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

易卜生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第1张

他是挪威人!

亨里克·约翰·易卜生(挪威语: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他的许多剧作在当时被认为是丑闻,因为当时维多利亚式的家庭价值观和礼仪是社会的标准,而任何对这个标准提出疑义和挑战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易卜生的作品显示了在这个表面以下的实际情况,而当时的社会不愿看到这个实际现象。易卜生用不留情的眼光来看生活的实际,提出了新的道德问题,由此他创立了现代的话剧。在他之前,话剧总是一场道德的教育剧,其高贵的主人公向黑暗的势力进行斗争。每部话剧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结局,好人应该有好的结局,不道德的人应该被惩罚。易卜生将这个模板完全颠倒了,他向当时的信仰挑战,摧毁了他的观众的幻想。易卜生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他的故乡是挪威海滨的一个以出口木材为主的小港。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家庭状况开始变坏。他的母亲企图在宗教中寻找安慰,而他的父亲则陷入一场严重的忧郁症。易卜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与他的父母相似,而他的剧情则往往与经济困难有关。

1古希腊文学的四个时期: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神话和史诗;(荷马时代也称英雄时代)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戏剧(古希腊悲剧);“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学: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

P2-P11

2、古代罗马文学的历史分期:(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泰伦提乌斯(《婆母》、《两兄弟》。

(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

代表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

代表作家有塞内加和塔西陀。

P12-P18

3、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学:(1)教会文学:主要形式是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

教会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2)人民英雄史诗:主要成就是日尔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英国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列瓦拉》。

P54-P57

4、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骑士叙事诗。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

描写亚瑟王传奇的著名作品是《郎斯洛》。

3)城市文学: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P59-P 70

5、文艺复兴时期5,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代表作诗集《歌集》。

法国文学的代表是“七星诗社”;代表作家: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加,代表作剧本《羊泉村》。

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乔叟,是人文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代表作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托马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

P92-P104

6、十七世纪出现“马里诺诗派”和“巴洛克风格”夸饰主义流派。

P157

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代表作是悲剧《熙德》(未遵守“三一律”);拉辛的代表作是《安德罗马克》和《费德尔》;布阿洛的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拉封丹是以寓言诗出名的诗人。

P158-P167

8、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莫里哀,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人学堂》、《伪君子》、《唐璜》(非拜伦之《唐璜》)。

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史嘉本的诡计》。

P172-P175

9、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菲尔丁(“散文中的荷马”恩格斯语)的创作,达到最高成就。

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是《约瑟·安德鲁传》和《汤姆·琼斯》。

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P192-P196

10、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代表作有《老实人》(伏尔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黄金国”)、《天真汉》;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卢梭的代表作有小说《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和《忏悔录》。

P200-P204

11、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

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

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是代表作。

P206-P207

1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被称为“湖畔诗人”的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雪莱的作品有抒情诗《致云雀》、《西风颂》,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P246-P251

13、《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共六篇。

诗中塑造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P262

14、诗体游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代表作。

P366

15、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第一时期的作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佛·推斯特》、《老古玩店》;第二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董贝父子》和《大卫·科波菲尔》;第三时期的作品有《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

P373-P379

16、影响西欧文学的理论家、思想家:十九世纪前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充满悲观主义、否定任何历史进步的学说——唯意志论。

十九世纪下半期,德国又出现了一个唯意志论者——尼采,他提出“超人哲学”。

这一时期还有法国的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

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要素。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十九世纪末提出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

P402-P404

17、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在为建立和保卫公社的日子里,诞生了巴黎公社的文学。

P405

18、法朗士晚年的重要作品有《企鹅岛》、《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

1921年被授予诺贝尔奖金。

P411

19、肖伯纳是费边社的组织都之一,其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中的《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最为出色。

《愉快的戏剧》包括四个剧本。

P413-P414

20、十九世纪后期西欧最有成就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莫泊桑、法朗士,英国的哈代、肖伯纳和挪威的易卜生。

21、在法国文学史上,龚古尔兄弟的小说《日尔米妮·拉赛尔特》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

P416

22、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鼓吹“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

王尔德有《快乐王子集》等童话作品。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剧本《莎乐美》。

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有时也被称为颓废主义。

P421

23、欧仁·鲍狄埃是《国际歌》的作者。

他的第一首诗是《自由万岁》。

P423

24、左拉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

《人间喜剧》式的作品《卢贡——马卡尔家族》,从《卢贡家族的家运》起到《巴斯卡尔医生》止,包括20部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有《小酒店》、《萌芽》、《娜娜》。

