疼不已,只能止步不前、望洋兴叹。
从中学开始,我就喜欢读译著,是因为喜欢翻译过来文章的这种文风,语句常有倒桩、排比长句常见,比喻、拟人等幽默的气息都吸引我,有一种杂文的感觉。但《未来简史》读下来,我错了。因为《未来简史》不仅是"史"更是"推演未来"的"史"; 它是史学,还是哲学和科学、未来学。这部译著我读起来感觉有点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国外的史书,引证的事例大部分是世界的,并不是我熟知的;二是未来的技术、信息和概念,由于孤陋寡闻,也难以共鸣,往往还要查一些资料来学习,比如说信息和生物技术、人文主义特征、宗教和历史事件等等,有些梗过不去,就要反复几遍的读;三是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纪传体、编年体和断代史等体例,这个"史"以人为核心,包括科学、技术、意识,又有预测,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分类、分块阐述和记叙,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指向未来。四是近几年抱着手机看短评、聊八卦,没有静心读大部头、学术性著作的心境、毅力和习惯了。
但不得不说《未来简史》既震撼人心,又趣味盎然,既告知了我们熟知不熟知、经历未经历的过去,也以各种残酷无情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修正、或颠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思索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试图感觉、看到、认识未来,以及人类终将走向何方。所以说,博大精深的《未来简史》,截止写这个体会,我还未窥其一斑,未能登堂入室。
基本判断是:人类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来长期困扰并为之不断改革、创新和斗争的"饥荒、瘟疫和战争"等三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解决,是因为这三个问题局部小范围内还依然存在,并有时时发生的概率。但是我们有能力控制其蔓延,也就是风险可控的意思。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今天,永不满足的人类面临三大命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篇体会只能就"长生不老"来提出几个疑惑和思考,看看小伙伴们有没有同感,也算是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收集点信息吧…
我们渴望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想延伸我们生存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是想要不断的追求和更加完美。物质不灭,那作为同为物质体的人类本身也是有多个部件、零件(专业叫法是器官、组织和神经)组成的,往微观了说也是由原子、分子等组成,也将永生、永存。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技术,避免这个物质被腐蚀,避免一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近年来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发展使我们掌握了对抗死亡有力武器,解读生命密码、掌握长生不死之术,我们将不再慨叹去日苦多,也无需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将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的兴趣与爱好、专研于我们的工作及事业,将一切做到极致,那是怎样的惬意和快乐。
但"长生不老"给了我们希望,也让我们恐惧;给了我们笃定,也让我们失落。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在于成就感和有事可为,如果生命长到无所事事、生无可恋死亦无所惧的地步,是不是人类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找怎样幸福、快速又不违反道德的终结生命的方法了。
《未来简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这是幸事,但也很残酷无情,以前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生存。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不推陈哪能出新,没有前浪死在沙滩上,哪能后浪一浪又一浪。我们如何应对繁衍和传承?原来的认知是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今天我们为避免人满为患、失业率50%甚至更高导致新一轮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为了永生要掐断新生吗?这个问题我想不出来,作者好像也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欢迎小伙伴们告诉我。
《未来简史》是作者的预言,乐观与悲观各参半。但整体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对此,我等屌丝也不过是害怕不能适应未来,难于驾驭未来,被未来所抛弃而聊发一感,美其名曰读书体会,实为完成邹群主爱护、关心我们所下发的阅读任务…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未来终将到来,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多思考一下各种可能性、了解些未来的趋势、多学些新知识、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成为一个兼具各种能力的多面手,总没坏处。
