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图举例:
第一行能量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营养物质的总能量,2547KJ除以4就是我们常说的“卡路里”含量。
第三列营养素参考值%,能量是每天需要摄入总能量的百分之30,蛋白质是每天需要摄入总蛋白质的百分之45。
食品营养成分表的热量一般是用kcal或者KJ来做热量单位的。液体食物上的营养成分表的热量,一般都是以100ml的食物含有多少热量来标识。固体上的营养成分表的热量,一般都是以100g的食物含有多少热量来标识。摄入能量计算为每100g的热量或者每100ml的热量×(摄入量÷100)。
作为食物热量的法定单位,在欧洲普遍使用焦耳,美国则采用卡路里。虽然焦耳是中国的法定单位,然而由于沿袭传统,卡路里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卡路里定义为在1个大气压下,将1克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卡路里(calorie)是一种热量单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国际标准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oule)。
看总能量:在第一行,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表中有明确表示每100克食品中含有能量多少千焦。看蛋白质:若第三列的NRV%数值大于1,则属于高蛋白食品,营养价值较高。看脂肪:建议人体每天脂肪摄取含量低于60克。看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取含量在300克左右。
1、看总能量:在第一行,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表中有明确表示每100克食品中含有能量多少千焦。
2、看蛋白质:若第三列的NRV%数值大于1,则属于高蛋白食品,营养价值较高。
3、看脂肪:建议人体每天脂肪摄取含量低于60克。
4、看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取含量在300克左右。
根据国家规定,营养成分表应遵循“4+1”标注原则。“4”是指四大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而 “1”是指能量。
营养成分表的构成:第一列是项目名称。第二列通常标注的是这种食物每100克(若是液体,有时是100ml)提供的能量,以及4大核心营养素的含量是多少。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标的是每吃进100克(或100ml)这种食物,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占全天应摄入量的百分比。
有了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假如今天吃了这种食物会不会造成营养素摄入量超标。
合理补充营养:
1、均衡饮食,尤其重视摄入优质蛋白(牛奶、蛋、大豆制品、肉类)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营养素,如蛋白质类、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和亚麻籽油、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膳食纤维以及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
2、避免短期内因活动减少造成肥胖和血糖升高。控制好体重和血糖,对于维持肥胖和糖尿病人的免疫功能尤其重要。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如果运动过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3、避免消瘦和体重下降,因为营养不良直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避免吸烟和饮酒,适当增加运动,但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也要避免去相对封闭的健身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