完成《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写作之后,左拉开始写作三部曲《三城市》,包括《鲁尔德》、《罗马》、《巴黎》。

在《三城市》后,左拉又创作了《四福音书》:第一部《繁殖》、第二部《劳动》、第三部《真理》、第四部《正义》(未完成)。

《萌芽》是说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像萌芽的种子一样,主人公是 ***艾蒂安。

P438-P448

25、莫泊桑得到福楼拜的指导。

“梅塘集团”代表作家有左拉、屠格涅夫、龚古尔等六位作家。

1879年这六位作家在梅塘聚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以《梅塘之夜》为名出版。

左拉写了《磨坊之役》。

六篇中最好的是莫泊桑的《羊脂球》,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举成名。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第一部)、《漂亮的朋友》(第二部)、《温泉》等共六部。

中、短篇小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著名的有《米隆老爹》、《菲菲**》、《两个朋友》、《羊脂球》等。

第二类,是描写资产阶级风尚习俗的,著名的有《珠宝》、《我的叔叔于勒》等。

第三类,是描写穷苦人民悲惨命运和赞颂劳动人民品质的,著名的有《瞎子》、《穷鬼》等。

P451-P455

26、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的小说”,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哈代的第一部“人物和环境的小说”是《绿荫下》。

其他长篇小说还有《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最优秀)、《无名的裘德》(最后一部)。

P465-P467

27、易卜生的创作大致分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培尔·金特》。

中期创作了一系列内容深刻的“社会问题剧”。

这些剧本是《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

《玩偶之家》的主人公是海尔茂和娜拉。

《玩偶之家》的重要艺术特点之一是它的戏剧矛盾集中突出。

这和作者使用“追溯法”有关。

P483-P494

28、十九世纪美国最早写出具有民族风格作品的人是欧文和库柏。

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学中最主要的流派是浪漫主义。

库柏的代表作是一组包括五篇小说的《皮袜子故事集》。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是爱默生和散文作家梭罗,梭罗的代表作是《华尔登,或林中生活》。

梅尔维尔和霍桑的创作带有神秘和悲观的色彩。

霍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字》。

梅尔维尔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白鲸》。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文学中,亨利·詹姆斯占有特殊的地位。

有人认为,他对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影响,说他是意识流小说理论上的先驱。

P499-P510

29、马克·吐温真名叫萨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

代表作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黑奴名叫吉姆。

P520-P531

30、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

它的“批判的”特点,正是俄国历史变革在俄国文学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作家冯维辛、拉吉舍夫、克雷洛夫、格利鲍耶陀夫、莱蒙托夫。

31、普希金于一八三六年创办了当时最大的进步刊物《现代人》。

其抒情诗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叙事诗代表作有《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

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三十年代创作了《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村姑**》和《驿站长》等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集中塑造了两个形象: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形象。

P552-P556

32、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一八六零年发表了著名剧本《大雷雨》。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作品《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

涅克拉索夫在一八六三到一八七六年完成了著名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在七十年代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哥略夫里奥夫家庭》

33、果戈理俄国自然派的鼻祖,代表作有《狄康卡近乡夜话》,剧本《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集》。

《死魂灵》中的主人公乞乞科夫是一个小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形象。

他走访的五个地主是:(1)马尼罗夫,智能低下,自以为贵,变态。

(2)女地主科罗皤契加,愚昧无知。

(3)梭巴开维支,精神低下,顽固、残暴、野蛮、粗鲁。

(4)罗士特莱夫,恶霸。

(5)泼留希金,贪婪,守财奴。

P567-P576

34、屠格涅夫代表作《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最后一部)。

《父与子》里的中心人物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

把平民知识分子作为中心人物来描写,这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

35、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主人公薇拉、拉赫麦托夫是革命者的代表。

P582-P587

36、列宁认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代表作有《一个地主的早晨》(第一次明确地表现了自己一生最关心的问题: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安娜·卡列尼娜》(主角列文)。

《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

P603-P611

37、契诃夫代表作《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第六号病房》、《我的一生》、《带阁楼的房子》、《农民》、《姚内奇》、《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本《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海鸥》。

P627-P630

38、三部在苏联文学史上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和法捷耶夫的《毁灭》。

193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P643-P646

39、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

剧本《小市民》、《在底层》。

《母亲》、《敌人》。

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主人公萨姆金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P661-P675

40、马雅可夫斯基,未来派作家,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列宁》。

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创作长诗《好!》。

P689-P694

41、肖洛霍夫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胎记》。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是葛利高里·麦列霍夫、阿克西妮亚。