最后来一句警句名言煲个汤:活到老,学到老。
《瘟疫与人》([美] 威廉·麦克尼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iMYDqyniaafS2UzHKpqsg
密码:nz1f书名:瘟疫与人
作者:[美] 威廉·麦克尼尔
译者:余新忠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8-5
页数:298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
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
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一代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纽约书评》称 “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纽约客》则认为此书是 “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奖得主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盛赞它提出了“富有创新也具有挑战性的历史概念,影响深远”,而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有言:“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 [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 [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 [以色列]赫拉利·尤瓦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 全球史奠基人、《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作者威廉·麦克尼尔又一部经典之作;它以恢宏的规模,将生态、人口与政治、文化整合起来,讲述3000年来传染病塑造人类与社会的历史进程,堪称论点精彩且挑战性极高的学术成就。
★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力作,匠心独运,颇为可读。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麦克尼尔凭借深厚的世界史功力,敏锐机智的观察和推理、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威廉·麦克尼尔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审视和阐释人类历史,纵横捭阖,提出众多独具匠心且发人深省的认识;他率先将传染病列入历史重心,给它应有之历史地位;他提供了数量惊人的细节,论述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扮演常见的关键角色。
★《瘟疫与人》一书直接启发了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写作,激发了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医疗社会史研究,深刻影响了当今学术研究的视野与维度。
★《瘟疫与人》是“见识丛书”系列第15册,“见识丛书”系列装帧设计别具一格,封面用纸采用国际FSC环保认证的特种凯斯棉,内文纸为72克月白纯质,精装圆脊,再加上内封独特的压纹工艺,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
媒体推荐
读过《瘟疫与人》,就会从此改变看待世界历史的观点。
——《纽约书评》
《瘟疫与人》有着深奥微妙的内容,强而有力的分析。
——《华盛顿星报》
《瘟疫与人》是令人屏息之作。
——《国家观察者报》
具有原创性的非凡之作……读完《瘟疫与人》绝对会收获匪浅,麦克尼尔的苦工没有白
下。
——《华盛顿邮报》
《瘟疫与人》是麦克尼尔继《西方的兴起》之后又一部辉煌的著作。他以恢宏的规模,
将生态、人口与政治、文化整合起来,堪称论点精彩且挑战性高的学术成就。
——《柯克斯评论》
《瘟疫与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强调的是一般历史书里不常探讨的事件。读者
一旦开卷阅读,将爱不释手……本书值得立即推荐给大众。
——《坦帕论坛时报》
洞见深远……《瘟疫与人》兼具原创性与刺激性,肯定会激起一阵波澜。
——《出版人周刊》
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非常有说服力的论证了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冲击,是
非常精彩的历史推论。
——《进步》月刊
《瘟疫与人》用引人入胜的史例,提出极为出色又具有十足挑战性的论述。
——《纽约》杂志
《瘟疫与人》是一部兼具重要性与原创性又精心研究的作品。
——《图书馆杂志》
《瘟疫与人》这本书令人无可抗拒。 ——《波士顿周日先锋报》
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用大量累积的证据,论述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扮演常见的
关键角色。
——《巴顿鲁治倡导报》
《瘟疫与人》对于世界历史有着极具吸引力的新解读。 ——《旧金山观察家报》
麦克尼尔做了一件值得赞赏的事,对于人们忽略的传染病与流行病,他提供了数量惊人
的细节。
——《芝加哥日报》
《瘟疫与人》巨细靡遗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洞见,看透疾病这种自然灾祸,如何在长
远的历史中大幅消灭世界人口。
——《纳奇兹民主报》
