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科技宗教可能承诺以算法和基因为世界提供救赎,进而征服世界。
科技宗教同样提供过往宗教的一切旧奖励:快乐,和平,繁荣,甚至是永恒的生命,但方法却是在生前获得地球科技的协助,而不是死后接受天堂的帮助。
这些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数据主义认为人类已经完成了自己伟大的宇宙任务,现在应该把接力棒传给完全不同的实体。
读书笔记第0285天《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2021/07/28
《人类简史》([以] 尤瓦尔·赫拉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w54i
书名:人类简史
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7-2-1
页数:417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品,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全书从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认知革命使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使人类陷入奢侈生活的陷阱,科技革命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想象和虚构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合作,国家、宗教、企业都是想象和虚构的现实,人类依靠这种想象来寻找认同、开展合作,由此一步步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抵达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地位。
作者简介: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令人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得主。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出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受到读者的广泛追捧。
译者介绍:
林俊宏,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觉得把话讲清楚比什么都重要。译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英语的秘密家谱》《建筑为何重要》《大科学》《群的智慧》《天空的女儿》等书。
这是一个伪命题,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机器取代人了,人就没有工作了,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没有工资就会饿死,但这个想法很幼稚。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商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如果说机器取代人导致大量的人失业,那么资本家立刻就会破产。
因为机器生产的效率虽然更高,它可以24个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但老百姓都没有钱了
老百姓囊中羞涩,饭都没得吃,你生产的商品再好有什么用,你要知道机器越生产,资本家就越亏损,最后老板就会破产跑路,机器也就成了一堆破烂。
老板跑路并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工厂大量倒闭,导致银行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这些坏账如果大量累积起来,会导致银行也跟着破产。
最后的结局就是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国家开始进入乱世。
所以机器永远不可能取代人,它能取代的只是落后的生产力,比如说制造业的工厂,以前一个工厂可能有2000个人,但以后可能只有20个人。
这1800个人辞职之后,难道就找不到工作了吗,当然不是,这些人进入了一些新兴的行业,比如说送外卖。
而且以后随着机器越来越多,这个行业会涌现出大量的工作岗位,比如制造机器人,给机器人写代码,维修机器人以及等等等等。
最后说一个 历史 教训,当年乾隆皇帝过寿的时候,英国人送来一台蒸汽机,说这玩意可以取代人力,乾隆认为这玩意不好,他怕老百姓会偷懒和懈怠,不再安安心心读书和种田了,结果你们都知道
我就是从事制造业人工智能自动化的,从我所能接触的行业和技术看,应该不会超过十年,当前制造业中,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发展很快,即将到达一个节点,配合上机器人,将会大量取代简单重复劳动。
举两个例子,第一,焊接领域,全世界生产的钢铁总量,其中百分之四十,要通过焊接,制造成产品,而机器人取代焊工进行焊接,在过去,最大的难点,就是机器人只能被动的编程,按照编程的唯一轨迹,进行焊接,如果每一个工件的焊缝轨迹,都完全一致,那么,这种机器人焊接是没问题的,但多数需要焊接的产品,很难或根本没法保证每个工件上所有焊缝,都完全一致,这就制约了焊接机器人的普及。但人工智能的成熟,可以通过很多手段,像焊工的双眼那样,自动识别焊缝位置,引导机器人寻迹焊缝,现在,这种自动跟踪焊缝的自动焊设备,越来越多了,最近几年,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极快,用数字摄像头,模拟人眼,拍摄工件,计算机通过某种算法,自动识别焊缝位置形状,并引导机器人寻迹,基本接近于大量普及的阶段了。
第二,在很多包装,搬运,检测领域,这种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方法,也逐渐大量取代了人工。七八月份,天津电视台就播放了一个节目,河北工业大学与天津英利太阳能电池板合作,开发了一种机器视觉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缺陷的自动化机器,用摄像头拍摄每一张电池板,然后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不但能发现表面缺陷和破损,还能识别电池板不同色差等级,进行自动按级别分拣存放,这个技术在一个生产车间应用之后,就取代了五十多名检验工人。