肖洛霍夫专写哥萨克。

肖洛霍夫、伊索、拉封丹都是写寓言的作家P728-P741

42、雷马克的反战作品《西线无战事》轰动全世界。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英国诗人艾略特、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和爱尔兰诗人叶芝。

意识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美国的福克纳。

P773-P777

43、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母与子》)。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贝多芬式的英雄。

P789-P791

44、德莱塞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的悲剧》(美国进步文学评论界称之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P800-P805

45、卡夫卡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

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色是象征、荒诞、佯谬、意识流、痛苦的幽默。

《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

P816-P823

46、乔伊斯是意识流的代表。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室内音乐》,短篇小说《都柏林人》,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剧本《流亡者》。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与荷马史诗《奥德修记》有平行关系(奥德修斯又名尤利西斯),主人公犹太人布鲁姆,其妻莫莉,斯蒂芬·代达罗斯。

长篇小说《芬尼根守灵夜》P826-P840

47、海明威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P842-P850

48、萨特最早,也最透彻地指出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价值在于:它是“荒诞的证明”。

从这部小说出发,加缪开始建立起并阐发出他独特的“荒诞哲学”的思想体系。

这部小说,连同直接论述“荒诞哲学”的第一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的神话》(副标题即为“论荒诞”)的发表,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就此奠定了加缪著名作家的地位。

1957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反抗者》的发表可能看作加缪“荒诞哲学”体系的终结。

P857-P859

49、古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

埃及的宗教诗集《亡灵书》是指供死者阅读的书。

最初刻在墓壁上,后来改写在草纸卷上。

P868

50、十二块泥板,钉头字书写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史中最早的史诗。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生命奥秘的朴素愿望。

51、《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共有四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共收入诗歌一千零二十八首。

古代印度的寓言故事主要有《本生经》,《百喻经》(共收入佛教故事九十八篇),《五卷书》(印度影响最大的纯文学作品)。

古代印度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P873-P875

52、《旧约》用希伯来语写成,其中的诗歌有雅歌和哀歌。

《旧约》中的《约伯记》是一部大型哲学诗剧。

P888-P894

53、中古亚非国家社会发展的特点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亚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平衡。

(2)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3)民间文学达到较高水平。

(4)宗教影响显著。

P918-P919

54、《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四种。

松尾芭蕉被称为“俳圣”。

P921-P924

55、在中古波斯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诗人,其中最负盛名有鲁达基(“诗人之父”)、萨迪等。

P930

56、《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57、近代日本文学开始最早,对周边国家影响最大。

最具特色的是自然主义,是日本文学的主潮,具体表现为“私小说”。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我是猫》。

专有名词: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打开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为中心的人文中心。

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

关于自律名人名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不要紧,关键是你到底是哪种人。——贺拉斯

 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卡耐基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莎士比亚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司马迁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于丹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孔子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孟郊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但丁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皮日休

 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培根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齐白石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是严重的错误。——歌德

 稍忍须臾是压制恼怒的最好办法。——柏拉图

 战胜恼怒,比战胜劲敌更难。——基鲁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但丁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莎士比亚

 成功源于自律一个人若没有果断的品质,他就永远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约翰·福斯特

 不贪为宝。——左丘明

 公生明,廉生威。——李惺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日·松下幸之助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

 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塞涅卡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王通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龚白珍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张伯行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建筑师。——沙拉斯特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歌德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礼夫人

 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于丹

 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自居易

 人啊,拯救你自己吧!——贝多芬

 青年人应有老年人的沉着,老年人应有青年人的精神。——海明威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德拉克罗瓦

 信用难得易失。费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元好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刘向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毕达哥拉斯

 能命令自己的人就很快能命令别人。——希翰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松下幸之助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巴尔扎克

 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名心盛者必作伪。——吕坤

 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巴尔扎克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让你的恶习先你而死。——富兰克林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却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德拉克罗瓦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平庸的人最大的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富兰克林

 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吴叔达

 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黑格尔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柏拉图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

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语: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英语:Ivan Sergeevich Turgenev,公历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合儒略历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日)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生于俄国奥廖尔省奥廖尔一个旧式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屠格涅夫的妈妈脾气很不好,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屠格涅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一年,随后转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经典著作,俄国文学和哲学。1838年前往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欧洲屠格涅夫见到了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被视为“欧化”的知识分子,主张俄国学习西方,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封建制度。

谢冰莹:

(1906.9.5- 2000)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人。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高乃依:

高乃依(1606~1684)