杰出历史学家的创新研究……对于历史事件专业的重新解读,加上科学细节的支持,麦
克尼尔提出了非常强力的论点。
——《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
启蒙人心……《瘟疫与人》值得推荐阅读。
——《大湍城日报》
麦克尼尔以熟练的学术风格,提出了大量证据,指出疾病在人类活动中扮演中心角色,进而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展。
——《每日新闻》
《瘟疫与人》是首屈一指的重要著作,一部地道的革命性著作。
——《纽约客》
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威尔•杜兰特,美国作家兼历史学家
《瘟疫与人》提出了非常创新,也极具挑战性的历史概念,令人阅读时欲罢不能。这本
书企图引起轰动,而它也的确办到了!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记者,普利策奖得主
作者简介: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一代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以一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 1996年,因其“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他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其他主要作品有《世界史》(A World History)、《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竞逐富强》(The Pursuit of Power)、《人类之网》(The Human Web,与其子约翰•麦克尼尔合著)、《追寻真理》(The Pursuit of Truth)等。
1、他快步向一边走去;在经过一束宽阔的阳光时,他的眼睛活了起来,呈现出蓝色的生命。
2、一颗破碎了的心。终归是个泵而已,每天抽送成千上万加仑的血液,直到有一天堵塞了,也就完事大吉了。
3、或是,请看那曲折蜿蜒、波纹回旋的小溪,任凭山石阻挡,它仍潺潺而流,奔向波涛汹涌的蔚蓝色海神世界,沿途有绿苔覆盖的河岸相伴,有温柔体贴的西风吹拂,有灿烂明媚的阳光照射,有森林巨人的枝叶临空,将荫影披覆在小溪那沉思的胸膛上。
4、他,自己生下了自己,中间夹上圣灵,自己派自己来当救赎者,在他自己和别人之间,他,受到了妖孽的欺弄,被剥光衣服又挨了鞭打,被钉在十字架上饿死,活像蝙蝠钉在谷仓大门上,他,让自己埋入地下又站立起来,下地狱救人之后才上天,在那里坐在自己的右手边,做了一千九百年,然而将来有一天还要回来毁灭一切生者与死者,但那时所有生者已经成了死者。
5、虽然我们的力量已不如初,远非昔日移天动地的雄姿,但我们仍然是我们。英雄的心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我们的意志和坚强依然如故。坚持着去奋斗,探索追求,绝不屈服!
6、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依旧去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
7、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
尤瓦尔·赫拉利15句经典名言
1、历史的铁则告诉我们,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不论是科学还是帝国,它们能够迅速崛起,背后都还潜藏着一股特别重要的力量:资本主义。要不是因为商人想赚钱,哥伦布就不会抵达美洲,库克船长就不会抵达澳大利亚,阿姆斯特朗也就没办法在月球上跨出他那重要的一小步。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3、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理感受了。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4、科学能够解释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物如何运作,以及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就定义来说,科学不会假装自己知道未来一定会有什么。只有宗教和意识形态会声称自己知道这些答案。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5、人类语言真正独特的功能是八卦,即表达不存在的事情(虚构故事),如此人类可以构建共同想象的现实,即共同的信念,从而进行大规模团结合作,这是认知革命赋予人类力量的核心。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6、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7、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8、人类以为是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人类简史》