从目前咱们国家看,新兴的外卖和快递业务,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将来肯定也会在其他领域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就如我前面讲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可能下一步,外卖也主要以智能机器取代。人类的主要工作,将逐步向设计开发,自动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文学艺术,一些需要 情感 交流的服务行业集中,但这些岗位显然无法满族大量人口的工作岗位需求。不是说不能创造更多千奇百怪的工作岗位,而是直接能够为人类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只有工业和农业,这两个行业,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永远无法离开这两个行业,哪怕未来大米不是地里种出来的,而是工厂机器合成的。
当工业农业大量工作岗位逐步被机器取代后,工农业创造的人类 社会 基础价值或说财富,按照今天的市场经济规则,就会集中在极少数资本家或资本集团手里,这极少数人,掌握了巨量财富,但一个人再奢侈,他的消费能力总是有限的,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就会一边是,极少数人掌握大量财富,生产出大量商品,而另一边,是数十亿的人需要工农业产品生存,却因为没有参与到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得不到需要的钱,去购买生存的商品。靠为这极少数掌握工农业生产的人提供服务或文学艺术等服务,换取金钱的数量将会极小,远远无法满族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需求,这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说,在我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力发展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必须让 社会 的生产与分配规则,也同步适应这种产业 科技 升级进步的改变,不能单方面发展,这是一个 社会 管理的严肃问题,政治和经济,是不能分开单独发展的。
时空通讯认为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是比杞人忧天更可笑的一种臆想,是目光短浅思路狭隘的表现。
从刀耕火种到使用工具,进入农耕 社会 , 社会 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并没有出现因这些原因导致的人类灾难。
后来人类发明了蒸汽机,生产活动进入了机器时代,人类依然没有什么灾难。
再后来,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完全改变了人类世界,人类充分享受这些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不但没有出现大量失业而引起的灾难,反而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比如农村,过去完全是牛耕田人锄地,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情景延续了几千年,所以唐代诗人李绅的名字可能没多少人记得,但他的这首《悯农二首》却一直脍炙人口。
但如今,孩子们对这首诗的意境感受就很难体会了,因为他们再也难以看到那种田间劳作的场景了。
农村的生产活动机械化以后,劳动力大大剩余,但这些劳动力并没有失业,而是外出务工,转行做起了很多其他的工作,赚钱更多了,生活得更快乐美好了。
这就是 社会 进步和发展,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进步和发展中不断前行的。
有的行业消失了,新的行业又兴起了,经过一个时间的调整, 社会 就升级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也不断地更新换代。
现在5G技术、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火星探测等新科学、新技术不断地涌现,这些都将不断地冲击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有很多行业和工作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的生活整体上将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人类的工作将更多偏重于高端管理和研究,主要是怎么管理机器人和研究产出更好的机器人了。
当然,弄不好机器人太聪明了要造反,防范于未然,这也是人类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是另外的话题,就不深入讨论了。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如果人类工作大量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对于人类是非常光明的前景,第一人类不再有过大的劳动量了,那时的人类将过的非常悠闲,第二没有大量的劳工致伤致死了,第三,人类的平均收入将大规模提高,因为机器人工作效率高使 社会 物质财富大规模增加,平均下来人均收入也就高了,就像英国人首先使用纺织机短期内好像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但后来英国就工业革命了,不久英国强势崛起,平均富裕度达到世界最高,其他没有工业革命的国家因为生产力提不上去导致财富外流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第四,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兴起可以使 社会 更安定,例如天眼系统导致犯罪率大大降低。第五,当机器人代替劳工后,贫富差距也就满满缩小,因为机器人的大量引进会使企业竞争力加剧,到时候就可以使工业产品利润降低,产出量却大量增加等一系列结果从而又合理分配平均资源,你可以想象随便干一点轻松的工作却可以领很高的薪水。第六,由人工智能革命兴起可增加 社会 财富说起, 社会 财富一多,就会产生大量剩余财富,那么到时候福利肯定比现在好得多,可参考国家富裕度高的德国福利政策。第七,其他。 综上所述,由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引发人们会大量丧失工作的心态就是杞人忧天,不必担忧。
你应该懂得什么叫旧的不去新的
就不来?有些工作被机器人代替
了,但新的工作会出现,只要你
仔细的想想这些机器人、要不要
人去制造设计、安装、要不要人
去管理操控、坏了要不要人员维
修、要不要人去为机器人编制工
作程序、每换一个工种就要更换
一套程序和指令,那样工种不要
人的配合能彻底完成工作?所
以说旧的工作没了,新的工作就
会同时出现,但是后继者必须要
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才能适用月新
日异的工作需要。
我尽量用简单的话来进行描述。
如果机器人代替了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听起来是不是人类就可以从沉重的劳动工作中解脱?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公司生产出来的商品,是放到市场消费的对吗?