Corneille,Pierre

法国剧作家,诗人。1606年6月6日生于卢昂,卒于1684年10月1日。曾任律师,但对诗 发生兴趣。第一 部喜剧《梅里特》于1629年上演,获得成功,便专心创作,到1836年共写了4部喜剧、3部悲喜剧和1部 悲剧《梅 黛》,引起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注意,被主教吸收进5人写 作班子,开始领取年金,不久因意见不合而退出。1636年他的5幕韵文剧《熙德》公演,轰动巴黎,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该剧取材于西班牙作家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 》,将男女主人公投入到责任与爱情的剧烈冲突之中。剧中人都表现出刚毅的美德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完成自己的义务,不惜牺牲一切。《熙德》演出后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但由于这个悲喜剧违背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在评论界引起了一场论战。黎塞留授意法兰西学院组织力量抨击此剧,发表《对〈熙德〉的意见书》。高乃依在这种压力之下沉默了几年,终于改变了创作倾向。他随后发表的3部悲剧,严守三一律的原则。《贺拉斯》描绘了一个宽容大量的君主。《西拿》 是一部宗教悲剧,颂扬为基督教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波利耶克特》刻画了理想公民的典型,主人公以民族利益为重,大义灭亲。《熙德》和以上这几部作品标志着高乃依戏剧创作的高峰。不久,高乃依又写出《庞贝之死》,这是表现他前期创作风格的最后一部剧本。此后,高乃依开始追求情节上的复杂离奇,布景上的光怪陆离,越来越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罗多古娜》、《妮科梅德》等是他每况愈下的剧作 ,1647年 ,高乃依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1652年他回到卢昂,整整7年放弃戏剧创作,此后也没什么成就,1674年写出最后一个剧本《苏雷纳》后退出了戏剧界,晚境凄凉。

莫里哀:

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但他还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队伍,因此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底和1842年初写出《谢林与启示》等 3篇文章,抨击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家F.W.J.von谢林,维护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青年黑格尔派从事进步活动的功绩,在德国哲学界引起轰动,在国外也有强烈反响。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重视革命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转》)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费尔南·洛佩斯,无法找到资料,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领会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概述

1时代背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被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已过去,代之以相对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据上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从政治角度,法国路易十四从哲学角度,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1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这一特点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他们希望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主张国家统一)2在思想上,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理性是古典主义作家创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是这个原则的代表作。)3在艺术上,摹仿古代,重视艺术法则。(@创作题材:古典主义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文学体裁:古典主义理论家把戏剧体裁分为高雅的和卑俗的两种。悲剧是高雅艺术,语言高尚典雅,喜剧是卑俗艺术,语言俚俗。@创作规则: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名词解释三一律: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它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规则。规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

了解: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思想要求一切事物规律化、秩序化,在文学艺术上也要建立规则的体现。(对典雅和语言的要求)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拉辛。他们的悲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

高乃依: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一生写过30多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厄克特》《熙德》被看作古典主义悲剧的莫基之作。

英雄悲剧《熙德》:男主人公罗迪克,女主人公施曼娜。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冲突,责任与爱情的冲突。

布瓦洛: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是布瓦洛 (1636- -1711) 。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法者,他在文艺理论方面总结了古典主义作家的经验,写成了诗体的理论著作 《诗的艺术》(1647) 。这本书经路易十四亲自过目,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

布瓦洛的美学原则:1、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节要合情合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存在的真理。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3、道德原则:要求文艺必须有社会教育意义。

让拉封丹(1621- -1695)

拉封丹是法国古典主义诗人、杰出的寓言家。其《寓言诗》共12部,239篇。用动物影射人间社会,生动地揭示出统治阶级的专横暴虐、黑暗王朝的黑暗腐败,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

二、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的名字是从巴洛克 艺术而来,“ 巴罗克”:词来源于西班牙文barruco,在16世纪用在首饰行业中,指“一颗不圆的珍珠”,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它与 巴洛克艺术风格致,内容上带有 宗教神秘色彩,艺术上借鉴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语言雕琢,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巴洛克文学属于贵族文学,它在各国文学中都有反映。

(一)、意大利巴洛克文学

意大利是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马里诺诗派 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马里诺( Marino, 1569-1625)是意大利诗人,他的成名作长诗《阿多尼斯》取材于罗马神话,他的诗歌反映了17世纪意大利贵族阶级的趣味。以后,秉承这种风格的“马里诺诗派”在意大利风行一时。

(三)、英国玄学派诗歌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具有巴洛克风格。 玄学派诗人的代表是约翰多恩( John Donne, 1572- 1631) ,他的诗 歌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充满奇喻,格律多变。多恩长期受人争议,直到20世纪才被公认为大师。