9、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0、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1、Money is the most universal and most efficient system of mutual trust ever devised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12、认知革命在于人类学会了讲故事,并共同相信。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3、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4、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5、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第36页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弗朗西斯的名言_关于弗朗西斯的名言“生物技术会让人类失去人性……但我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多么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我们将站在人类与后人类历史这一巨大分水岭的另一边,但我们却没意识到分水岭业已形成,因为我们再也看不见人性中最为根本的部分。” ----弗朗西斯·福山《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基督教没有产生一条成道者的长链。弗朗西斯是基督教传统中一颗最伟大的花朵。他是纯粹的爱,无条件的爱,爱一切,爱存在本身。他对他的爱感到欣喜,那是他的祈祷。整个的存在是它的家,树和房子和鱼儿是他的姐妹。每一个事物都在深深的共有中联系着。 ----奥修《左巴佛陀》
爱产生了,但爱也并不是目标。你可以停留在爱里面,它是一个很美的现象,而且你已经走得够远了,它是第七步,只要再多一些,那个圆圈就完整了。那些属于心的人会让你看起来觉得很进化、很文明——亚西济的圣弗朗西斯和其它这一类的人——他们会让你看起来觉得非常非常进化、非常非常文明,你对于他们的存在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他们的品质是不同的。如果你去接近他们,你将会感觉到一种磁力,他们会有一个能量场,他们可以把你拉进去。接近他们,你自己的心会开始产生作用。他们是非常进化的人,但是那个进化还不完整。 ----奥修《老子道德经》
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法。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弗朗西斯·梅斯《托斯卡纳艳阳下》
我也尽量待在靠近它们的地方吧,那敌人可能会因为哥哥我的美貌,而退却呢。 ----弗朗西斯·波诺弗瓦《黑塔利亚》
“西班牙与众不同”,20世纪60年代,这样的广告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些广告是为了给一个闭关自守的专制国家吸引游客,也引来了一些渴望地中海艳阳的富裕游客。当时,西班牙被欧洲邻国排斥,但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美国国务院更关心阻止一场“红色瘟疫”降临西欧,而不是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大元帅复古的专制统治。 ----皮耶尔保罗·巴维里《希特勒的影子帝国》
我无比怀念天空的色彩,比其他任何感觉都要强烈。据说在寒冬时期出生的人,有的到死都没见过天空的样子。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相信天空的存在,在脑海中想象天空的模样对他们而言是否成为一种信仰,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弗朗西斯卡·海格《烈火的召唤》
刚才提到的萨奇美术馆,是我几乎每周都去的地方,有时是放学的路上或是周末约朋友闲逛。穿过约克公爵广场,路过一片整齐的草坪和几棵高大茂盛的法国梧桐,就到了美术馆的主入口。喜欢这里是因为美术馆主人萨奇先生挑选作品的独特又疯狂的怪品味。他喜欢大量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美术馆中经常能看到先锋艺术家的作品。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原作就是在这里。印象最深的是理查威尔生的装置作品《20∶50》,泛空的白色空间,废旧的机油被倒在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地上,像一片巨大的黑色游泳池,静止的表面散发出微暗的光,刺鼻的机油味儿弥漫在空气中。反射使空间变得上下完全对称,一切沉静得令人心生敬畏。 ----杨冰《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
虽然已经有人发布了,但我还是想发布一下。
“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到来。而当它来晚时,也不失为一个惊喜。” ----弗朗西斯·梅斯《托斯卡纳艳阳下》
bash,i love you,i dobut i love Francis more
巴斯,我爱你,我真的爱你,可是我更爱弗朗西斯。 ----《风中的女王》
所谓爱?
对于弗朗西斯和亚瑟来说大约就是那一道短短的海峡和永远不敢跨过的两颗心的距离吧。
“弗朗西斯,你难过吗?”“为什么呢?”“贞德她……”“啊呀,又到了喝红酒的时间,要不要来一杯?” ----《黑塔利亚》
“所以你正在毁掉我的生活,来保护你自己的。”
“我们两个之间,只能有一种生活。你就是不明白这一点。一直以来你都在假装,好像我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世界不是这个样子的。” ----弗朗西斯卡·海格《烈火的召唤》
嘿,伙计,有什么好难过的?是男人的,下一场就拼了他! ----史蒂夫·弗朗西斯
沉默。
然后他不假思索地说出口,那句让他后悔了近半个世纪的话:“王耀我喜欢你,所以成为我的好不好?”他有好多话拥挤在心口闷着压着死死摁着,想说出来却不知该怎样开头,他想说王耀成为我的吧我会对你很好很好真的很好,他想说王耀我们一起去莫斯科一起去伏尔加河,你可以穿上你家古老的汉服没人敢嘲笑你的保守和繁复,没人敢欺负你讥讽你,他想说王耀成为属于我的国家好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万古长青地在一起。成为我的,让我寤寐不曾忘却的噩梦终结好吗?