以资本主义的制度来说,公司开除个人,换机器人工作,那么个人就失业没有了工资购买东西,如果全 社会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没了工资,全 社会 大部分人都没钱购买产品。
那公司生产的产品卖给谁呢?
例如现在的苹果公司顶天几万名员工几百股东,但是每年生产上亿部手机,仅仅靠这几万人是无法消费掉这些手机的,如果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无力消费,他这上亿部手机卖给谁呢?
没有消费,那为什么要生产呢?
这时你已经明白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被马克思称为生产 社会 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商品(iphone) 社会 化生产, 社会 化消费,但是生产资料(公司)私人所有。
那时候打工仔(无产阶级)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因为到处都是失业,没有工作需要人来做,自己没有钱买东西只能饿死,老板(资本家)也很痛苦,因为产品卖不出去,生产越多积压越多亏本越多。
这叫做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匹配不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制度。简单来说,让所有人都成为股东。咱们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工作就让机器人干,咱们享福就行了。
问题是,你现在跑到老板面前让他分你股份,他会理你么?他会骂你疯子,我的就是我的,一辈子都是我的,凭什么无偿免费给你?
然后?
不改革,就是革命战争,这样的战争曾经发生过,以后也会发生。占大多数无产阶级(打工仔,工人,农民)集结起来造反要求生产资料(公司)公有,占少数资本家(老板)集结起大量的机器人企图消灭这些妄图抢劫他们财产的暴徒,直到一方消灭另一方为止。
你认为谁会赢呢?
谁会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只剩资本家和只剩无产阶级已经没有区别了,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消灭了这种阶级差别。
问题是,现在的你是哪一方,又给哪一方摇旗呐喊呢?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老板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把打工仔们聚集在一起当猪猡养,像雪国列车,此时他们的问题不是赚钱(资本增殖),而是维护统治了,不杀了各位(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国家间的战争,宗教战争,民族战争,挑起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是最大的仁慈
首先你不用过于害怕,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因为从我一个机器人从业者的角度来说: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花费不少钱的)。
机器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设备”。尽管他很智能,但是仍然是设备。
我们以新加坡,韩国为例,这两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万人密度都在750台/万人以上。新加坡达到了836台/万人。
这里面的万人密度,指的是制造业从业人口。从整个数据上来看我们就非常清楚了,整个密度其实非常大了。基本上快到10个人的小厂就拥有一台机器人的地步了。(当然这是一个假设的算法)。
所以,我们对于市场研究这么多年的fanuc,价格一直很坚挺。也只有个别的国产企业市场,才会通过制造营业额——上市割韭菜——然后造成低价劣质品流落在市场。但整个模式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玩的转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日本。
日本一年多的机器人产量达到21万台(2017年)。全球机器人年销量38万台。我们看到日本市场的工人失业率远比国内要低。这是为什么?