三、清教徒文学

名词解释英国在16世纪实行宗教改革。它是由国王自上而下推行的,很不彻底。17世纪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代表作家弥尔顿和班扬

约翰-弥尔顿:《失乐园》魔鬼撒旦《复乐园》 耶稣 《力士参孙》(作者 自喻)。

思想意义:表现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的意志。

班杨:《天路历程》

弥尔顿:弥尔顿创作的主要成就就是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等。《失乐园》(1667) 的故事取村于《1 约创世纪》。夏娃和亚当历受撒旦的引1诱,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被逐出乐园。长诗揭示了人类不幸的根源。人共由于感情冲动,丧失理智,经不起外界 的影响和诱感,因而丧失了乐园。《复 乐园》 ( 1671 )则写耶稣胜利地经受了撒且的考验,替人类恢复了乐园。诗人以此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惨遭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道德堕落、骄奢湿逸造成的。

《力士参孙》( 1671)是一出悲剧,取材于《旧约士师记》。参孙是以色列的民族英雄,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人。敌人挖掉了他的眼珠,使他痛苦不堪。非利士人在祝捷大会上逼迫他表演武术,他乘机撼倒了演武大厦的支柱,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出悲剧反映了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身受的迫害及内心的痛苦,表现 了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力士参孙》 是 一- 部宏伟的剧体诗。他采用崇高严肃的题材,运用质朴有力的语言、活泼有节的韵律,抒发了汹涌澎湃睥革命激情。

17世纪英国戏剧:一派是以本琼生(1572-1637)为代表的具有民主倾向的的进步作家,其喜剧鞭挞贵族的腐朽没落,嘲讽资产阶级的贪婪,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派是以约翰。弗莱契( 1579- 1625) 等为代表的贵族派戏剧家,他们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莫里哀喜剧《 伪君子》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剧作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出生富商家庭,10岁丧母。外祖父常常带他看戏。莫里哀酷爱戏剧,自愿放弃继承权,21岁参加了剧团,取艺名莫里哀。从当喜剧演员到做剧团***,自己动手创作剧本。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无病呻吟》,卸装后咯血而死。终年51岁。

莫里哀的创作

莫里哀从事喜剧创作和演出30年,创作喜剧近30部。

一、风俗喜剧(1659-1663)

嘲笑社会浮夸风气,抨击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 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 、《妇人学堂》

二、讽刺喜剧(1664-1669)

讽刺宗教伪善和拜金主义。

代表作:《伪君子》 、《悭吝人》 。

伪君子第一次上演/禁演:1664年5月12

第二次略

第三次演出 166925

《伪君子)又译(达尔丢大)成《达尔杜弗》。

(建议: (《英里袁戏剧六种》,李健吾译,上海译文2008年版本。

三、舞剧喜剧与滑稽剧 (1670-1673)

嘲笑贵族资产阶级恶习,赞美下层人民的智慧。风格轻松揶揄

代表作:《贵人迷》、《没病找病》 ( 《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

伪君子情节:争吵、毁婚、降馆、反目、报复

达尔杜弗人物形象:贪食贪睡贪财

小结:答尔丢夫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伪装的教会虔徒和地道的贪欲恶徒,他的主导性格是欺骗和伪装,他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他集一切虚伪之大成,是个作恶多端毫无人性的恶棍骗子。

历史(社会)意义:答尔丢夫的虚伪衬托出了教会的虚伪荒*,暴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特征,暴露了伪 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君子” 的同义 语。斯坦尼说:“答尔丢夫是全 人类答尔丢夫的总和。

[作品评析]艺术特色

1、成功的问接描写。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冲突集中,层次分明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4喜剧中插入悲剧因素,使喜剧冲突更加紧张尖锐5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缺陷: 1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无法展示广 阔的社会风貌。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不丰富。3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 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戏剧流派之一。在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17世纪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戏剧界曾占支配地位,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

  对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确立是在17世纪30~70年代的法国。1636年,巴黎戏剧界因P高乃依悲剧《熙德》的演出而发生争论。首相黎塞留授意法兰西学院撰文批评《熙德》。1638年,由学院创始人之一沙波兰(1595~1674)执笔的《法兰西学院对〈熙德〉的意见书》正式发表。文中指责高乃依违背了戏剧“以理性为根据”的“娱乐”作用,没有始终把“满足荣誉的要求”放在首位,未能严格遵守“三一律”等。这份意见书初次系统地宣告了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主张。1674年,另一位法兰西学院院士布瓦洛发表了诗体论著《诗的艺术》,集中阐述戏剧理论的第三章,汇集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以来一切合乎古典主义原则的戏剧观点和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的创作经验。这部戏剧论著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总结。