——你坐在高高的描金龙椅上,我踮起脚尖也触不到你衣袖的噩梦,你倚于焚香靡艳的宫室里,被柯克兰弗朗西斯折磨的噩梦,你躺在阴刻牡丹的雕床上,痛苦地在本田菊身下挣扎的噩梦。
向日葵在夕阳中垂首,遍体猩红 ----《当鞋合脚时》
弗朗西斯一生只有两次正经过两次。
一次是战争时面对为了他而战斗的士兵们的时候。还有一次是看着那场大火,毁灭了他唯一深爱的那个女子。
“希望你这一辈子,能够过得幸福。”
让身体顺应自然的节奏,慢慢来,有的是时间。 ----弗朗西斯·梅斯《托斯卡纳艳阳下》
惊人的成就源于超人的期许 ----弗朗西斯·克里克
宫里不断有好消息渗透出来。安妮松开了紧身胸衣的带子。人们在打赌。笔在写字。信件被折叠起来。印章盖在封蜡上。骑手上了马。船已经起航。英格兰的古老家族跪在地上,问上帝为什么要眷顾都铎家族。弗朗西斯国王皱着眉头。查理皇帝咬着嘴唇。亨利国王翩翩起舞。 ----希拉里·曼特尔《提堂》
——失去我和失去乔佛里,哪个会更痛
失去乔佛里是炎症,他痛了一个月。失去弗朗西斯是癌症,他痛了整整五年。 ----《线下三度》
我审视着他的脸,他的鼻子秀气挺拔,鼻梢微微倾斜,颧骨和下巴棱角分明。对我来说,他面孔的每个角度都已变得了如指掌,很容易忘记他对自己是如何陌生,没有办法了解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孪生妹妹。 ----弗朗西斯卡·海格《烈火的召唤》
在这黄昏的瞬间,有某种短暂和忧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到某一个人,而且影响整整一个民族。至于我,过去渴望着爱,正如同当下就想哭。我觉得,今后每小时的睡眠,似乎是从生命偷盗而来也就是从莫名的欲望偷盗而来。像在巴尔玛酒吧间和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度过的时光一样,我纹丝不动,全身紧张,没有力气克制一种激情:它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掘进我手中。 ----加缪《热爱生活》
“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他问。 我没敢说话。我不想让声音显露出我有多么恨他,或者,我是多么想念他。 ----弗朗西斯卡·海格《烈火的召唤》
第二天一早,和往常一样,我从烈火的梦中惊醒。
数月之后,每次从此类噩梦中醒来时,我都忍不住对自己身处牢房禁锢之中心怀感激。小小的房间里光线灰暗,四壁依旧牢不可破,与梦中无边无际狂野残酷的大爆炸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弗朗西斯卡·海格《烈火的召唤》
“你在小时候曾经吃过很美味的甜点,长大后一直对那种甜点念念不忘,一直坚信一生之中没有吃到比那更好吃的食物了,但是等你长大之后再去吃那种甜点,你会觉得他远远没有记忆中的好吃,你甚至会开始怀疑,为什么当时会觉得这个是这个是最美味的食物,”弗朗西斯轻轻点了一下亚瑟的鼻子,“你对我来说就是这个甜点的感觉。”
“小的时候总觉得红茶又苦又有一股怪味,无论加多少糖都不愿意喝。”亚瑟托着头,说着看似不着边际的话,“喝习惯之后,当你某一天到一个不能喝茶的地方,你就会觉得生活前所未有的空虚,并且觉得曾经坚决不喝茶的自己很愚蠢。”亚瑟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觉得非常悲哀。
他是弗朗西斯的甜点,而弗朗西斯是他的红茶。 ----寻茶问墨《线下三度》
「我身边的人有如流萤般悄然逝去,除了自己,我再无人可画」廿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野兽派巨匠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在七十年代眼见周遭亲友一一消逝,只得在自画像中显现其内心的幽微与痛苦。
若说孤寂是艺术家的影子兼知已,这又是一个令人不舍的实例。
若奥·弗朗西斯科·马特乌斯身后留下了一块菜园和一所旧房子。原来在维拉山上还有一块地。他用了许多年清除石头,直到成了可以用锄头的松土。力气白费了,现在那里又满地石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为的什么呢 ----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
硫酸铜晶体迅速溶入水中,划出一道道天蓝轨迹。
美丽的东西往往有害。这种澄明迷人的颜色接近弗朗西斯的虹膜,又神秘又薄情。 ----朝颜《阿斯巴甜》
历史总在不断重演,螺旋上升,没有永恒,只有利益。
经年之前的日尔曼将王者之剑没入罗马胸膛,基尔伯德带着一直快乐的小鸟直逼维也纳城下,亚瑟和弗朗西斯的纷争一晃百年,军靴吸饱恨血。王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些疼痛不在于伤口狰狞,而在于伤口是重要的人留下,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昔年烟沙《当鞋合脚时》
You will wed young Francis, someday soon, for your faith, for your people, for Scotland He will love you
你很快会嫁给年轻的弗朗西斯,为了你的誓约,为了你的人民,为了苏格兰。他会爱你的I am not sure that matters
这应该不重要
It does to you
对你应该很重要 ----《风中的女王》
弗朗西斯培根名言
1、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2、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
3、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礼品也敲不开心扉。
4、爱情就像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就像补充收入;容忍对方缺点,这是节制支出。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
5、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却是依据他们的习惯。
6、没有什么人是为了作恶而去做恶,作恶只不过是想让自己获得利益,乐趣和荣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了他人因为爱他自己胜过爱我而发怒呢?
7、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8、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9、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
10、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11、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1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3、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聪明人对现在与未来的事惟恐应付不暇,对既往的事岂能再去计较。
14、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痛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为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15、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实的品德。
16、如果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恒的定律。
17、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18、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19、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20、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21、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
22、我活着是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活着。
23、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24、惯于作假其实只是一种因软弱和不动脑筋而促成的狡猾,并不是高超的策略。
25、勇气总是在第一次付诸行动时效果最好,然后就会很快失效,因为勇气二字是最容易虎头蛇尾的。
26、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7、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28、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
29、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
30、以孤独为乐者,不是野兽就是神灵。