因为新技术的迭代是一个过程,老板不愿意使用也是一个阻力,此外还有人工对于创新技术的驱动明显不是机器人可以替代的。
所以日本的制造在走向一个精细,高端领域。尤其是加工装备制造业,电子制造业。
第三产业,及服务业。
中国建国初期有一句话说的好:中国的现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句话贯穿着国内发展的主线:先不管其他,先不断的生产制造,满足人的需求。
事实上,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吃饱穿暖了,但很明显,国内并没有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地步。
如果机器人制造产品,能够满足国人的极大丰富,那很明显: 旅游 ,服务业,文化产业,消费业等等都会是人们的主要聚集地。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都在不断的输出文化,这不单单是人家技术先进,更主要是整个行业聚集的资源以及人才也非常多。
最后补充一点,得益于机缘,跑了不少城市,如果说当前的工业在迈向40,那么很多的中国市场只是工业20,整个市场至少占据80%以上。所以不要担心机器人抢了你的饭碗。
会是什么样子:请参考工业革命早期的圈地运动时的失地农民阶层和大萧条时代的工人阶级。
如何办:请参考圈地运动和大萧条最后的过程和结局。
:)其实人类就是这么折腾过来的,时代来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接受它。
从第一次 科技 革命开始,已经出现了“机器吃人”的情况,即蒸汽机器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人力,英国用织布机又快又好织出的布匹完全压垮了江浙的手工织布业,每一次 科技 革命都相当于人类“工具”的进化,它代替了人的进化并成为人类 社会 的一部分。
三次 科技 革命俱往矣,第四次 科技 革命箭在弦上,却迟迟不发。
这是因为作为此次革命的量子理论、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都还处于一种奇点之前的能量蓄积阶段,但辐射出来的能量已经散发出了恐怖的味道。
以1956年才提出的人工智能概念来说,虽然一直饱受算法、算力和大数据的困扰,三起三落,仅仅用了63年的时间就“进化”出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顶尖围棋棋手,如果相比人类38万年的进化史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神迹,但我们要知道,阿尔法狗还只是处于中后偏下方的第二代弱人工智能;而就在前两天,在量子力学指引下谷歌声称自己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子霸权,全世界最顶级超算需要1万年计算的东西,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需要3分20秒就可以算出来,算力的飞跃将直接带动深度学习的指数级增长,有望突破弱人工智能的奇点。
你会发现这一次的 科技 革命与之前的局部改变完全不同,将会深彻的影响到整个人类 社会 的形态,大量失业只不过是这次海啸中的小小浪花而已。
尤瓦尔·赫拉利曾经在《未来简史》中说过,当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突破奇点,未来的人类 社会 将分成神人、有用的人与无用的人三种阶层,几乎重现上古神话时代的三界,神人高高在上,用 科技 改变形态并涂抹上永生的妆容,或星际殖民,或就地取乐,他们将拥有无上的权威和话语权;有用的人如当今世人负责看管和协助人工智能,虽然劳苦,但毕竟活得有意义;无用的人数量最多,他们如孤魂野鬼虽不饿死,却也无事可做,日日浑浑噩噩如僵尸般过活,直至消亡,循环往复。
憧憬未来的人会想象所有的事情都有机器代劳,不用工作只需享乐,却不知道人类生存最需要的是寻找意义,没有意义的活着会生不如死。
可惜,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必然的,就如工业革命把农民赶到城里,农产品必然减少,但其所带来的的生产力是呈几何倍数的上升,必然会带来失业,那些人只能改行,或去学习维修机器人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科学技术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只是这部分更多偏向于技术型了,所以好好学习哈哈哈哈
《未来简史》——2017年有一本刷爆全球的烧脑神书。作者是尤瓦尔·赫拉利,他的上一部作品《人类简史》也是一部全球现象级的图书。通过两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赫拉利很擅长从一个宏大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
在《未来简史》一书中,赫拉利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数据主义”。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者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而信奉数据主义的人,他们崇拜的不是传说中无所不能的上帝,而是数据。
可能会有读者觉得“数据主义”根本就是胡说八道,真的有人会认可吗?
但是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科学机构都已经认可数据主义了!实际上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认为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是处理数据的生化算法。
因此,在书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脑洞新奇的观点:“一切都是数据处理。如果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在这个观点里面,强调世上最重要的不是创造一切的上帝,而是对数据的处理。这一点其实跟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很契合。它其实也暗示着大数据发展是大势所趋,相关行业机会很多。
一本书是否有价值,在于它能不能给你带来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或新体验。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疑问:作者提到的“数据主义”确实给了我们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也能给创业者一些商业上的启示。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对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而数据主义提出一个观点:“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我们必须向自己和这个系统证明自己仍有价值,而价值不在于拥有体验,而在于你把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并分享出去”。