  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① 17世纪的欧洲,“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这个时期的王权是进步的因素。因此古典主义戏剧家和理论家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他们的作品和理论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国家统一。在戏剧作品中,国王被描写成“正确”、“公正”的化身,戏剧冲突的最后解决都有赖于“贤明君主”的仁慈。在戏剧论著中,往往也有颂扬国王政绩,号召剧作家讴歌的内容。

  ② 古典主义戏剧崇尚理性,蔑视情欲。理智和感情的矛盾是构成戏剧冲突的基本内容,而最终都以理智的胜利为结局。这里的所谓理智多指对中央王权的拥护,对公民义务的履行,对个人情欲的克制。这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哲学在戏剧创作中的反映。恩格斯指出:“这个永恒的理性实际上不过是正好在那时发展成为资产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已。”

  ③ 古典主义戏剧家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他们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大多来自古代戏剧、史诗、神话和历史。古代英雄人物尤其成为他们的描绘对象。但是他们关心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借古人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

  ④ 古典主义戏剧十分强调规范化。主要的法则是:戏剧创作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一致的“三一律”;人物塑造需要符合固定的类型,戏剧体裁有高低尊卑之分,悲剧被视为“高雅的”体裁,只能描写国王和贵族,喜剧被视为“卑欲的”体裁,只能描写市民和普通人;戏剧语言讲究准确、高雅,合乎逻辑;演员要按规定的程式来表现角色的感情;舞台场面追求对称、浮华和宁静。

  古典主义戏剧的流传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在17世纪达到全欧的最高水平,产生了3个成就卓著的戏剧家:P高乃依、J拉辛和莫里哀。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于1636年创作的《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 其他重要剧作有 《贺拉斯》(1640)和《西拿》(1640)等。剧本大都从历史中选择题材,主人公不是国王就是贵族出身的英雄人物,描写个人感情和国家义务之间的冲突,表达理性至上的主题。在艺术形式上,他并不严格遵守理论家们制定的法则,对“三一律”有所突破。到了17世纪50年代,拉辛取代了高乃依在戏剧界的领导地位,重要剧作有《安德罗玛克》(1667)和《淮德拉》(1677)等。他的悲剧具有与高乃依不同的风格,着重表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黑暗和罪恶的主题,悲剧主人公具有普通人的德行和缺点,特别强调人物心理的细致分析,艺术形式简练集中。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特色,艺术形式既具有古典主义戏剧结构谨严、冲突鲜明的优点,又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重要作品有《伪君子》(1664~1669)、《吝啬鬼》(一译《悭吝人》,1668)、《贵人迷》(1670)和《司卡潘的诡计》(1671)等。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的戏剧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但他们都没有摆脱宫廷趣味。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繁荣,促进了古典主义表演艺术的发展。当时存在两个派别:拉辛派和莫里哀派。拉辛派的著名演员是孟多里(1594~1651)和费罗里多尔(1608~1671),表演讲究程式。莫里哀派的著名演员是莫里哀和他的学生巴隆(1653~1729),表演追求自然。古典主义舞台美术的特点是:布景单纯、抽象,服装华丽美观等。法国进入18世纪后,在初期,古典主义在戏剧领域仍占统治地位,启蒙戏剧家既同它作斗争,也利用它的形式为自己服务。到中期,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古典主义戏剧日趋衰落。

  英国古典主义戏剧是随复辟王朝从法国回来之后才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J德莱顿。他的戏剧论著《论戏剧诗》(1668)和《悲剧批评的基础》(1679)等,奠定了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基础。但他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原则有较大的突破,如对“三一律”提出异议,强调塑造性格既复杂又统一的人物形象,主张评判戏剧优劣的标准是生动的自然,而不是固定的法则等。主要作品有《印度女王》(1668)和《西班牙人征服格兰纳达》(1672)等。这一流派的喜剧代表作家是W威彻利(1642~1716),作品有《村妇》等。