3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32、名声犹如江河,它既能载起轻浮之物,又能倾沉重之物。
3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34、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35、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
36、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
37、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无拘无束。
38、真理好像阳光,在它的照耀下,人世间所上演的假面舞会,远不如在半明半暗的烛光下更显华丽。
39、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40、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41、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42、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43、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44、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45、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46、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及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
4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48、我们的语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骄傲;有时也应当说几句婉转的话,但切忌虚伪轻浮与油滑。
49、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为佳。
50、有经验的老人做事叫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51、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52、最美的刺绣都是以暗淡的背景来衬托明亮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亮的背景之上。
53、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54、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55、荣誉就像河流:轻浮的和空虚的荣誉浮在河面上,沉重的和厚实的荣誉沉在河底里。
56、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57、适时判断什么事应当公开做,什么事应当秘密做,以及什么事应当若明若暗地做,并深刻地了解这一切的分寸和界限;适当暴露事件中真实的某一面,目的却是为了掩盖真相中更重要的那部分。
58、如果她对别人的痛苦怀有同情,那就表明她的心脏像那高贵的树一样,她流出治疗或者镇痛用的香树脂的时候,自己也受了伤。
59、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60、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欢慰。
61、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62、追求真理,是像他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富至善。
63、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以慈悲的目光看人。
64、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6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66、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67、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68、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诌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69、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70、有许多很世故很会揣摩人的脾气性格的人,却并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种人所擅长的是阴谋而不是研究。
71、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72、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
73、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74、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75、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76、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识时务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77、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78、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
79、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80、没有可倾心相谈的知交的人们,是个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81、用物质来供奉的爱情,当你停止给予的时候,它就很快消灭了。
82、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83、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84、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85、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86、小孩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笑,所以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87、希望是不错的早餐,但绝对是最糟的晚餐。
8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89、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90、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人们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91、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9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93、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94、恐惧是粉碎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
95、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96、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97、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98、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99、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100、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101、如果你所爱的人不是同样地爱着你,那么就必然是在暗地里轻蔑着你。
10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103、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