这个观点跟我们强调的是:“分享数据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就好比你学富五车,对经济学理解深刻,但是你不把自己掌握的有用信息分享给这个社会,那么它们只能永远在你的脑子里,不会对这个社会系统产生价值。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践行这个价值观。在百度派、知乎、今日头条等等信息分享的平台上,都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分享自己的认知。
为什么有那么多默默坚持日更的公众号?为什么他们要苦苦坚持生产内容?因为他们向对外分享的过程,就是对外分享展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个社会是会为能通过价值的人付款的。因此这本书也算是给众多坚持生产优质内容的自媒体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除了数据主义,本书还有非常多脑洞大开的观点,例如未来将有可能出现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谷歌的AlphaGo已经轻松击败人类棋坛上的顶级高手,人工智能可以自己写出动人的音乐了,那么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智能可能也终将来临。到那时是不是很多人会面临失业?甚至人类是否会沦为阶下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人类的未来命运的有趣观点,可以读一下《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是年初图书界的爆款,从前一本《人类简史》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到这本《未来简史》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作者的野心似乎不小。
一般历史研究者写书都习惯洋洋洒洒,写一个国家的几十年,或者牛仔裤、瓷器、马桶的历史,都可以垒成砖厚,而赫拉利从人类文明发展之前写到人类文明未来可能遇到终结的可能,加起来也才不过两本不厚的书,要不是对自己才华自信到爆炸,就是学术水平有限玩噱头的渣渣。不过看完书,不觉得内容对不起书名,甚至觉得作者聪明地性感,大概就是野心抗得起才华的表现吧。
因为看得开心,完了之后甚至还百度了一下尤瓦尔·赫拉利的照片,虽然不算好看,但在学术界也还不赖。
而上一个让我看完书还饶有兴趣地搜作者照片来看的人是阿兰·德波顿,长这样:
不禁让我怀疑聪明的人是不是都容易谢顶……但愿,不是……
要写《未来简史》其实颇有难度,因为尤瓦尔·赫拉利写的这个议题过于宏大,凭我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很难地道地做出评价,而仅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谈读后感,又觉得不足以表达看完整本书的感触。简单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听起来荒诞的结论
直接看全书结论,听起来会有些好笑。赫拉利说:
成功孕育着野心,而我们最新的成就也推动人类设下更大胆的目标。我们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健康与和谐,而由人类过去的记录与现有价值观来看,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老、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
这结论在21世纪的今天听起来,不算天方夜谭般的荒诞,毕竟我们现有的医疗技术已经治愈了历史上的黑死病、天花、结核等可怕的瘟疫,也成功地让人类第一次活在对和平怀抱积极而确定的心态、觉得全面战争在大概率上是可以避免的一件事。
我们早就已经成为统治这个地球的主人,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让我们看到控制人类自我命运的可能:譬如基因改造、器官移植等等,长命百岁已经是现实,长生不老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
发达地区实现了物质的极大繁盛,这里最普通的平凡人生活都比历史上的君主更美好,而饮食过量带来的肥胖等问题,比吃不饱的问题,更让人担心。
而当我们可以利用技术,上天入地地改造自然,甚至改造人类自身的时候,似乎同人类想象中那个“神创造人”的神,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未来,似乎并没有听上去这么荒诞。
悲伤的可能是:人生无意义
虽然《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没有上下卷的关系,但还是建议先看完《人类简史》再看这本《未来简史》,这样对赫拉利理论中智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会有所了解。为什么是进化成人类的这期智人从各个不同族群中获胜?为什么农业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取代原始人的狩猎生存方式?为什么发展出宗教、政治、帝国以及战争的意义等等。
了解到智人如何从万物生灵中脱颖而出变成如今统治地球的生物,大概才能了解《未来简史》中继续根据这样的逻辑,推到如今的智人可能面临的未来。不过,如果跳过真的要跳过《人类简史》直接看《未来简史》,逻辑本身也足够完整。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几乎花了2/3的部分在写智人发展至今的历史,也即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只是侧重点与《人类简史》不同,简单来说,《人类简史》落脚于智人如何从动物中发展而来形成文明,而《未来简史》落笔在人文主义的前世今生,或者更通俗地说就是,人类有什么不同
赫拉利的观点很明确:人类和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某个神将人类从万物生灵中挑选出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独特意义:
我们所谓的感觉和情感,其实各是一套算法。狒狒感觉饿,看到狮子的时候会感觉害怕而颤抖,看到香蕉也会感觉自己流口水。它在一瞬间经历了袭来的种种感觉、情感和欲望,都是计算的过程。计算结果也是一个感觉:这只狒狒突然觉得涌起一股力量,毛发直竖,肌肉紧绷,胸部扩张,接着它会深吸一口气:“冲啊!我做得到!冲向香蕉!”但也有可能它被恐惧打败,肩膀下垂,胃中一片翻搅,四肢无力,“妈妈!有狮子!救命啊!”……
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单个人的生命是自然算法的结果,人类社会中形成的许多虚实意义同样如此。“多数人认为,现实只有客观或主观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于是只要他们说服自己某件事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贸然认为这件事必然属于客观……然而,现实还有第三层次: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
大概就是,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许多事情本身无意义、无价值,比如金钱、国家、神等等,但整体构建了这个概念并作用于现实世界,它也就产生了意义。所以,