  古典主义对德国戏剧发生影响是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的。戏剧改革家和理论家戈特舍德(1700~1766)于1730年发表的《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提出了用法国古典主义原则为标准改革德国戏剧的主张,强调“理性是正确的风格的基础和源泉”,要求戏剧严格遵守“三一律”,时间不准超过白天的十八时,反对在戏剧中运用独白和出现丑角。他曾与女演员卡罗利娜·奈贝尔(1697~1760)及其丈夫领导的剧团长期合作,以实践他的主张。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产生了以古典主义表演艺术为特色的莱比锡学派。由于脱离民族的实际和启蒙思想的兴起,戈特舍德领导的戏剧改革很快归之于失败。到18世纪末,古典主义又一度在德国剧坛泛起,JWvon歌德、JCF席勒在晚年创作的戏剧,又走上了古典主义的道路。

  古典主义戏剧在意大利,直到18世纪末叶才开始有所反映。代表作家是V阿尔菲耶里(1749~1803),他的剧作大都采用古希腊、罗马和《圣经》题材,表现对暴君的仇恨,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创作方法接近拉辛。主要作品有《索尔》(1784)和《菲力浦》(1776)等。

  18世纪30~50年代,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深入到俄国,于是形成了俄国古典主义戏剧流派。它与西欧古典主义戏剧不同,强调向民族历史和民族生活汲取题材,往往采用讽刺体裁来表达暴露性、反抗性的主题。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ДИ冯维辛,主要作品有《纨□少年》(1782)等。1756年,彼得堡建立了第一座国立剧场,由演剧家伏尔科夫和剧作家АП苏马罗科夫领导,它对于古典主义戏剧在俄国的流行起了一定作用。

  古典主义戏剧流派由于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受到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因此得以在欧洲剧坛延续达 200年之久。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古典主义戏剧流派才逐渐消失。

我是自己写的,可能有一些小错误,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对的。

欧洲的文明其实未必是起源自爱琴海和地中海,在西北欧已经发现了更早的遗迹,但是,影响现代的却是希腊罗马文化。

希腊起源于迈锡尼文明,就是前不久**《特洛伊》的那个时代,然后多里亚人入侵,毁灭了“古”希腊,随后在“荷马时代”以后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古希腊时期。希腊击败了波斯,捍卫了西方文明的火种。但是在不断的内战中,希腊走向了衰落,最后希腊联军被马其顿王国军队击败,到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罗马人逐步占领了希腊和马其顿。希腊文明最辉煌的时候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希腊的哲学和艺术(代表就是希腊戏剧)就是在哪个时候最发达,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希腊的哲学,艺术。科学继续发展,直到东罗马帝国时期依然。

罗马文明起源和希腊不同,但是后来受希腊影响很大,比如罗马最基本的法典《十二铜表法》据说就来自希腊雅典的梭仑法典。罗马在艺术,文化上成就不如希腊,但是罗马人的实用精神使他们创立了流传后世的法律体系,政治体系和军事体系。

西罗马毁灭以后,信仰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只保留了古代的政治和法制,哲学被神学取代,科学停步。而早期的阿拉伯保存了希腊罗马 书籍,使之免于被教会消灭。最后又传回西方,导致了文艺复兴有思想基础。艺术上回复古典是对宗教禁锢的反抗。

后来的启蒙运动也来自希腊罗马,孟德斯玖的三权分立来自雅典的民主,契约论也是来自古典时期的思想。罗马帝国的衰亡教训被用来攻击封建制度的奢靡腐败。

希腊的民主,哲学,思辩,科学精神和罗马的法制,军制,民主政治不但是西方文明的源泉,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还影响着现代的世界。

比如罗马法体系,现在世界决大多数私法系统都是来自罗马法。

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尤其是罗马的原始分权思想(不同于现在的分权)影响着现代的西方制度。

罗马军团的编制是现代军队编制的起源。

希腊罗马的人文文化环境还影响了现在西方人的思维。比如西方人的理性精神。

可能西方人对性的开放也来自于罗马和希腊,希腊人和罗马人在这方面都相当开放。

补充一下,楼上的说了建筑,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建筑成就对现代欧洲的影响是不必说的,而且古代罗马的建筑水平已经很高了,在今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边境有一座大桥,建立在很深的峡谷上,那就是2000年前罗马军队修建的。

  夏衍

  夏衍(1900-1995),中国著名文学、**、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 开封,1900年10月 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曹禺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吴祖光

  吴祖光又名吴召石、吴韶,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原籍江苏武进,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生于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为吴祖光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环境。其父吴瀛,曾参加创办故宫博物院,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古文物鉴赏,对吴祖光的文学生涯有深刻影响,同年吴祖光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在中法 剧作家齐飞

  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应聘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处女作。七七事变后,随剧校到湖南、四川担任语文和中国戏剧史的教学。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还创作了《武则天》、《三打陶三春》、《闯江湖》、《新凤霞传奇》和《三关宴》等大量作品。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年——1933年),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拉尼尔·威廉斯三世(Thomas Lanier Williams III,1911年3月26日-1983年2月25日),以笔名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闻名于世,是一位美国的,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于1948年及1955年分别以他的《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及Cat on A Hot Tim Roof赢得普利策戏剧奖。除此之外,《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enagerie)在1945年以及《大蜥蝪之夜》(The Night of the Iguana )在1961年拿下纽约戏剧评论奖(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1952年他的《玫瑰刺青》(The Rose Tattoo)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殊荣。

  莫里哀,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

  50年代,莫里哀开始编演一些闹剧及喜剧《冒失鬼》(1653)。1658年回巴黎主要从事古典主义喜剧创作,一系列作品问世,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1668年以后,莫里哀还写了一些讽刺作品。

  莫里哀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他塑造人物性格适当引入了闹剧因素,充分运用日常语言等方面对喜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莫里哀于1673年病逝。

  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年6月6日-1684年10月1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le cid 、《西拿 》Cinna、《波利耶克特》Polyeucte和《贺拉斯》Horace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高乃依极富英雄主义格调的悲剧创作,代表了前期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

  海尔曼,美国剧作家。1905年6月20日生于新奥尔良一商人家庭,卒于1984年6月30日。祖辈为德国犹太移民。曾就读于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出版公司、百老汇和米高梅**公司担任剧本审读工作。30年代初定居纽约,开始创作活动。作品多次获奖,在30年代美国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剧作有《儿童节目》、《未来的日子》、《小狐狸》、《守望莱茵河》、《搜索的风》、《树林那边》、《秋园》、《阁楼上的玩具》等。另有自传《一个未成熟的女人》。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2),美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是一位严肃的戏剧家,他的剧作可以说是美国严肃戏剧、试验戏剧之滥觞。他才华横溢,擅长写作悲剧。《啊荒野》是他剧作中唯一的一部喜剧。独幕剧《东航加迪夫》。

  另外有专门书籍论述《当代美国剧作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87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 身高172 体重114 小腿围38 求助~

    你的体重算正常体重,不能从食物方面下手就从外部下手,首先你要看你的小腿是属于水肿,脂肪还是肌肉胖水肿你一按下去它不会立刻恢复,会有凹痕,这是你要注意腿部运动,使血液循环,也可以吃些冬瓜,咖啡等消水肿的食品脂肪比较好久解决,推荐两款好的减肥膏

    2024-04-15
    10571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在于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不同、适合人群不同。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高浓缩后的护肤品,例如著名品牌SK神仙水就是这类型的产品,质地较为粘稠,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但对于油性肌肤,因为油脂分泌旺盛的缘故,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

    2024-04-15
    55700
  • 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妮维雅走珠液使用方法

    妮维雅走珠液止汗香体,干爽舒适,清爽洁净,男女适用。那么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下面我为你提供妮维雅走珠液使用方法。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外出前或洗澡后,抹于腋下或其他需要抑汗部位,先将瓶口朝下,让走珠接触止汗香体露,然后轻轻滚动走珠,均匀涂于腋

    2024-04-15
    63900
  • 资生堂双11必购清单有哪些?

    双十一一定要买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和资生堂红色蜜露精华化妆水。这两个都非常适合秋冬季节。而且双十一的时候有折扣。先说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这是一款抗皱效果的护肤品,不是那么的清爽,有些粘,不过个人可以接受,因为秋冬季节皮肤干

    2024-04-15
    51300
  • 怎样在网上找到靠谱的化妆品OEM代加工厂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以前大家获取资讯很多情况都需要亲自出马,现在只需要在键盘上动动手指就了如指掌了。对于需要寻找化妆品OEM的品牌方来说,只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同样也能更快地找到

    2024-04-15
    550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有区别吗

    有区别,精华露和精华液的质地不同,针对的皮肤状态也不同。但是两者基本上添加的有效成分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肤质以及面部状态来选择使用哪一种产品。精华露相比起精华液更加粘稠一些,它可以说是精华液的浓缩体,所以它的使用感更加适合干

    2024-04-15
    52500
  • vtv所有烟杆都有童锁么

    有的vtv电子烟按开关5下就可以开启和关闭。电子烟,其实并没有它宣传的那么好,说可以将烟草里面的烟毒全部都去除,所以抽了电子烟之后,人们还是有可能会出现肺部的问题,这是因为电子烟并不可能将烟里面的有害物质过滤掉,反而如果大家吸食了电子烟,还

    2024-04-15
    43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