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在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对我来说,在教堂结婚、在斋戒月禁食或在选举日投票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是遥远异国的民众,都认为这有意义。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也有同样的看法。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的网收得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事。
不过,赫拉利说,“经过几十年、几世纪,意义的网也可能忽然解体,而由一张新的网取而代之。 读历史就是在看这些网的编织和解体,并让人意识到,对这个世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就变得毫无意义。”
奴隶制瓦解了,封建土地制废了,上帝死了,自由主义在当今最发达的地区得到褒扬:
这正是历史展开的方式。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拆散,直到我们回头一看,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相信这样的事。
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断认识到:人类不是由神创造,而只是大自然的产物,地球可能并没有那么独一无二。在广袤的宇宙中,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的诞生,大概并不是什么神奇而庄严的被选中与使命。No, nothing like that:
现代文化不再相信有这种伟大宇宙计划的存在。我们并不是活在超脱日常生活的戏剧之中,生活没有剧本、没有剧作家、没有导演、没有制片人,而且,也没有意义。就我们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所知,整个宇宙就是个盲目而没有目的的过程,充满各种杂音和愤怒,但这些都是无意义。我们只是在一个行星上占据着再小不过的一点位置,存在着再短不过的一段时间,如麦克白所说的那个可悲演员,在台上得意或失意了一会儿,就再也悄无声息。
……“无所不能”似乎唾手可得,但在我们脚下却有一个完全虚无的深渊。具体而言,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现代文化的力量是历史上最强的力量,而且还在不停研究、发明、发现与增长。同时,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
人文主义面临数据主义挑战
人文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在上帝已死,在关于帝国与国家与集体的所谓宏大计划只是一种虚构故事以后,人文主义提出人人拥有独立的自我与自我定义的人生意义,主张从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出发,遵从自我内心的选择。“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的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
可是,人文主义的征程并不顺利,即便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壮大并小范围地在世界某些先进地区占领先机之后,短短几十年,却又再次遭遇危机:
大概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过于迅猛,人类在过去几十年里增加的对自我认识远远超过过往千年。所以,哪怕是大写的人刚刚树立起来,很快就遭遇挑战——人文主义的基础所认为的人的自由意志,可能并不存在。因为顾客和选民,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他们表达自己的立场,可是他们的立场,在大多数顾客和选民中,都不是出自他们独立自由意志推算的结果。
对自由主义来说,想要有意义就必须有一个真正的自我,而且只能唯一。而这个前提,目前看起来越来越不可能。
赫拉利用了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和叙述自我(narrating self)来做解释:“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体验自我没有记忆能力。它不会讲故事,而且当我们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也不会去问它有何想法;叙事自我要对我们的体验下判断时,并不会在意时间持续多长,只会采用‘峰终定律(peak-end rule)’,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结这两者,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
所以,分娩的疼痛会被新生儿带来的喜悦而忘记,让女人们生完一个孩子之后,仍旧愿意继续生孩子;战场上的残酷体验,会被战争中的荣耀和胜利结局安抚,换来一个战士的英雄与光荣——
于是我们知道,“自我”也像国家、神和金钱一样,只是虚构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个复杂的系统,会丢下我们大部分的体验,只精挑细选留下几样,再与我们看过的**、读过的小说、听过的演讲、做过的白日梦全部混合在一起,编织出一个看似一致连贯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哪里。正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该爱谁、该讨厌谁、该怎么对待自己。如果情节需要,这个故事甚至可能让我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类别:有些人活在悲剧之中,有些人演着永不完结的宗教戏剧,有些人的日子过得像部动作片,也有不少人过着戏剧人生。但到头来,一切都是故事。
算法的终极胜利
写到这里,作者的思路已经很明确:智人发展出统治这个星球的文明,并不是由于神创造了我们,挑选了我们;而人类社会发展出的一整套意义体系,其意义是被赋予的意义,而非来自其本身,因为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宇宙,暂时都没有发现意义;最终,我们遗憾地看到,不仅人生没有意义,而且所谓的自由意志,或者想象中拥有的独立自我,可能也并非事实:
推动这个趋势的主要力量来自生物学的洞察,而非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认为,生物就是各种算法。如果生物的功能真的和算法大有不同,就算计算机在其他领域大展神威,仍然不可能了解人类,引导人类的生命,更不可能与人合而为一。 一旦生物学家判断生物也是算法,就等于拆除了有机和无机之间的那堵墙,让计算机革命从单纯的机械事务转变为生物的灾难,也将权威从个人转移到了算法网络。
人文主义的最高诫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已经不再不证自明。我们学会调节内心声音的音量之后,也得放弃对“真实”的信念,因为我们再也不清楚现在是谁在调节开关。把脑中的噪声关掉似乎是个好主意,但前提是要能让我听到真正的自我。如果没有“真正的自我”,又怎么决定该关掉哪些声音、放大哪些声音呢?
……人文主义的戏剧,多半是以某个令人痛苦的欲望展开。例如,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爱上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朱丽叶,可两家却是世仇,于是双方都非常痛苦。科技对这种情节的解法,就是确保让我们不会有令人痛苦的欲望。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服个药丸或是戴个头盔,直接把那些对彼此造成不幸的爱意给消灭掉,不就没事了吗?
将来,如果吃颗药丸就能戒掉我们的欲望,如同割离某种身体病痛一般,那么我们如今定义中的人类,是不是其实也就不付存在了?
尽管我们自身为人类一路走来的辉煌骄傲万分,认为我们主宰了自然,并将主导人类自身的胜利,但似乎,按照这种逻辑走下去,真正胜利的,并不是人类,而是算法——人类超脱动物,是进化算法的胜利;而当我们发明了机器的算法,并将它用于物质世界与人类自身的时候,机器算法就主导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恐怕只是进化中的一个阶段,如同已经灭绝而恐龙,千百年后引人好奇,但也毕竟,成为历史。
未来究竟会怎样?
没人能预测未来。至少在未来来临之前,没人能判定谁对未来的预测究竟是否正确。尤瓦尔·赫拉利只是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梳理了从过去到现在的逻辑,再顺着这个逻辑,往前走一步看看未来。
这个逻辑听起来正确,那么未来便有这种可能性。但同时随处蕴藏的不确定性导致这种逻辑推导下的未来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只是,人类被机器所取代的担忧已经存在了很多很多年,从我小时候看的科幻读物,到当年火遍世界的《黑客帝国》到如今科学界的认真讨论。虽然这一天如今仍未到来,但这种可能性在与日俱增。
不过,大概也不必太悲观。如果技术发展够快,我们可能就是第一代老了能换掉老去的器官,换掉老去的皮肤继续活个几百年的人(当然,大概还是得有钱),而就算未来的阶级是靠有钱人能老了换心脾肺不死,没钱的人只有普通人的人生,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人类社会又不是哪一天实现过绝对的公平与平等;如果没那么快,就更简单咯,留给下一代操心去吧。
经过传播演变,人文主义分裂成几个互相冲突的派别。虽然所有人文主义派别都认为人类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但对于人类的体验却各有诠释。
人文主义主要有三大分支。第一是正统派,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独一无二的内在声音、永不重复的一连串体验。我们应该让每个人都尽量自由自在地体验世界、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不管在政治、经济或艺术中,个人的自由意志都应该比国家利益或宗教原则更为重要。
由于这种正统派强调自由,也就称为“自由人文主义”(liberal humanism),或简称“自由主义”(liberalism)。
自由主义政治认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自由主义艺术认为,观看作品的人觉得美,就是美。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自由主义伦理认为,只要感觉对了,就该去做。自由主义教育认为,我们要为自己思考,因为从内心就能找到所有答案。
但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常常感受到的是各种不同的事,彼此的欲望也有所冲突。如果所有的权威和意义都来自个人体验,当彼此发生冲突时,又该怎么办?自由主义者永远都会因为这种矛盾而苦恼。洛克、杰斐逊、穆勒等自由主义大家苦苦思索,仍然未能为这个难题提出简便的解决方案。民主投票通常只适用于一群有共同关系的人,比如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或民族神话。这些人早已有基本的共识,只是仍有某些异议尚待解决。
读书笔记第0278天《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2021/07/0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